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省駐定有關單位:
《定西城區河道管理辦法》已經2012年6月8日市政府第1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定西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定西城區河道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區河道管理工作,確保城區河道行洪暢通,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城區河道是指定西城區城市規劃范圍內的河道。
第三條 城區河道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是城區河道的主管部門。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河道的統一規劃,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河道的日常監管和安全防護工作。
住建、環保、城市管理、國土、工商、畜牧、衛生、教育、工信、商務、交運、開發區等部門、單位應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協同做好城區河道管理工作。
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
第四條 城區各單位和廣大居民有保護城區河道環境及其附屬設施安全、防止水體污染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并有權制止和舉報違反城區河道管理規定的行為。
第五條 河道管理、城市防洪、城市建設應統籌規劃,同步實施。
第二章 河道規劃與治理
第六條 城區河道保護與利用專項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征求其他有關部門意見后,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實施。
第七條 城區河道保護與利用專項規劃應當以城市總體規劃、防洪規劃為依據,以行洪輸水為主,統籌水經濟、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等涉水功能綜合利用。
第八條 河道范圍內建(構)筑物必須統一納入河道保護與利用專項規劃。河道岸線的利用,必須服從河道防洪安全的需要。
第九條 城區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活動應當服從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和審查城區河道沿河建設規劃時,須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十條 城區河道的整治與建設,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符合國家規定的城市防洪標準。
第十一條 城區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含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及建筑、構筑物、道路、管道、纜線、取水、排水設施等),應當在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按照審批權限向住建部門申辦規劃許可手續。建設項目批準后,建設單位應當將工程建設方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應將防汛預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管理。項目竣工后,申請水行政主管部門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建筑物(構筑物),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三條 經批準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從事建設活動,占用河道堤防等水工程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予以補償;由于施工原因造成河道堤防等水工程及其配套設施損壞或者導致河道淤積的,由建設單位承擔賠償、修復和疏浚的責任。
第十四條 河道堤防范圍內制作法律、法規許可的廣告,在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審批前應當征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
第三章 河道保護與清障
第十五條 河道管理范圍按照下列標準劃定:
(一)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兩岸堤防治導線按照市政府批復的《定西市安定區東西河干流防洪治理規劃》劃定。管理范圍外邊界從治導線(即堤頂線)計起向外延伸15米(含堤頂寬度6米);
(二)無堤防的河道,為歷史最高洪水位之間的區域。無堤防但已有規劃設計未治理的,按規劃設計確定。
第十六條 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行為:
(一)棄置工業廢渣、建筑垃圾、泥土、生活垃圾等廢棄物;
(二)擅自從事爆破、采沙(石)、開渠、打井、挖窖、取土等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堤安全的行為;
(三)未經批準擅自設置排污口;
(四)種植農作物;
(五)搭建臨時建筑、堆放物料、設置阻水建筑物;
(六)未經批準或不按防洪規范要求擅自對河道進行整治、改道、利用;
(七)在已有的沿河建筑物上及利用河道空間亂搭亂建;
(八)堆放、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體的物體及工業污水,在河道內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容器;
(九)沿河旱廁、洗車點及各種建筑物的生活污水直排河道;
(十)在上游河道兩側山體開山取土、破壞水土保持,砂土進入河道,影響防洪安全;
(十一)擅自填塞河道及河岸通道;
(十二)在沿河護欄、桿線及建(構)筑物上懸掛有礙景觀的物品;
(十三)在河道內開展任何形式的營業性活動;
(十四)其它損害、侵占河道及污染河道水體的行為。
第十七條 禁止損毀城區河道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設施、水文監測與測量設施、河岸地質監測設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設施。
第十八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設置或者擴大排污口的,排污單位在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前,應當征得有管轄權的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排污管口必須接入污水管網。
第十九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必須報經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涉及其他部門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批準。
(一)在河道內存放物料、開采地下資源、修建工程設施;
(二)企業或單位對河道進行整治的。
第二十條 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阻水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定西市安定區東西河干流防洪治理規劃》,提出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后,責令設障者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依法強行清除,并由設障者負擔全部清障費用。
第四章 環境治理與保潔
第二十一條 城區河道管理范圍內的環境衛生與保潔實行屬地管理、部門配合、分工負責、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一)按照“誰棄放、誰清理”的原則,依法查處亂棄放垃圾的違法行為。施工現場修復平整由施工單位負責,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新城區翻板閘蓄水池內垃圾及污泥的清除和安全管理工作。
(二)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權劃分分別負責對建設單位產生的建筑垃圾、裝潢垃圾的處置和管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督促各單位、居民將污水排放口接入污水管網,并對污水管網進行日常維護。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對沿河道路、居民區等地段統一規劃,并按規定標準設置公共衛生廁所、垃圾容器等,負責日常的監督管理,保持干凈、衛生。
(三)市、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水污染防治法》對城區河道管理范圍內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督促排污企業正常運行治污設施,保護河道生態環境。
(四)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對影響河道周邊環境的亂搭亂建違法建筑物及構筑物進行查處。
(五)河道內生活垃圾的清理與日常監管工作,由河道所在鄉鎮、街道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包干管理,并按照各自職責督促將生活垃圾運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置。
第二十二條 市、區兩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嚴格按照分級管理權限,做好轄區責任范圍內的河道綜合治理、防汛及水利設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在城區河道管理范圍內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相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