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勞動法解析:第八十八條 工會監督社會監督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18 · 6966人看過
第八十八條 各級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1)工會如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試行辦法》(1995/8/17)
第五條 工會在進行勞動法律監督方面依法享有以下權利:
1.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2.參與調查處理;
3.提出意見要求改正;
4.要求政府勞動監察部門處理;
5.支持職工依法舉報、控告;
6.輿論監督。
第六條 工會有權對用人單位的下列情況進行監督:
1.執行國家有關就業規定的情況;
2.執行國家有關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勞動合同規定的情況;
3.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
4.執行國家有關工作時間、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5.執行國家有關工資報酬規定的情況;
6.執行國家有關各項勞動安全衛生及傷亡事故和職業病處理規定的情況;
7.執行國家有關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的情況;
8.執行國家有關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規定的情況;
9.執行國家有關職工保險、福利待遇規定的情況;
10.其它執行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
第七條 各級工會代表依法參加同級社會保險監督機構,對社會保險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第八條 工會應當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對政府部門貫徹實施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七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有權根據職工的申訴、舉報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調查。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工會經同級人大、政協同意,可以參加其組織的勞動法律法規執法檢查。
縣級以上工會可以與政府勞動部門及其它職能部門聯合組織勞動法律法規執法檢查。
第十九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時應不少于2人,用人單位應當提供方便,協助其了解情況、查閱資料。
第二十條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執行任務時,應將調查結果在現場如實記錄,經用人單位核閱后,由調查人員和用人單位的有關人員共同簽名或蓋章,用人單位拒絕簽名或蓋章的,應當在記錄上注明。
(2)勞動行政部門應如何處理組織或個人檢舉、控告相關人員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
《處理舉報勞動違法行為規定》(1996/12/17)
第二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在勞動監察的范圍內處理組織和個人(以下簡稱舉報人)檢舉和控告的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為(以下簡稱舉報),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處理舉報的勞動違法行為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并為舉報人保密。  
第四條 地方各級勞動行政部門受理舉報的管轄范圍,由省級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規定。  
第五條 地方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公布舉報電話、設置舉報信箱和設立舉報接待室。  
第六條 接受舉報人電話舉報,應當如實記錄(或錄音);接到信函舉報,應當及時登記;接待舉報人當面口述舉報,應當進行筆錄,由舉報人核對無誤后簽名或蓋章。對舉報人拒簽的,應當注明拒簽情況。  
第七條 在舉報人電話舉報、口述舉報時,應當告知舉報人據實舉報,并向舉報人詢問了解被舉報人(或單位)的姓名(或名稱)、地址和被舉報人(或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為的情況。  
第八條 凡符合規定的舉報,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受理。  
第九條 不符合本規定受理范圍的舉報,對舉報人當面舉報和電話舉報的,應當告知舉報人向有處理權的機關反映;對舉報人信函舉報的,應當將信函轉交有處理權的機關處理。  
第十條 上級勞動行政部門受理的舉報案件,可以委托下級勞動行政部門進行調查處理;下級勞動行政部門應當按照上級勞動行政部門的要求及時調查處理并報告案件處理結果。  
第十一條 上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督下級勞動行政部門受理舉報。  
第十二條 對舉報案件的調查處理,應當從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結案;情節特別復雜的,可以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六十日。  
第十三條 舉報人要求告知舉報的受理和查處結果的,勞動行政部門應當通知該舉報人。

《勞動和社會保障信訪工作暫行規定》(1999/8/12)
第七條 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信訪事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受理:
(一)對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或政策提出意見和建議的;
(二)反映本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的;
(三)檢舉、揭發勞動保障部門的工作人員違法、違紀和失職、瀆職行為的;
(四)控告侵害當事人勞動和社會保障合法權益行為的;
(五)咨詢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的;
(六)其他勞動和社會保障信訪事項。
第八條 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已進入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程序、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程序的,信訪工作機構不予受理。
第九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辦理信訪事項時,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受理來信來訪;
(三)承辦上級行政機關交辦的信訪事項;
(四)向下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辦信訪事項,并負責督促、檢查,直至辦結;
(五)向有關地區和部門轉辦信訪事項;
(六)協助有關部門處理與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有關的信訪事項;
(七)檢查、指導和協調下級勞動和社會保障信訪工作;
(八)對信訪動態進行分析研究,及時向部門領導和上級機關反映情況,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九)建立健全信訪工作制度,開展調查研究,進行經驗交流,培訓工作人員;
(十)辦理其他勞動和社會保障信訪事項。
第三章 辦 理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的信訪事項,按下列方式辦理:
(一)對詢問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的來信來訪,按規定給予答復;
(二)對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的信訪材料,送部門領導和相關工作機構;
(三)對涉及勞動和社會保障的重要信訪事項,經信訪機構負責人批準后立項辦理,同時報告主管領導;
(四)對檢舉、揭發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違法、違紀和失職、瀆職行為的信訪材料,轉紀檢、監察等部門處理;
(五)對反映緊急重大問題的,立即向部門領導報告;
(六)對不屬于本部門受理的,及時轉送、轉交有關地區或部門辦理。
第十一條 對集體來訪,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要求來訪群眾按規定推選代表,并認真聽取代表反映的情況,做好政策解釋和疏導教育工作,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就地妥善予以處理。
第十二條 對涉及其他地區、部門的信訪事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主動與有關地區、部門聯系,協商辦理,必要時報請上級行政機關協調處理。
對信訪事項發生地與當事人居住地不在同一地區的信訪事項,原則上應當由信訪事項發生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確需居住地協助辦理的,居住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積極配合。
第十三條 對可能造成社會影響的重大、緊急信訪事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在職權范圍內依法采取措施,果斷處理,并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第十四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直接辦理、交辦、轉辦和復查的信訪事項,應當按《信訪條例》規定的時限辦結。
第十五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對辦理的信訪事項所作出的處理決定確有錯誤的,應當重新辦理,并作出處理決定。
上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下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的信訪事項確有錯誤的,有權直接辦理或責成下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重新辦理。
第十六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來信來訪登記、轉辦、催辦、復查、統計、歸檔等項辦理制度。
第十七條 對影響機關工作秩序,攜帶危險品、爆炸品和管制器械,以及患有
傳染病、精神病的信訪人,按《信訪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尹文亮

尹文亮

執業證號:

13707201710599184

山東魯鳶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尹文亮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2016-11-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保健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

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于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7-03-1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時間的決定

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

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

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

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镇康县| 巩义市| 怀来县| 宜宾县| 庆阳市| 随州市| 鸡东县| 新化县| 资兴市| 霸州市| 华池县| 平果县| 海南省| 隆回县| 峨山| 临泉县| 胶南市| 凤庆县| 金阳县| 枣阳市| 清镇市| 荣昌县| 蓝田县| 陕西省| 伊金霍洛旗| 嘉禾县| 温泉县| 陆川县| 通道| 涪陵区| 周宁县| 哈密市| 黄骅市| 象山县| 南昌县| 金坛市| 呼伦贝尔市| 保山市| 镇坪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