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水運具有能耗省、運量大、對環境影響小等特點,是資源節約型的綠色運輸方式。我省濱江臨海,水網密布,擁有獨特的水運資源。為充分發揮水運資源優勢,加快水運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ㄒ唬┲笇枷?。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充分發揮水運資源優勢,重點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和運河重要港口建設,全力推進干線航道網建設,建立安全、通暢、便捷、高效的水運體系,切實增強我省航運服務業競爭力,努力實現從水運大省向水運強省的跨越。
?。ǘ┲饕繕??!笆晃濉逼陂g,以構建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海港群為重點,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建設,建成
連云港港、
南京港、
鎮江港、張家港港、
南通港5個億噸大港,初步建成連云港港、太倉港兩個遠洋集裝箱干線港。沿江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翻一番,貨物吞吐能力達8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1200萬標箱。建設一批為地方發展服務的沿江沿海其他港口和內河主要港口。
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與其他運輸方式相協調的現代化水運體系。沿江沿海主要港口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環境友好的現代化港口體系,成為立足長江流域、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海港群。全面建成“兩縱四橫”高等級干線航道網,實現千噸級船舶通江達海、聯網暢通。建成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水路運輸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ㄈ┘訌姼劭诮ㄔO。堅持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完善布局,優化結構,提升功能?!笆晃濉逼陂g,全省港口建設投資372億元,其中沿江沿海港口投資363億元。新增沿江沿海港口泊位228個,其中萬噸級泊位150個。新增吞吐能力4億噸,其中,集裝箱運輸吞吐能力950萬標箱,進口鐵礦石運輸吞吐能力8100萬噸,煤炭運輸吞吐能力4900萬噸。
大力發展公用碼頭,加快大型專業化碼頭建設,形成集裝箱、鐵礦石、原油、煤炭四大重點貨種港口的專業化、集約化布局,完善海運直達、江海河轉運和長江中上游、內陸地區中轉聯運三大運輸系統。
——集裝箱運輸:加快建設連云港港、太倉港10萬噸級遠洋集裝箱碼頭泊位,積極推進南京港、鎮江港、南通港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建設,相應發展沿江沿海及內河集裝箱喂給港。
——進口鐵礦石運輸:加快建設連云港港東港區25萬噸級鐵礦石接卸碼頭。結合長江口航道整治工程,分別建設南通港狼山港區和太倉港15-20萬噸級減載海進江中轉碼頭。南京港、鎮江港擴建和新建5-10萬噸級專業化中轉碼頭。適度擴建沿江鋼廠自用礦石接卸碼頭。
——進口原油運輸:發揮南京港現有原油碼頭江海中轉功能。積極推進連云港港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設,加快建設南通港洋口港區液化天然氣碼頭工程。
——煤炭運輸:發揮南京港、
徐州港煤炭鐵水中轉和連云港港煤炭鐵海中轉功能,相應建設電廠專用卸煤泊位,適度發展公用煤炭中轉基地。
?。ㄋ模┘涌旌降澜ㄔO?!笆晃濉逼陂g,集中力量建設航道暢通、干支直達、區域成網的江海河聯運航道體系。重點圍繞沿海港口進港航道、長江深水航道、京杭運河和蘇南干線航道網,加快推進航道建設。
加快沿江沿海港口深水航道建設。積極配合國家實施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和向上游延伸工程,做好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工程各項準備,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在全面建成連云港港15萬噸級航道擴建工程的基礎上,抓緊開展30萬噸級進港航道前期研究,爭取早日開工建設。推進灌河口、射陽河口、洋口港區深水航道建設。
加快內河航道建設。“十一五”期間,內河航道建設投資約150億元,整治內河航道650公里,新建船閘10座。京杭運河蘇北段完成二級航道整治和5座三線船閘工程建設,蘇南段推進“四改三”建設,完成
常州市區段改線工程;蘇南干線航道網加快建設蕪申線、錫溧漕河、申張線航道,開工建設錫澄運河、丹金溧漕河、蘇申內港線等航道整治工程;通榆
河北延工程開工建設,建成鹽灌船閘和焦港船閘,連申線全程通航。做好京杭運河
宿遷市區段改線和徐宿連運河前期研究工作。
(五)推動航運業發展。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工程,著力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到2010年,率先實現長江、京杭運河船型標準化,干線航道船型標準化率達80%.加大外掛船舶整治力度,促進外掛船舶回流。適應市場需求,加快內河和海運運力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集裝箱、滾裝、成品油、液化氣等專業化船舶運輸。大力發展國際遠洋運輸,積極扶持和培育海運業發展,提高海運市場國際化水平。加快水運企業轉型升級,促進航運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到2010年,沿海、遠洋運力總量比2005年增加50%以上。
?。┐龠M修造船業發展。根據《
江蘇省“十一五”船舶工業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結構合理、特色優勢明顯的修造船業。實施船舶行業結構調整,強化遠洋船舶制造能力建設,形成遠洋船舶和內河船舶并重發展格局。優先支持船舶骨干企業發展,加強與國內外大型航運集團的戰略合作,促進船舶運輸與船舶制造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加快推進內河船舶制造能力集聚,引導中小型船廠集群化發展,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的內河船舶制造企業。加快船舶配套產業發展,完善船舶檢測檢驗、技術研發和培訓服務體系,形成在全國具有較強優勢的船舶配套產業集群。
?。ㄆ撸┘涌焖\支持保障系統建設。加快港航管理信息化建設,實施電子收費、聯網調度等信息化工程,將京杭運河率先建成我省信息化管理航道。在京杭運河蘇南段、太湖、洪澤湖、駱馬湖等船舶密集區和事故易發區,建立電視監控系統,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加快沿江沿海巡航搜救監管一體化基地和防污染基地建設,提高有毒有害物質及危險品運輸污染防治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快航道水上服務區建設,增強水運服務保障能力。加強港區和船舶運輸環境管理,保護通航河道水質。按照生態省建設規劃要求,加快沿江沿海、內河港口航道生態、環保設施建設。
三、加強水運發展的統籌協調
?。ò耍┘訌妼λ\發展的組織領導。省政府建立水運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分管副省長任聯席會議召集人,省交通廳、發展改革委、經貿委、公安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建設廳、水利廳、農林廳、環保廳、地稅局、海洋與漁業局、物價局、省口岸辦、江蘇檢驗檢疫局、江蘇海事局、南京海關、長江南京航道局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地、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加強配合,及時協
調解決工作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水運發展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形成合力,促進水運加快發展。
?。ň牛┛茖W編制水運發展規劃。要以國家相關規劃為依據,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認真做好全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海運發展規劃、沿江沿海、內河港口布局規劃及各港口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干線航道、港口岸線和后方陸域是全省水運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要切實加強對干線航道、港口的規劃控制。加強干線航道、港口規劃與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產業布局規劃、綜合交通運輸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利綜合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規劃的銜接。
?。ㄊ┥罨\管理體制改革。按照“一港一政”、“政企分開”原則,逐步構建上下順暢、管理規范的港口行政管理體制。加強港口行政執法,切實強化政府對港口的管理職能。進一步深化海事、港口、航道等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水運持續健康發展。
(十一)完善水運管理法規體系。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出臺《江蘇省港口
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貫徹執行《江蘇省航道管理條例》,將水運建設和行業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加強水運管理,維護水運經營者權益,為水運發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四、做大做強水運產業
(十二)提升港口企業整體實力。鼓勵港口企業以資產為紐帶,以項目為切入點,以合資合作為主要形式,加快實施資產重組和資源整合。鼓勵大型港口企業成片開發建設公用港區,參與開發區、工業港區專業化公用碼頭建設與經營,努力提高港口資源的公共服務效能。鼓勵長江中上游、中西部地區的企業參與港口建設,建立合作聯盟,實現互利共贏。
?。ㄊ┩七M航運企業全面發展。營造開放、公平、規范的航運市場環境,吸引民間資本進入航運服務業。放寬市場準入政策,降低門檻,簡化程序,鼓勵各種社會力量進入航運市場。積極支持航運企業兼并重組,加強聯盟,支持大型航運企業集團上市和多渠道融資。鼓勵國內外知名航運企業在江蘇港口開辟航線航班,做大做強江蘇航運服務業。
五、優化水運發展環境
?。ㄊ模┘涌旄劭诩柽\通道建設。加快建設沿江沿海港口疏港航道,提高港口的內河集疏運能力。完善公路集疏運通道,實現連云港港、南京港、鎮江港、張家港港、南通港五大主要港口的核心港區通達高速公路,
揚州港、江陰港等地方重要港口的主港區與一級公路連接。積極推進與相關港口相銜接的鐵路、管道等集疏運通道建設,全面提升港口樞紐縱深輻射功能。
?。ㄊ澹﹥灮劭诳诎董h境。深化口岸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口岸綜合管理,逐步實現全天候通關和一站式通關。港口發展要同步規劃和建設口岸查驗配套設施,保證口岸通關順暢。加強電子口岸建設,完善港口EDI網絡服務功能,促進口岸物流信息、港口作業信息與海關通關信息全面對接互動,實現港口口岸管理現代化。進一步清理港口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不合理收費,取消無法定收費依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規范涉及港口企業的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降低港口運營成本。
(十六)推動區港聯動發展。結合張家港港區港聯動試點,加快港口配套建設,完善區港功能和資源配置,促進港航、倉儲和物流產業聯動發展。積極爭取在有條件的港口擴大區港聯動試點。
六、加大對水運發展的政策扶持
?。ㄊ撸┒嗲阑I措水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按照省市共建、政府主導的原則,加快航道工程建設。建設資金由省和工程所在地市、縣政府共同籌集,原則上省負責航道建設建安費用,工程所在地市、縣政府負責征地
拆遷及改建橋梁超出原寬度部分的費用。省政府從2007年起在省財政預算中建立航道建設專項資金,每年不少于5億元。省交通廳要積極爭取交通部的專項補助,逐年加大現有交通規費統籌用于航道建設的力度,適度加大
貸款建設力度。工程所在地政府要切實保證本地區航道建設的配套資金投入。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包括進港航道、錨地、防波堤等)建設資金,除積極爭取國家補助、省交通廳統籌安排交通規費外,市、縣兩級政府要投入不低于20%的建設資金。港口生產經營性設施建設資金由港口企業自籌解決。
?。ㄊ耍┣袑嵔档退\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在海(水)域使用方面,航道、避風(避難)錨地、航標等非經營性交通基礎設施用海(水)域,經批準可免繳海(水)域使用金;國家重點港口建設項目用海(水)域,可依法申請減繳或免繳海(水)域使用金。列入國家和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航道建設,可依法申請免繳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補償費。在稅費方面,對港口經依法批準后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之月起免繳城鎮土地使用稅10年。
二○○七年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