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府辦[2011]45號
各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 根據省政府《關于珠江三角洲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的批復》(粵府函[2010]25號)及《印發廣東省綠道網建設2011年工作要點的通知》(粵府函[2011]52號)的要求,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江門市綠道管理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反映。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江門市綠道管理實施意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質量,建設宜居僑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意見。
第二條 本意見適用于我市行政區域內綠道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經營等活動。
第三條 本意見所稱綠道是指一種線性綠色開敞空間,通常沿河濱、溪谷、山脊、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內設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景觀游憩線路,連接主要的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歷史古跡和城鄉居住區等。
綠道按照位置和目標功能劃分為生態型綠道、郊野型綠道和都市型綠道。
(一)生態型綠道:指主要位于鄉村地區,以保護大地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欣賞自然景致為主要目的的綠道。
(二)郊野型綠道:指主要位于城郊地區,以加強城鄉生態聯系、方便城市居民前往郊野公園休閑娛樂為主要目的的綠道。
(三)都市型綠道:指主要分布在城區,以改善人居環境、方便城市居民進行戶外活動為主要目的的綠道。
第四條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是我市綠道建設牽頭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本意見。各市、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具體負責轄區內綠道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工作,明確綠道管理部門。
第五條 發展改革、公安、財政、國土資源、環保、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務、農業、文廣新、體育、林業、城鄉規劃、城管、旅游、園林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綠道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工作。
第六條 我市綠道遵循統一規劃、統籌組織、分區建設、統一經營管理的原則。
第七條 各市、區政府要把綠道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經費上予以保障。
第八條 按照統一經營管理的原則,政府可委托(授權)企業、單位統籌經營管理綠道。鼓勵單位和個人以無償捐助、企業認建、出資命名等方式參與綠道建設、運營和管理。對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九條 綠道網規劃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由各市、區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報所在地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報市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綠道網規劃要充分利用現有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遵循以下原則進行規劃和設計:
(一)地域性原則:串聯本地富有特色的郊野公園、旅游點、古村落、文物古跡等自然與人文景觀資源,創造出具有時代特點和地域特征的空間環境;盡可能采用本地鄉土樹種、石材等體現地域特色的綠道組成元素。
(二)社會性原則:形成以健康生活為前提的、以宜居城鄉為目標的綠色載體,提倡公共參與、建設和管理,建成后應開放給公眾共同使用。
(三)生態性原則:充分結合現有地形、水系、風向以及生態承載力特征。
(四)經濟性原則:合理利用性價比高的、反映出健康住區特征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
(五)歷史性原則:尊重歷史,保護和利用歷史性景觀,注重整體的協調統一,貫徹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方針,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六)安全性原則:以慢行交通為主,減少與機動車的沖突,完善照明、救生、報警等設施,確保使用者的安全。
第十一條 綠道沿線應劃定綠道控制區,勘定邊界坐標,設立統一的控制標志。
第十二條 綠道網的慢行系統、綠化系統、交通銜接與換乘系統、服務設施系統、標識系統和照明系統等基本要素應參照《珠江三角洲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和《珠三角區域綠道(省立)規劃設計技術指引(試行)》等要求合理設置。
第十三條 綠道應當與地上地下各種管線及其他設施保持安全間距,符合國家規范標準。
第十四條 城市道路、公路的改造以及近岸海域、河道、排洪渠的綜合整治要將綠道建設納入規劃,統籌安排,同步實施。
第十五條 政府投資建設的綠道項目要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和國家工程建設的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單位和個人出資建設的綠道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標識” 的原則,按照有關規定自行建設。
第十六條 綠道的規劃、設計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綠道的施工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或相應專業的單位承擔。
第十七條 綠道網規劃設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方案應當報市綠道建設牽頭單位備案。
第十八條 建設單位應當定期向市綠道建設牽頭單位報告綠道建設項目進展情況。
第十九條 工程竣工后,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家工程竣工驗收的有關規定組織竣工驗收。
第二十條 綠道項目竣工驗收后,應及時辦理移交手續。
第二十一條 綠道項目建設資金須設立專帳,實行專款專用。
第二十二條 監察、審計機關要依法對綠道的建設過程和資金使用情況實行監督和審計。
第三章 養護和管理
第二十三條 綠道的養護和管理應按照屬地管理、專業化養護的原則,由各市、區(鎮、街)綠道管理部門負責具體落實。市綠道建設牽頭單位對全市的綠道養護和管理進行檢查考評、監督和指導。
第二十四條 綠道管理部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對綠道控制區實施空間管治。
第二十五條 綠道管理部門應建立完善使用、運營、維護、巡查和救護等工作制度。
第二十六條 綠道維護管理經費應列入各市、區城市維護經費計劃進行安排,按定額標準、考評等級撥付。
第二十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綠道的地形、地貌、水體、植被和設施,不得隨意改變綠道用地性質。綠道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傾倒、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堆放、焚燒物料。
(二)在樹木和公共設施上涂、寫、刻、畫和懸掛重物。
(三)攀、折、釘、栓樹木,采摘花草,踐踏植被,向綠道及其附屬綠地內拋撒雜物垃圾。
(四)其他破壞綠道及其設施的行為。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綠道(防洪、搶險等特殊情況除外)。因建設需要占用綠道的,須向各市、區綠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實施,占用綠道后應盡快恢復原貌。
第二十九條 都市型綠道禁止汽車、拖拉機、摩托車(含電動摩托車)等機動車輛進入(防洪搶險車輛除外)。途經鄉村道路的郊野型綠道,應限制大型機動車輛進入,小型機動車輛應限速行駛。
第三十條 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分開設置的綠道,行人和自行車應各行其道。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合并設置的綠道,自行車應嚴格控制行駛速度。
第四章 經營管理
第三十一條 綠道管理(含驛站、服務點等配套設施)可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向社會招商,或委托(授權)政府相關部門承擔。各市、區綠道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通過招商、委托(授權)選擇單位進行綠道網經營管理,在涉及綠道經營項目方面給予經營權,并簽署資產托管協議,明確管理責任。
第三十二條 吸納社會資金建設的綠道設施權屬人需經當地綠道管理等部門同意后,才能開展綠道經營活動。
第五章 責任追究
第三十三條 凡違反本意見規定的行為,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意見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修正案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四號)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92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