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的通知
州政發4 [2009] 4號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局委、各直屬機構: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已經十二屆州人民政府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審定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OO九年五月四日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行為,促進依法決策、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努力建設執政為民的服務政府、求真務實的責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從嚴治政的廉潔政府、與時俱進的創新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省政府令第222號)和《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州政函〔2008〕18號)精神,特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堅持在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州委的領導下,在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
法律監督和州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正確履行政府職能,依法民主科學決策。
第三條 本規則所稱的重大行政決策是指州人民政府作出的涉及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社會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下列行政決策事項:
(一)州人民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州委重要指示、決定的實施意見和措施;
(二)全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計劃的編制和調整;
(三)州各類總體規劃、重要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及控制性詳規的編制和調整;
(四)州本級財政預決算的確定和調整,重大財政資金安排;
(五)州屬重大國有資產處置;
(六)與州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工業、農業、商貿、旅游、科教文衛、城建等重大建設項目的確定和調整;
(七)州內土地、礦山、水等有限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以及環境保護、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教育、醫療衛生、食品藥品、住宅建設、安全生產、交通管理等方面重大措施的制定;
(八)重要的政府定價商品、服務價格的確定和調整;
(九)行政體制改革重大措施的制定;
(十)全州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和保障方案,采取的重大應急措施;
(十一)其他需要政府決策的重大事項。
第四條 州人民政府重大決策程序的工作原則
(一)堅持依法決策。州人民政府重大決策必須以憲法、法律和法規為依據,必須在憲法和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進行,事先進行法律分析或法律審查,不得出現違反憲法、法律和法規的決策。
(二)堅持科學決策。州人民政府重大決策必須以基礎性、戰略性研究或發展規劃為依據,對一些專業性強、情況復雜、影響深遠的經濟社會問題,要組織專家、學者和有關專門機構進行論證,綜合分析,形成多個比較方案。
(三)堅持民主決策。州人民政府重大決策應充分征求相關部門及縣市意見,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認真聽取政協組織和群眾團體的意見,認真征求民主黨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
第五條 州長對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事項行使決策權。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州政府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協助州長決策。重要緊急情況必須由州人民政府立即決策的,可以由州長、分管副州長、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按職權臨機決定,及時向州長報告,并在州人民政府常務會議上通報。
第六條 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具體程序
(一)決策提出。州人民政府各部門(單位)、縣市人民政府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重大事項需要提請州人民政府決策的,可以按程序提出決策建議;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篩選匯總,提出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事項決策的建議,報分管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分管副州長(副巡視員)、州長確定是否進入決策程序,由州長交承辦單位承辦。
州人民政府分管副州長(副巡視員)、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提出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建議,由州長確定是否進入決策程序。
州長提出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由州長交承辦單位承辦,啟動決策程序。
(二)調查研究。列入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事項決策計劃的,由決策承辦單位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擬決策事項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準確掌握決策信息,匯總研究成果,擬定決策方案,形成決策方案草案和說明。對需要進行多方案比較研究或者爭議較大的事項,應當擬定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決策方案及其依據。
(三)專家論證。州人民政府成立專家決策咨詢委員會。決策承辦單位應當組織3名以上專家或者研究咨詢機構對重大行政決策方案草案進行可行性、科學性論證。決策承辦單位應當從與重大行政決策相關的專家中隨機確定或者選定參加論證的專家,保證參加論證的專家具有代表性和均衡性。專家進行論證后,應當出具書面論證意見,由專家簽名確認。專家對論證意見的科學性負責。決策承辦單位應當對專家論證意見歸類整理,對合理意見應當予以采納;未予采納的,應當說明理由。
決策承辦單位可以委托專家、專業服務機構或者其他有相應能力的組織完成專業性工作。決策承辦單位可以對重大行政決策方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四)征求意見。除依法不得公開的事項外,決策承辦單位應當通過新聞媒體、政府網站等方式,向社會公布重大行政決策方案草案,征求公眾意見。公布的事項包括:一是重大行政決策方案草案及其說明;二是公眾提交意見的途徑、方式和起止時間;三是聯系部門和聯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電話、傳真和電子郵箱等。決策承辦單位公布重大行政決策方案草案征求公眾意見的時間不得少于20日。決策承辦單位應當將公眾對重大行政決策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歸類整理,對公眾提出的合理意見應當采納;未予采納的,應當說明理由。公眾意見及采納情況應向社會公布。
適時召開座談會、協商會,認真聽取政協組織和群眾團體的意見,認真征求民主黨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
(五)公開聽證。決策承辦單位對有下列情形之一重大行政決策的,應當舉行聽證會:
1、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性收費、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和
房屋拆遷的確定等涉及公眾重大利益的;
2、公眾對決策方案有重大分歧的;
3、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
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的。
聽證會由決策承辦單位負責召集和主持。會議規模和參會代表根據事項涉及范圍自行確定,但參會代表不得少于20人,且參會代表中的行政相對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關專家應當分別占一定比例。聽證會的組織部門應當在聽證會舉行前15日向社會發布聽證會公告,公告聽證會的聽證內容、參會人數、聽證會參會人員的報名條件、報名時間、地點,并在聽證會舉行前3日將聽證會的相關資料和會議通知送達經確定的聽證會參加人。
(六)集體決策。重大行政決策方案草案成熟后,經州人民政府秘書長、州人民政府分管副州長審核后,由州長決定提交州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州人民政府全體會議討論審議,遵循以下程序:
1、決策承辦單位作決策方案草案說明。說明材料中應包括三方面內容,即:實施該方案的必要性、合法性或合理性、可行性;有關專家和社會各界對方案的主要意見及意見的處理情況;方案實施后對經濟、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分析等;
2、州人民政府法制部門作
合法性審查或者論證說明;
3、會議其他組成人員發表意見;
4、決策事項的分管副州長發表意見;
5、州長最后發表意見。
重大行政決策在集體審議的基礎上由州長作出決定。州長可以對審議的事項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暫緩或者再次審議的決定。作出暫緩決定超過1年的,方案草案退出重大決策程序。州長的決定與會議組成人員多數人的意見不一致的,應當說明理由。州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州人民政府全體會議,應當記錄重大行政決策方案的討論情況及決定,對不同意見應當特別載明。
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需要報州委、省人民政府批準,依法需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決定的,州人民政府提出決策意見后,按程序報州委、省人民政府批準,依法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決定。
(七)結果公開。由州人民政府作出決定的重大行政決策,除涉密決策外,應當在作出決定之日起20日內,在《團結報》、湘西電視臺、湘西網及時向社會公布重大行政決策結果,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廣大群眾實施或知曉。
(八)實施監督及評估修正。重大事項行政決策實施后,州人民政府通過跟蹤調查、考核等措施對重大行政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州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全面、及時、正確地貫徹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確保政令暢通。政府督查、監察、審計等部門應當加強對重大行政決策執行的監督。積極接受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州政協對重大決策執行情況的監督。認真聽取社會各界的評議意見。
州人民政府定期對重大行政決策執行情況向社會公開。州人民政府要分別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決策效果進行評估,對決策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修正意見。州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重大行政決策及執行有違法或者不適當的,可以向州人民政府提出。州人民政府認真研究,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繼續執行、停止執行、暫緩執行或者修訂決策方案的決定。
第七條 對違反決策程序造成決策失誤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八條 本規則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九條 本規則從頒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