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的戰略指導思想,落實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適應21世紀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材和勞動者,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開始用5--10年的時間,在中小學(包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下同)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展。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采取積極措施,加快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建設
1、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改革的結合,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要科學規劃,全面推進,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大力加快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工作步伐。
2、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的階段目標是:2001年底前,全國普通高級中學和大中城市的初級中學都要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03年底前,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初級中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05年前,所有的初級中學以及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并爭取盡早在全國90%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
各地要根據上述目標,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規劃,加快開設中小學信息技術必修課的步伐。
3、認真貫徹《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信息技術課程教材目前要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與技術相關的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鼓勵信息技術課程教材多樣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與協調,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和教學安排選用信息技術教材,抓好精品教材的推廣和使用。有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指導編寫適合本地特點的信息技術課程教材,也可以省際聯合編寫。我部將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對信息技術課程教材的評估,并按教材規定管理的規定規范信息技術課程教材的工作。
4、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每一間教室,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中小學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全面提高中小學迎接21世紀挑戰的能力。
二、全面啟動中小學“校校通”工程,為中小學普及信息化技術教育、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奠定基礎
5、“校校通”工程的目標是:用5--10年時間,使全國90%左右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育資源,提高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
具體目標是:2005年前,爭取東部地區縣以上和中西部地區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學都能上網;西部地區及中部邊遠貧困地區的縣和縣以下的中學及鄉鎮中心小學與中國教育衛星寬帶網聯通。2010年前,爭取使全國90%以上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都能上網。不具備條件的少數中小學校也可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育教學資源。
6、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開發建設。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建設要以媒體素材和網絡課程為主要內容,體現素質教育要求。這些資源包括:小學、初中、高中主要學科課程和義務教育階段其他學科的優秀課程資源。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建設,要貫徹統籌規劃、分工合作、鼓勵競爭、資源共享的方針,首先要充分利用已有社會資源,要引入招標競爭機制,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所有的基礎教育資源都要向社會公布,避免重復開發,同時要使實現“校校通”的中小學師生共享,有條件的應向中小學師生免費。
7、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目標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訂本地區本校信息技術教育設備配置標準和實現中小學“校校通”的建設規劃,設備的配備要與未來技術的發展相銜接,建設規劃要與小城鎮的建設、學校布局結構調整和薄弱學校改造相結合,并充分發揮現有信息技術教育設備的作用。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好中小學校園網。鼓勵有條件的城鎮地區,把轄區內若干中小學校作為一個整體,建設三網(計算機網、閉路電視網、廣播網)合一的“城域網”。
三、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8、采取切實措施加強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凡具備條件的師范院校要積極開辦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鼓勵和引導師范類和非師范類院校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各級各類師范院校要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使大部分學生能基本勝任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要求。鼓勵和支持師范院校師生到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進行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咨詢、普及等工作。積極研究探索計算機信息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問題,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水平。
9、大力開展對在職中小學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全員培訓。結合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對全體中小學教師進行一輪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主的培訓;抓緊做好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進行新大綱和新教材的培訓工作。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配備標準,在教學工作量計算、職務聘任和工資待遇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
四、加強領導,多渠道籌措資金,大力推進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工作
10、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普及中小學住處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信息技術教育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大舉措。要加強領導,統籌規劃,認真制定當地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實施規劃,并納入本地區“十五”教育發展規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具體工作由各地基礎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其他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校要明確一位負責同志抓信息技術教育工作。
11、各地要多渠道籌措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資金。要統籌安排中小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設備配置經費;在每年安排教育經費時要充分考慮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經費的需求,并努力做到逐年有所增加;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多種形式籌措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所需經費。
國家將對貧困地區實施“校校通”工程給予支持,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各界以適當的方式參與“校校通”工程的實施,向中小學,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捐贈所需設備和教育教學資源,這些地區也要以多種形式籌措資金用于工程的建設。
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大力支持。中國教育科研網對所有中小學國內上網實行免費。用多種方式包括低息貸款,購買信息技術教育設備。
12、為保證如期實現中小學普及住處技術教育的目標,教育部將把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范圍,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和實施“校校通”工程。各地也要結合當地實際,制訂相應的評估檢查辦法,積極推動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工作。
13、為推動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各地要有計劃地建好一批“示范校”和“實驗區”,使其在當地中小學住處技術教育工作中起到實驗性和示范性作用,促進各地如期或提前實現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7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8-08-29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2008-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其部隊臨時處于對方領土的地位的協定》的決定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旅行社條例
2009-02-20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