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和199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要繼續做好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以下簡稱:兩個確保)工作,積極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解決好當前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健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對兩個確保工作的領導。要繼續把兩個確保作為當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改革和發展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堅持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層層落實目標責任。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兩個確保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切實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對社會保障的資金投入,優先足額安排兩個確保資金,不留缺口,保證專款專用。社會保險基金必須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并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各地要加大對以前擠占挪用的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回力度,對新發生的擠占挪用案件要從嚴處理。
二、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要繼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按照“三三制”原則籌集資金。企業自籌和社會籌集不足的部分,財政要予以保證。對資金確有困難的地區,中央財政將繼續通過專項轉移支付的方式給予一定的支持,但要與地方財政的實際投入及各地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的工作實績掛鉤。各地要將中央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納入地方總體安排,及時調劑社會籌集的資金。要認真貫徹《失業保險條例》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做好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條社會保障線的銜接工作,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時足額發放。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要及時代下崗職工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費。對于在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協議期滿仍未實現再就業的下崗職工,要妥善處理他們的勞動關系,并按規定及時向他們發放失業保險金。要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加強失業保險費的征繳,提高基金的承受能力。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期滿后仍未實現再就業的失業人員,由民政部門按規定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三、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各地要通過加強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調用基金結余、加大省級調劑力度、財政預算補助、社會籌集等措施,保證資金落實到位,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產生新的拖欠。原行業統籌企業漏報拖欠的基本養老金,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核實后,由中央財政予以補發。在中央財政對地方企業歷史拖欠的基本養老金給予補助之后,各地新提出的漏報少報拖欠的基本養老金,由各地負責逐步予以補發。各地要積極推進養老保險社會化服務管理,從現在起,不得再實行基本養老保險費差額繳撥的結算方式,要認真核定企業工資總額,按規定比例全額征繳。到2000年底,80%左右的企業離退休人員要實現基本養老金由社會服務機構發放,其中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中心城市應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要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積極開展企業退休人員由社區管理的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四、大力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各地要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扶持中小企業,把發展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結合起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保證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失業人員再就業可以享受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實現主輔分離、轉崗分流,創辦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安置富余人員。要加強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落實培訓資金,資金投入要與培訓規模和再就業率掛鉤,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培訓的效果,力爭使再就業人數多于新增下崗職工人數。對年齡較大、再就業困難的下崗職工,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靈活的照顧政策。要逐步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將勞動力市場建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資金,加快勞動力市場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建設,逐步形成社會化的就業服務網絡。要建立健全勞動力市場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對職業中介機構的管理,嚴厲查處各種違法違紀行為,規范市場秩序。
五、努力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各地要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積極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重點做好外商投資企業、港澳臺投資企業、集體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事業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工作。對轉制企業職工和分流人員的社會保險關系,要及時予以接續。所有應參加社會保險的單位都要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養老、失業、醫療保險費,對拒繳、瞞報少繳的要依法處理。對企業過去欠繳的社會保險費,要采取法律、行政、輿論監督等措施,加大追繳力度。審計機關要適時組織對重點欠費企業的專項審計。
各地要在繼續鞏固兩個確保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健全獨立于企業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具備條件的大城市,可以根據本地實際,開展建立市場導向就業機制的試點工作。試點地區要按照積極主動、穩妥慎重、確保社會穩定的原則,切實做好制度的銜接和過渡工作,具體實施步驟由地方決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繼續鞏固兩個確保作為今年勞動保障工作的重點,加強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工作,如實反映情況。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及時研究解決。對問題比較集中的地區、行業和企業,要實施重點監控。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及突發事件,要妥善處理并及時報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2013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和2014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12-0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建立國際聚變能組織的協定》、《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聚變能組織特權和豁免協定》的決定
2007-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6-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0-04-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2-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