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條 禁止圍湖造地。已經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有計劃地退地還湖。
禁止圍墾河道。確需圍墾的,應當經過科學論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釋義】 本條是對圍墾河道、湖泊的限制性規定。
一、湖泊具有調蓄洪水的功能,河道是行洪的通道,維護湖泊、河道的自然功能,對保障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但長期以來,隨著人類生產和社會發展,忽視對自然生態的保護,與水爭地,擅自圍湖造地,盲目圍墾河道的現象比較普遍。圍墾湖泊、河道的目的是為了造地,進行生產和建設,但卻占據了調蓄洪水的場所,束窄了行洪通道,加重了防洪負擔,加大了洪水損失,其結果是破壞了資源與環境,并最終損害了人類自身。據統計,全國被圍墾的湖泊面積至少有2000多萬畝,減少蓄洪容量350多億立方米。河湖防洪能力的下降是造成防洪形勢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1998年長江大水后,國家實施了退田還湖政策,目的就是要保護自然生態,保護湖泊調蓄洪水的功能。
二、本條規定,禁止圍湖造地,已經圍墾的,要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有計劃地退地還湖。禁止圍墾河道,因生產和社會發展確需圍墾的,也要從嚴管理,即要進行科學論證,不僅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發展,還要考慮保護環境和資源,不僅要考慮眼前,還要考慮長遠,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報政府批準后,方可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