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恢復原狀;逾期不拆除、不恢復原狀的,強行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負擔,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設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筑物、構筑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且防洪法未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有關手續;逾期不補辦或者補辦未被批準的,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逾期不拆除的,強行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負擔,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雖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但未按照要求修建前款所列工程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按照情節輕重,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進行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等活動,以及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修建有關水工程設施等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本法第37條第2款規定:“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在汛期確保洪水的順利排泄是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頭等大事,近年來,在城鄉建設和經濟建設中,一些地方和單位與水爭地、侵占河道建設各種建筑物、構筑物,造成河流過流面積減少、泄洪不暢,壅高洪水水位,延長了洪水過程。有的地方和單位在河道兩岸堤防上不按照《防洪法》的要求進行開發建設、土木施工,嚴重危害到汛期堤防承受洪水的能力,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因此,這一款規定明令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防洪法》對此也作了專門規定。
行為人實施了本款規定的違法行為,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本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方式有以下幾種:
1.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責令違法行為人停止正在進行的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違法行為。
2.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向違法行為人發出處罰通知,責令違法行為人在一定的期限內拆除其違法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違法行為人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拆除可能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這種處罰是一種行為罰,是對違法行為人實施的一種制止其違法行為繼續進行并予以改正的行政處罰措施。
3.恢復原狀。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責令違法行為人采取治理措施,進行整治,恢復河道及堤防被非法占用前的狀態。
4.對于違法行為人在有關行政機關規定的期限內沒有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以及未恢復河道、堤防原狀的,本款規定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或其委托的單位強行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這是一種行政代執行處罰。
5.罰款。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強制違法行為人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行政處罰。本款規定的罰款處罰必須在特定的條件下才可執行,即違法行為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未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以及未恢復河道、堤防原狀的前提下,才可以對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的處罰。按照本款規定,不可對違法行為人單處罰款。本款規定的罰款幅度是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的具體數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決定。
二、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設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筑物、構筑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本法第19條規定:“建設水工程必須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設水工程,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準前,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對水工程的建設是否符合流域綜合規劃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在其他江河、湖泊上建設水工程,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準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對水工程的建設是否符合流域綜合規劃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水工程建設涉及防洪的,依照防洪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涉及其他地區和行業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的意見。”本法第38條第1款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筑物、構筑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和其他有關的技術要求,工程建設方案應當依照防洪法的有關規定報經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違反上述規定,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設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筑物、構筑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且《防洪法》未作規定的,就應當承擔本款規定的法律責任。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對上述違法行為如果《防洪法》有相關的處罰規定,則應當從其規定。只有行為人實施了上述違法行為,且《防洪法》沒有相關處罰規定的時候,才適用本款的規定。
行為人實施了本款規定的違法行為,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本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方式有以下幾種:
1.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責令違法行為人停止正在進行的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設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筑物、構筑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等工程設施的違法行為。
2.限期補辦有關手續。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在行政執法中,發現并確認違法行為人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設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筑物、構筑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等工程設施后,責令違法行為人在一定的期限內補辦建設工程所需的有關手續。
3.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向違法行為人發出處罰通知,責令違法行為人在一定的期限內拆除其違法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違法行為人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本處罰的前提是,違法行為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未補辦工程建設所需的手續或者補辦未被批準的情況下,才可以對違法行為人處以此處罰,如果行為人補辦了工程建設所需的手續,則不應再對其進行責令限期拆除的處罰。
4.對于違法行為人在有關行政機關規定的期限內沒有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的,本款規定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或其委托的單位強行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5.罰款。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強制違法行為人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行政處罰。本款規定的罰款處罰必須在特定的條件下才可執行,即違法行為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未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的前提下,才可以對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的處罰,不可對違法行為人單處罰款。本款規定的罰款幅度是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的具體數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根據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決定。
三、雖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但未按照要求修建前款所列工程設施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前款所列工程設施,一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有關單位就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建設,否則即構成違法,就應當承擔本款規定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款規定,行為人實施了本款規定的違法行為,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本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方式有以下幾種:
1.責令限期改正。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對未按照審查同意的工程建設方案的要求修建前款所列工程設施的違法行為人,發出處罰通知,責令違法行為人在一定的期限內改正其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人在接到責令限期改正的行政處罰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其違法行為。
2.罰款。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強制未按照審查同意的工程建設方案的要求修建前款所列工程設施的違法行為人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行政處罰。根據本款規定,可以對違法行為人單處罰款。本款規定的罰款幅度是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的具體數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根據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2-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