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關于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
自一九七八年開展職稱評定工作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各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和科技干部管理部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由于職稱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經驗不足和歷史遺留問題太多等原因,職稱評定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九八三年九月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決定暫停職稱評定工作,進行整頓。當前,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和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需在總結過去職稱評定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改革職稱評定制度。改革的中心是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并相應地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度。
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是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是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一項基礎建設。目前,我國經濟、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入發展,我們要充分把握這個有利時機,著手革除歷史上形成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上的各種弊端,打破那種禁錮人才、一潭死水的局面,逐步建立起充滿活力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創造一種生動活潑的環境,使每一個專業技術人員都能在與本人的知識、能力和客觀需要相適應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為振興經濟,發展科技、教育,繁榮文化貢獻力量。
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必須加強領導,統一指揮,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不得各行其是。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統一指導全國改革職稱評定和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工作。
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是一項十分嚴肅的事情,要嚴格把住質量關,不能降低標準,切忌濫竽充數。為了防止地區、部門、行業之間進行不恰當的攀比,造成思想混亂,報刊在宣傳報道上要十分慎重,要堅持多做少說或只做不說;對于專業技術職務的定編、晉升比例和增加工資多少等一律不公開報道。要結合形勢政策教育,向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講清職稱改革、實行專業技術,聘任制度的目的、意義和政策,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細,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調動廣大知識分子為四化建設貢獻力量的積極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應根據本通知和報告的精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精心指導,在試點的基礎上,經過批準,逐步展開。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后,對過去已獲得職稱的合格人員,無論現在是否擔任專業技術職務,都應給予妥善安排。
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廣大知識分子寄予厚望。盡管我們國家的經濟力量還很薄弱,我們仍要盡一切可能逐步改善知識分子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我們相信,在廣大知識分子的共同努力下,職稱改革工作一定會取得預期的成功,我國的廣大知識分子一定會在四化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關于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報告(摘錄)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職稱評定工作一九八三年九月暫停以后,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各部委都進行了檢查。現將幾年的工作情況和今后改革職稱評定制度的意見報告如下;
(一)(略)
(二)根據《中共中央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的精神,為了適應經濟、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形勢,對職稱評定制度需要進行改革。改革的中心是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并相應地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度。
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基本內容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專業技術工作崗位,規定明確的職責;在定編定員的基礎上,確定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合理結構比例;由行政領導在經過評審委員會認定的、符合相應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中聘任或任命;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職期間領取專業技術職務工資。專業技術職務不同于一次獲得后而終身擁有的學位、學銜等各種學術、技術稱號。
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后,對由于限額已滿而不能在本單位、本部門就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應鼓勵和支持他們到別的單位或部門去任職,以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科學技術交流,充分發揮他們的專長和作用。
擔任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的離退休應堅決按國家有關制度執行。
這樣的改革,將有利于克服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上長期存在的積壓、浪費人才的弊病;有利于克服平均主義,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有利于打破禁錮人才、一潭死水的局面,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改變人才結構不合理的狀況,逐步建立起一套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
(三)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幾項規定和要求:
(1)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主管部委必須對主管系列專業技術職務的名稱、檔次、適用范圍、不同單位類別的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合理結構比例、崗位職責、任職條件、聘任辦法和審批權限等作出原則規定,報國家科委核定。所設各檔次專業技術職務對應的工資標準,應報勞動人事部核準。
國務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參照經核定的有關專業技術職務條例和實施意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實施細則,貫徹執行。
(2)國務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在國家批準的編制和在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主管部委規定的限額比例內,確定本部門或本地區所屬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職務中各級人員的合理結構比例。
國務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在勞動人事部會同國家科委提出并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機關專業技術職務的總結構比例內,擬定所屬部門和地區內各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合理結構比例,報國家科委備案。屬于中央國家機關的,備案前需報勞動人事部核準。屬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由同級勞動人事部門核準;高級職務的比例限額應低于中央國家機關的限額,根據具體情況核定。
中央部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直屬事業單位,應由中央部門會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干部管理部門統一領導部署;屬地方的事業單位由地方科技干部管理部門會同各業務主管部門領導進行。
機關和事業單位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所需的增資額,均在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規定的增資指標內核準。增資指標未經批準不能突破。
(3)受聘擔任某一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具備履行相應職責的實際能力。由于全國各地實際情況差別很大,同一專業技術職務在不同部門的具體職責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主管部委在制定主管系列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條件時,應給下屬部門和單位以結合實際靈活執行的余地。
考慮到實現干部隊伍四化的需要,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條件應有一定的學歷要求。出任初級、中級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一般應相應具備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的中專、大專和大學本科畢業的學歷。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各級職務的不同學歷要求。為了廣開才路,對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符合任職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雖不具備相應學歷也可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4)在檢查過去職稱評定工作的基礎上,對已獲得職稱的合格人員,應承認其具有受聘或被任命擔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條件,并根據需要聘任或任命適當的專業技術職務;水平偏低的,應幫助其盡快提高水平;完全不合格的,不能承認其具備擔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條件;對個別弄虛作假騙取職稱的應嚴肅處理。
企業單位也應參照上述規定和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主管部委的有關規定,結合企業特點逐步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
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是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工資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專業技術隊伍的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必須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建立強有力的領導和辦事機構,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以保證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成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英雄烈士保護法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第六號)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7-06-29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