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各市(地)分行,各市(地)財政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財政監察專員辦事組:
現將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國庫與財政、征收機關對帳辦法〉的通知》(銀發[1998]15號)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考慮到各單位報表上報的時間不統一,月度和年度對帳時間由人民銀行各市(地)分行會同當地財政、國稅、地稅、財政監察辦事機構共同確定。
附件: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國庫與財政、征收機關對帳辦法》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國庫與財政、征收機關對帳辦法》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稅局、地稅局,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為了規范國庫與財政、稅務等機關之間的對帳行為,確保國庫與財政、征收機關之間的預算收入數字一致,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地反映各級預算收入的執行情況,強化國家預算收入的管理,適應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 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 例》的有關規定,特制定《國庫與財政、征收機關對帳辦法》,現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發現的問題,請及時上報。
附件:國庫與財政、征收機關對帳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辦法適用于各級國庫(含代理文庫)、財政和征收機關。
第二條 各級國庫與同級財政、征收機關,原則上按月、年進行對帳。預算收入較多的地方,可按旬、月、年對帳。
第三條 月度對帳和年度對帳,由財政、稅務等有關對帳單位,在三日內(節假日順延,下同)核對完畢簽章 后返回國庫。有條 件的地方,國庫、財政、征收機關也可進行現場對帳或計算機聯網對帳。
第四條 各級國庫與財政、征收機關的預算收入(包括預算收入退庫,下同)對帳,應按財政部制定的預算收支科目,分級次進行。財政、征收機關統計入庫數字和入庫日期,都以國庫實際收納數額和入庫日期為準。各對帳單位的數字一律統計到角分。
第五條 在對帳中應堅持誰有差錯誰更正的原則。征收部門的差錯,由征收部門逐筆填制“更正通知書”進行更正;國庫的差錯,由國庫填制“更正通知書”進行更正。
國庫不辦理匯總更正以及無正當理由的更正。
第六條 各級國庫應按日與會計部門核對“行庫往來”帳務,確保國庫資金的安全。
第七條 上下級國庫之間的對帳,由上級國庫牽頭進行。微機程序完善的地方,可直接通過微機完成上下級國庫之間的對帳。
第二章 中央預算收入對帳
第八條 中央預算收入的對帳,由中央國庫與財政部及其派駐各地的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以下簡稱專員辦)、國稅部門、海關以及其他征收中央預算收入的部門進行。
第九條 月度對帳。每月終了,支庫應在五日內根據中央預算收入科目登記簿余額編制月度對帳單一式四份,送國稅部門三份,抄送專員辦一份;國稅部門應于三日內核對完畢并簽證蓋章 ,留一份,退回支庫兩份。支庫收到后,留存一份,報上一級國庫一份。核對中如有錯誤,須及時更正。專員辦在開展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的中央預算收入入庫級次、科目等方面的錯誤,也應通知國庫及時進行更正。
每月終了,中心支庫根據各支庫逐日上報的中央預算收入,分別編制中央預算收入月度對帳表,與轄內各支庫進行對帳。
第十條 中心支庫、分庫、總庫直接收納的中央預算收入的月度對帳,比照第九條 的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年度對帳。年度終了后設置十天庫款報解整理期。各國庫經收處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所收款項,必須在庫款報解整理朗內劃轉支庫,支庫列入當年決算。整理期結束后,支庫于十日內根據中央預算收入科目登記簿余額編制年度決算表一式四份,送專員辦和國稅部門各兩份進行核對;專員辦和國稅部門應于三日內核對簽章 完畢,各留一份,退回支庫一份;支庫留存一份,報中心支庫或分庫一份。核對中如發現錯誤,應立即糾正。如不糾正的,專員辦可按照財政部《關于改進中央預算收入對帳辦法的通知》(財監字[1995]87號)規定上報財政部處理。
第十二條 中心支庫、分庫、總庫的年度對帳,比照第十一條 的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國稅部門代征的地方預算收入,由國稅部門與中央國庫比照中央預算收入對帳的辦法進行對帳。
第三章 地方預算收入對帳
第十四條 地方預算收入的對帳由地方國庫與同級地方財政、地稅部門及其他征收地方預算收入的部門進行。
第十五條 月度對帳。每月終了,縣級地方國庫應于五日內根據地稅部門征收的各級地方預算收入科目明細帳或登記簿余額,編制縣(市)級、地(市)級、省(市)
級預算收入月度對帳單各一式四份,送財政、地稅各兩份進行核對;財政和地稅部門于三日內核對完畢并簽章 后,各自留一份并退回支庫一份;支庫留存一份,上報中心支庫或分庫一份。
中心支庫根據縣地方國庫逐日上報的縣(市)級、地(市)級、省級預算收入分別編制地方預算收入月報表,與轄內各支庫進行對帳。
每月終了,縣級地方國庫還應將地稅部門征收的地方稅和國稅部門代征的地方稅并表,編制出完整的縣級、地級、省級預算收入月報表各一式兩份,一份留存,一份給縣級財政部門。
第十六條 中心支庫、分庫直接收納的地方預算收入的月度對帳,比照第十五條 的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年度對帳。比照中央預算收入的年度對帳辦法,由地方國庫與財政、地稅等征收部門進行對帳。
第十八條 地稅部門代征的中央預算收入,由地稅部門與地方國庫比照地方預算收入對帳的辦法進行對帳。
第四章 附則第十九條 本辦法中只明確了國庫與財政、國稅、地稅的月度和年度對帳的辦法,國庫與其他征收機關的對帳比照辦理。
鄉(鎮)國庫的對帳參照上述辦法辦理。
第二十條 已實行國庫與財政、稅務微機橫向聯網地區的對帳辦法,由所在地的省級國庫與財政、稅務部門本著保證國家預算收入完整、準確的原則共同商定。
第二十一條 與國庫對帳的單位不得隨意增減。對帳單位的增加或減少,需經省級國庫、財政、稅務部門同意。
第二十二條 人民銀行各省級分行,各省級專員辦、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可以在本辦法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補充規定,并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二十三條 各級財政機關(含專員辦)對預算收入對帳工作負有組織和監督責任。
財政機關應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組織同級征收機關和國庫召開對帳工作聯席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對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十四條 在對帳過程中,國庫、財政、稅務等部門應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確保國家財政資金安全,維護各級政府和財政的合法利益。對帳中如出現問題,應分清責任,嚴肅處理。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1998年1月1日起執行。
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
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八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育法(2015年修正)
2015-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07年修訂)
200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李東生辭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09-09-10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關于深化傳統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9-04-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
2008-12-30土地調查條例
2008-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07修訂)
200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