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 (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 (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吉林省人民政府涉外協議管理工作暫行辦法》已經2012年2月22日省政府第2次常務會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涉外協議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吉林省對外簽署協議的管理工作,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我省對外簽署協議工作的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涉外協議,包括省、市 (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縣 (市、區)政府及其部門,與外國地方政府或部門以及港澳臺地區簽署有關經貿、科技、旅游、體育等方面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 (具有合同性質的除外),以下簡稱 “涉外協議”。
第三條 簽署涉外協議要符合法律程序。
第四條 吉林省涉外協議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制度。省政府外事辦公室 (以下簡稱 “省外辦”),是負責對涉外協議實施管理的主管部門。
第五條 涉外協議的簽署要嚴格執行中央有關規定,省內各級地方政府不得與外國中央政府、外交部等政府部門建立正式合作機制;不得同外國簽訂有關社會科學、新聞、文化、出版等意識形態領域的交流計劃、協議,以及涉及政治、經貿、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綜合性長期交流計劃。如確有必要在個別領域同外國簽訂合作計劃、協議,須逐案報中央或國務院主管部門批準。
第六條 涉外協議文本實行分級集中統一管理制度。
第二章 涉外協議的起草和簽署
第七條 涉外協議起草、協商和審批。
(一)以省政府名義簽署的涉外協議。
由省政府主辦部門提出建議并擬定中方草案,會簽省外辦后,報請省政府審定;
屬于具體業務事項和執行計劃等方面的涉外協議,由主辦部門擬定一個范本會簽省外辦,經省政府同意后,如無重大原則變化,此類協議中方草案由本部門審定。
(二)以省政府部門名義簽署的涉外協議。
屬于部門職權范圍內事項的涉外協議,由主辦部門擬定中方草案,必要時會簽省外辦;
涉及重大問題的涉外協議,主辦部門應會簽省外辦等有關部門,并提出建議報告,報請省政府審定;
如擬簽署的協議除涉及本部門主管業務外,還涉及省政府其他部門、地區等,應征求有關部門、地區意見后,會簽省外辦,報請省政府審定。
(三)以市 (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縣 (市、區)政府名義或部門名義簽署涉外協議的有關管理工作,參照省有關做
法,由市 (州)政府和長白山管委會具體確定。
(四)協商涉外協議過程中,協議內容與獲批草案發生較大變化時,需重新履行審核、審批程序。
第八條 涉外協議文本經過各方協商達成一致后,應由各方的授權代表在協議正式文本上簽署。
第三章 涉外協議文本的保存和管理
第九條 集中統一管理涉外協議文本的范圍包括:以省、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縣 (市、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名義簽署的涉外協議。
第十條 涉外協議文本集中統一管理辦法。
(一)以省政府名義簽署的涉外協議正本送交省外辦,由省外辦定期集中報送省政府辦公廳保管,副本留省外辦;以省政府部門名義簽署的涉外協議正本由本部門保管,副本送交省外辦。
(二)以市 (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名義簽署的涉外協議正本自行保管,副本送交省外辦。
(三)以市 (州)政府部門和縣 (市、區)政府等名義簽署的涉外協議文本的管理辦法,由市 (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自行確定。
第十一條 涉外協議文本的歸檔。
(一)涉外協議簽署后,主辦單位應于一個月內將文本等資料送交涉外協議主管部門。
(二)歸檔的涉外協議正本、副本等應格式規范、字跡清晰、簽字完備、文本完整。
(三)以外文簽署的涉外協議,應將正文及譯文一同歸檔。
(四)為確保涉外協議的安全,有關管理部門應對協議文本進行電子掃描,保存電子文檔。
第十二條 涉外協議文本管理要求。
(一)涉外協議文本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涉外協議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場所、設施,指定專人負責,確保各類涉外協議完整、準確、安全,實現涉外協議的規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二)涉外協議管理單位應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定期將收存管理的涉外協議編輯成冊,內部發行,以便查閱和監督。
(三)嚴格按照保密守則和涉外協議密級,做好文本的保密工作。
(四)凡違反本辦法造成涉外協議丟失、損壞、不按規定移交或泄露涉外協議秘密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依法處理。
第四章 附 則
第十三條 各市 (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和涉外協議主管部門,須參照本暫行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第十四條 本暫行辦法由省外辦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暫行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7修正)
2017-09-01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201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007-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于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的協定》的決定
1994-03-16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