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思路和工作要求
(一)總體思路。在建立健全能耗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通過對各項能耗指標的數據質量實施全面監測,評估各地、各重點企業能
耗數據質量,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節能降耗工作進展,全面、真實地反映省、市、縣(市、區)以及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降耗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二)工作要求。在加強能耗各項指標統計的同時,對能耗指標的數據質量進行監測,確保各項能耗指標的真實、準確。深入研究能耗指標與有關經濟指標的關系,科學設置監測指標體系。制訂科學、統一的能耗指標與GDP核算方案,從核算基礎、核算方法、工作機制等方面對單位GDP能耗及其他監測指標的核算進行嚴格規范,不斷完善主要監測指標核算的體制和機制。制定嚴格的數據質量評估辦法,切實保障數據質量。節能降耗指標及其數據質量分別由上一級統計部門認定并實施監測。年耗能5000噸以上重點耗能企業主要由省統計局和省經貿委負責監測,各市、縣(市、區)政府也要對本地區重點耗能企業進行監測。從2008年起,各市、縣(市、區)統計局按省、市統一要求建立季度、年度能源消費總量和單位GDP能耗核算制度,進一步完善能反映各地特點的能耗數據質量評估辦法。
二、監測的主要內容
(一)對全省及各市、縣(市、區)節能降耗進展情況的監測。
監測指標:單位GD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單位GDP電耗、單位工業增加值電耗及上述指標降低率;單位產品能耗,重點耗能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主要耗能行業產值及其增長速度等。
(二)對主要耗能行業節能降耗進展情況的監測。
主要耗能行業包括: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纖、電力、造紙、紡織等。
監測指標:單位增加值能耗,單位產品能耗。
(三)對重點耗能企業的監測。
重點耗能企業:省級為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各市、縣(市、區)根據當地情況自行確定。
監測指標:單位產品能耗,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節能降耗投資等。
(四)對資源循環利用狀況和“十一五”期間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情況的監測。
監測指標:資源循環利用指標,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的節能量。
三、監測的主要方式
(一)按年度編寫全省能源利用狀況白皮書并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全年能源利用狀況。
(二)按季度發布全省及各市、縣(市、區)節能降耗情況公報。
(三)建立重點耗能企業能源消耗狀況內部通報制度,按月向省政府及相關部門通報重點耗能企業節能降耗情況。
(四)組織開展對各市、縣(市、區)能源統計工作的督查和對重點企業能耗統計數據質量的稽查。
(五)按季度召開
省級有關部門聯席會議,交流和通報各部門節能降耗有關情況。
(六)按季度召開全省統計系統內能源數據質量聯審評估會議,對節能降耗主要指標進行評估監測。
(七)各市、縣(市、區)也要相應開展節能降耗情況監測。
四、對單位GDP能耗及其降低率數據質量的監測
GDP和主要能耗數據實行下管一級。每季度全省統一組織核算、評估各市GDP數據和主要能耗數據。各市統計局按省統計局有關文件精神,統一組織核算、評估所轄各縣(市、區)GDP數據和主要能耗數據。各地數據使用前必須經上級統計局核準,未經核準一律不得對外使用,以確保省、市、縣三級數據的基本銜接和橫向可比。
(一)對GDP數據質量的監測。
第一組:地區GDP總量的逆向指標,用于檢驗GDP總量是否正常。
1.地區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2.地區各項稅收占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之和的比重。
3.地區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加額占GDP的比重。
第二組:與地區GDP增長速度相關的指標,用于檢驗現價GDP增長速度是否正常。
1.地區各項稅收增長速度。
2.地區各項貸款增長速度。
3.地區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
4.地區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
第三組:與地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相關的指標,用于檢驗第三產業增加值是否正常。
1.地區第三產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比重。
2.地區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增長速度。
(二)對能源消費總量數據質量的監測。
1.電力消費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用以監測終端能源消費量是否正常。
2.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占地區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用以監測地區能源消費總量是否正常。
3.三次產業、各行業能源消費的比重,用以監測地區各產業、行業能源消費總量是否正常。
4.火力發電、供熱、煤炭洗選、煤制品加工、煉油、煉焦、制氣等加工轉換效率,用以監測涉及計算各種能源消費量的相關系數是否正常。
5.對各產業、行業能源消費增長速度與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進行比較,結合節能技術運用情況,用以監測各產業、行業能源消費與行業增長是否相銜接。
6.主要產品產量、單位產品能耗,用以監測重點耗能產品能源消費情況。
7.單位GDP能耗、單位GDP電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電耗及上述指標降低率,用以監測節能降耗主要指標之間是否相互銜接。
有關數據評估辦法、核算制度等,由省統計局另行印發。
二○○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