各區縣教委:
根據《
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市教委對《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原北京市教育局1990年2月16日發布)進行了修訂。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修訂后的《北京市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予以公布,自2010年5月24日起施行。原北京市教育局發布的《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四日
北京市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依法保障適齡兒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中小學校的學生入學、轉學、借讀、休學、復學、退學和畢業等事項的管理。
第三條 本市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由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指導,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中小學校具體實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設學籍管理人員,負責學生學籍管理工作。
第二章 入學
第四條 本市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實行免試入學。區、縣人民政府應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合理確定本行政區域內每所公辦中小學校就近接收學生的范圍和人數,學校應當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接收學生。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以下簡稱:家長)應當送其入小學接受義務教育;完成小學教育的學生,其家長應當送其入初中繼續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小學、初中入學手續按照市和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當年的招生規定辦理。因身體狀況等原因需要延緩入學的,其家長應當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殘疾兒童、少年可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可申請進入普通中小學校隨班就讀。
高中新生按照本市當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規定入學。
第五條 入學新生須按照規定時間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期注冊,其家長應當持有關證明,在規定期限內到學校辦理延期注冊手續。
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注冊又未辦理延期注冊手續的,由學校督促其入學,督促無效的由學生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其家長送學生入學。
高中新生未按期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注冊又未辦理延期注冊手續的,除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外,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
第六條 新生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后,即取得學籍。學校采用電子化手段管理學籍,按照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將采集的學生學籍信息輸入“北京市中小學信息管理系統”,在開學后一個月內編制新生名冊,為每一位學生分配學籍號碼,發放學生卡,并將新生名冊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普通高中應當按照教育行政部門要求為新生建立個人檔案。
第三章 考勤
第七條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考勤制度??记诎闯銮凇⑦t到、早退、
病假、事假、曠課等項目記錄。
因故不能到校上課或不能參加學校其它教育教學活動的學生,應當履行請假手續。對無正當理由未履行請假手續的缺勤學生,按曠課處理,并及時通知其家長。對曠課和經常遲到、早退的學生,學校應當向其家長了解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其改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連續曠課一周仍不到校上課的,學校要告知其戶口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由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學生家長送學生到校上課。
第八條 在校學生于每學期開學時,應當按學校規定的日期到校辦理報到注冊手續。無正當理由未能按期報到注冊又未履行請假手續的,按曠課處理。
第四章 轉學
第九條 學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在本市內轉學:
(一)學生戶口隨家長戶口在市內遷移,新戶口所在地不在原就讀學校服務范圍的;
(二)學生隨家長實際居住地在市內變更,變更后的居住地不在原就讀學校服務范圍的;
(三)其他特殊原因確需轉學的。
第十條 學生在本市內轉學的,持戶籍、居住地變更等相關證明材料,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學校發給學生轉學聯系表,學生持聯系表到擬轉入學校聯系,轉入校同意并簽章后,回到原就讀學校確認,予以辦理轉學手續及學籍信息變更,并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學生戶口由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遷入本市的,從境外到本市落戶的,有本市戶籍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借讀的,需轉入或轉回本市中小學就讀,可參照前款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接收有困難的,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協調解決。
高中學生轉學,轉入校可對學生進行測試。
轉學學生需隨轉相關學籍信息和檔案。
第十一條 學校對轉入的學生,應當按學生原就讀年級安排插班。必要時可按其學業水平安排年級。
第十二條 對于有嚴重不良行為或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判處非監禁刑罰,判處刑罰宣告
緩刑、假釋的學生,學校和其家長應當互相配合加以教育;對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應當依據及時制止的原則,由學生家長或學校申請,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安排入專門學校(原工讀學校)就讀。
在專門學校學習的學生,其學籍由原學校保留。學生表現明顯進步、并確實改正缺點的,本人提出申請,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可安排回原學校繼續學習。
第十三條 對于在校期間因
刑事犯罪,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因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被
勞動教養的,在刑滿釋放或解除勞教后仍未滿18周歲且符合就學條件的,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學校應當采取措施幫助其做好就學工作。
第十四條 根據有關規定經批準招收兒童、青少年進行文藝、體育等專業訓練的社會組織,從本市中小學校選調學生進行專業訓練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到教育行政部門辦理相應手續。
第五章 借讀
第十五條 無本市常住戶口的適齡兒童、少年,因家長在本市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可申請在本市中小學校借讀。
第十六條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本市借讀的,需持家長在京居住證明、戶口簿等,經暫住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確認后,開具在京借讀證明,到暫住地就近的中小學校聯系借讀。接收有困難的,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協調解決。
學校對借讀的學生,應當按學生原就讀年級安排插班。必要時可按其學業水平安排年級。
第十七條 學校應當為借讀學生建立臨時學籍,在參加學?;顒雍蜕鐖F組織、受獎勵處分等方面與本市戶籍學生同等待遇。借讀生停止借讀離校時,由學校發給借讀證明,注明學習成績、在校表現、借讀年限;符合畢業標準或結業條件的,發給畢業證書或結業證書。
第十八條 持有下列證明借讀的,按本市戶籍學生對待:
(一)區、縣人力社保部門開具的“原北京下鄉青年子女身份證明”;
(二)區、縣教育行政部門開具的“臺胞子女就讀批準書”;
(三)全國博士后管理部門開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子女介紹信”及其父或母的“進站函”;
(四)部隊師(旅)級政治部開具的隨軍家屬證明及現役軍人證件;
(五)區、縣僑務部門開具的“華僑子女來京接受義務教育證明信”;
(六)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開具的《子女關系證明信》及其父(或母)本市常住戶口登記卡;
(七)市人力社保部門為其父(或母)簽發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證》;
(八)其他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政策規定的證明。
第六章 休學、復學
第十九條 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以休學:
(一)因病經診斷,需停課治療休養占一學期總學時三分之一以上的;
(二)學生在一學期內連續請假(包括病、事假)時間超過一學期總學時三分之一仍不能到校上課的;
(三)因其他原因,需要休學的。
第二十條 因病假辦理休學手續須由學生家長持區、縣級以上醫院(必要時須持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指定醫院,以下相同)診斷證明,因事假辦理休學手續由學生家長持相關證明,向學校提交書面申請,經學校同意,發給休學證明。
第二十一條 休學期限不超過一年。學生休學期間保留學籍。休學期滿仍不能復學的,應當由學生家長持區、縣級以上醫院診斷證明或其他相關證明向學校申請延長休學期,經學校同意,可繼續休學。
第二十二條 學生休學期滿或休學期間要求復學的,由學生家長向學校提出申請,因病休學的還應當提交區、縣級以上醫院認定治愈或認定可以正常學習的證明,經學校核準,即可復學。
學生休學期滿,未提出延期休學申請,又不復學的,按曠課處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當及時督促學生復學,督促無效的由學生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其家長送學生復學。
學校對準予復學的學生,按其實際學業水平安排年級。
第七章 退學
第二十三條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年滿18周歲,不宜在校繼續學習的,應辦理
退學手續。
高中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辦理退學手續:
(一)多次留級且年齡超過20周歲,不宜在校繼續學習的;
(二)一學期內連續曠課超過15天或累計曠課45天,學校與學生家長多次聯系幫助教育無效的;
(三)休學期滿,經學校與學生家長聯系仍未復學或超過復學時間一個月以上仍不辦理繼續休學申請的;
(四)本人申請退學的。
第二十四條 符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退學條件的,由學生家長持相關證明向學校提出書面退學申請,學校同意后,填寫退學申請表,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經學生戶口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復核后,由學校出具退學通知書送交本人。
高中學生辦理退學手續,由學生家長填寫退學申請表,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準予退學。學校出具退學通知書送交本人。
第八章 畢業、結業、肄業
第二十五條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其升級、留級、跳級按照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學業成績管理等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學生在學校規定年限內,修完教育教學計劃規定內容,達到畢業要求,準予畢業。由學校編制畢業生名冊,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后,發給畢業證書。
學生學習期滿,未達到畢業要求,又不符合留級條件的,準予結業。由學校發給結業證書。畢業證書和結業證書須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驗印。
送專門學校學習的學生畢(結)業,由保留其學籍的學校頒發畢(結)業證書。
退學學生和其他未完成學業終止學籍的學生,由學校發給其肄業證書。
第二十七條 初中學生畢(結)業后,學校應將未升入高級中等學校的學生畢(結)業材料,按規定時間移交給學生戶口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高中學生畢(結)業后,學校應將未升入高等院校的學生檔案,按規定時間移交給學生戶口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退學和其他未完成學業終止學籍學生離校時,由學校將其材料和檔案移交給學生戶口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第二十八條 畢業證書、結業證書、肄業證書規格式樣,由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
第九章 學籍信息管理
第二十九條 本市普通中小學校學生學籍依據市教育行政部門監制的電子化學籍管理系統進行管理。轉學學生電子學籍的管理辦法由市教育行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三十條 學校須按照市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學生學籍電子化檔案和管理制度,及時采集、更新和上報學生相關信息。
第十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市各級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部門違反本學籍管理規定的,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 學校從境外直接招收外籍學生,接收無外國人居留證外籍人員子女入校就讀,須按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三條 關于學生的考核評價、獎勵處分、體質測試、健康檢查等辦法由市教育行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10年5月24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