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衛(wèi)生廳(局),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
為進一步加強對涉及飲用水衛(wèi)生安全產(chǎn)品評審工作的管理,現(xiàn)將《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安全性評價規(guī)定》、《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wèi)生安全評價規(guī)定》、《飲水處理器衛(wèi)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guī)定》、《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衛(wèi)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guī)定》印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
附件:
1.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安全性評價規(guī)定
2.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wèi)生安全評價規(guī)定
3.飲水處理器衛(wèi)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guī)定
4.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衛(wèi)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guī)定
衛(wèi)生部
一九九八年五月十一日
附件1: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安全性評價規(guī)定
1.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guī)定規(guī)定了飲用水輸配水設備(供水系統(tǒng)的輸配水管、設備、機械部件)和防護材料的衛(wèi)生安全性要求和監(jiān)測檢驗方法。
本規(guī)定適用于與飲用水以及飲用水處理劑直接接觸的物質和產(chǎn)品,這些物質和產(chǎn)品系指用于供水系統(tǒng)的輸配水管、設備、機械部件(如閥門、加氯設備、水處理劑加入器等)以及防護材料(如涂料、內(nèi)襯等)。
2.引用標準
GB5749-85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5750-85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
GB7919-87 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
3.內(nèi)容
3.1 凡與飲用水接觸的輸配水設備和防護材料不得污染水質,管網(wǎng)末梢水水質必須符合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要求。
3.2 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和防護材料必須按附錄A的規(guī)定分別進行浸泡試驗。
3.3 浸泡水需按附件A的方法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必須分別符合表1和表2的規(guī)定。
3.4 浸泡水尚需按附錄B的方法進行下列毒理學試驗。
3.4.1 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LD50不得小于10g/kg體重。
3.4.2 兩項致突變試驗:基因突變試驗和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兩項試驗均需為陰性。
3.5 生產(chǎn)與飲用水接觸的輸配水設備和防護材料所用原料應使用食品級。
4.監(jiān)測檢測方法:見附件A和B
附件A.1飲用水輸配水設備衛(wèi)生標準檢驗方法
本方法適用于與飲用水接觸的設備浸泡水水質的檢驗
1.樣品預處理
1.1 采樣:為盡可能符合應用條件,在浸泡試驗中應使用輸配水管或有關產(chǎn)品的最終產(chǎn)品。當最終產(chǎn)品容積過大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按比例適當縮小。
1.2 預處理:用自來水將試樣清洗干凈,并連續(xù)沖洗30分鐘,然后浸泡水立即浸泡。
1.3 浸泡試驗:
1.3.1 浸泡水制備:
1.3.1.1 試劑:
1.3.1.1.1 純水: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其電導率為<2μS/cm.
1.3.1.1.2 0.025mol/L氯貯備液:取7.3ml試劑級次氯酸鈉(NaClO,50g/L),用純水稀釋至200ml,貯于密閉具塞的棕色瓶中,于20℃避光保存,每周新鮮配制。
注1:測定氯含量:取1.0ml氯貯備液,用水稀釋至1.0L,立即分析總余氯,將此值定為“A".
注2:測定所需的余氯:為了獲得2.0mg/L余氯,需要向浸泡水中加入氯貯備液的量,按下式計算:
V——需加入氯貯備液的體積,ml
B——標準浸泡水的體積,L
A——氯貯備液的濃度,mg/L
1.3.1.1.3 0.04mol/L鈣硬度貯備液:稱取4.44g無水氯化鈣(CaCl2)溶于純水中,稀釋至1.0L,充分混勻,每周新鮮配制。
1.3.1.1.4 0.04mol/L碳酸氫鈉緩沖液:3.36g碳酸氫鈉(NaHCO3)溶于純水中,并用純水稀釋至1L,充分混勻。每周新鮮配制。
1.3.1.2 浸泡水的配制:配制pH為8、硬度為100mg/L、有效氯為2mg/L的浸泡水方法如下:取25mL碳酸氫鈉的緩沖液(1.3.1.1.4)、25mL硬度貯備液(1.3.1.1.3)以及所需的氯貯備液(見1.3.1.1.2),用純水稀釋至1L.按此比例配制實際所需要的浸泡水。
1.3.2 浸泡:
1.3.2.1 浸泡條件:受試產(chǎn)品接觸浸泡水的表面積與浸泡水的容積之比不小于在實際使用條件下最大的比例。對于輸配水管應使用該類產(chǎn)品中直徑最小的。
1.3.2.2 浸泡試驗:
1.3.2.2.1 用試驗用浸泡水充滿受試水管或水箱,不留空隙,兩端用包有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干凈軟木塞或橡皮塞塞緊,在25±5℃避光的條件下浸泡24±1小時。
1.3.2.2.2 對于機械部件,如不能在部件內(nèi)進行浸泡試驗時,可將部件放在玻璃容器中浸泡,條件同上。
1.3.2.2.3 另取相同容積玻璃容器,加滿試驗用浸泡水,在相同條件下放置24±1小時,作空白對照。
1.3.3 浸泡水的收集和保存:浸泡一段時間后,立即將浸泡水放入預先洗凈的樣品瓶內(nèi)。一般收集和分析間隔的時間盡可能縮短。水樣收集和保存方法:按《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GB5750-85)。
2.檢驗方法:按GB5750-85《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
附件A.2與飲用水接觸的防護材料衛(wèi)生標準檢驗方法
本方法適用于與飲用水接觸的防護材料浸泡水水質的檢驗。
1.樣品預處理:
1.1 試樣的制備:
1.1.1 按生產(chǎn)廠提供的使用條件(如涂層厚度、涂后干燥時間等)制備試樣可將涂層涂在玻璃片上,如玻璃片不合適,可根據(jù)生產(chǎn)廠的建議選用。
1.1.2 取70×300mm玻璃片,洗凈烘干。在玻璃片兩面70×120mm面積上,按實際使用厚度涂以涂料。在干燥處自然干燥,制成涂料片。
1.2 預處理:用自來水將試樣涂料片清洗干凈,立即進行浸泡試驗。
1.3 浸泡試驗:
1.3.1 浸泡水制備:同《飲用水輸配水設備衛(wèi)生標準檢驗方法》
1.3.1條。
1.3.2 浸泡條件:試樣的表面積與浸泡水容積比為50cm2/L.如為多層涂料,則將各層涂料分別涂在玻璃片(或根據(jù)生產(chǎn)廠的建議選用)上,同時固定在浸泡水中。每種涂料試樣與浸泡水容積比均按50cm2/L計算。
1.3.3 浸泡:
1.3.3.1 將試驗片未涂防護涂料的部分分別插入放于玻璃容器中的玻璃固定架上,使樣片保持垂直,互不接觸;或者將試驗片懸掛于玻璃容器中。在密閉、避光25±5℃溫度條件下進行浸泡。于浸泡后1、3、5、10、20天和30天收集全部浸泡水,供檢測分析用,觀察溶出污染物濃度的衰減情況,第30天的浸泡水中污染物用于評價是否符合本衛(wèi)生標準的規(guī)定。在收集浸泡水的同時,全部換入新的浸泡水。
1.3.3.2 制備空白對照時,除玻璃片上不涂防護材料外,其他一切試驗條件同1.3.3.1.
1.3.4 浸泡水收集和保存:按GB5750-85《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
2.檢驗方法:
2.1 甲醛按GB5009.69-85《食品罐頭內(nèi)壁環(huán)氧酚涂料衛(wèi)生標準分析方法》游離甲醛測定。
2.2 乙醛、丙烯醛按GB1193489《水源水中乙醛、丙烯醛衛(wèi)生標準檢驗方法氣相色譜法》。
3.其他的方法按GB5750-85《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
附件B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衛(wèi)生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
1.適用范圍
本程序和方法適用于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包括一切與飲用水接觸的設備)和防護材料的衛(wèi)生毒理學評價。當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和防護材料在水中的溶出物質未規(guī)定最大容許濃度時,需按本方法進行毒理學試驗確定其在飲用水中的限值。
2.總要求
2.1 生產(chǎn)者必須提供以下資料:
2.1.1 產(chǎn)品應用條件、應用范圍、理化性質;
2.1.2 配方、生產(chǎn)方法;
2.1.3 配方各成分的化學結構式、雜質成分和含量;
2.1.4 在飲用水浸泡過程中可能溶出的物質及估計濃度。
2.2 生產(chǎn)者必須根據(jù)實際應用情況制備試樣和提供試驗樣品。
3.毒理學評價程序
根據(jù)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和防護材料在水中的溶出物質的濃度,分四個水平進行毒理學試驗,以確定其在水中的最大容許濃度。
3.1 水平I:當溶出物質在水中的濃度<10μg/L時選用。
3.1.1 試驗項目:兩項遺傳毒理學試驗
3.1.1.1 基因突變試驗:Ames試驗
3.1.1.2 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或小鼠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或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任選一項。
3.1.2 結果評價
3.1.2.1 如果上述兩項試驗均為陰性,則可以投入使用。
3.1.2.2 如果上述兩項試驗均為陽性,則該產(chǎn)品不能投入使用或者進行慢性試驗以便進一步評價。
3.1.2.3 如果上述兩項試驗中有一項為陽性,則需選用另外兩項遺傳毒理學試驗作為補充,包括一種基因突變試驗和一種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如果均為陰性,則產(chǎn)品可投入使用,如有一項為陽性,則不能投入使用,或者進行慢性試驗,以便進一步評價。
3.2 水平Ⅱ:當溶出物質在水中濃度等于或大于10μg/L~小于50μg/L時選用。
3.2.1 試驗項目
3.2.1.1 水平Ⅰ試驗。
3.2.1.2 大鼠90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
3.2.2 結果評價
3.2.2.1 對遺傳毒理學試驗結果的評價同水平Ⅰ。
3.2.2.2 通過大鼠90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確定溶出物質在水中的最高容許濃度(安全系數(shù)一般選用1000)。
3.2.2.3 當溶出物質在水中的實際濃度超過最大容許濃度時,不能投入使用。
3.3 水平Ⅲ:當溶出物質在水中濃度等于或大于50μg/L~小于1000μg/L時選用。
3.3.1 試驗項目
3.3.1.1 水平Ⅱ試驗。
3.3.1.2 大鼠致畸試驗。
3.3.2 結果評價
3.3.2.1 對遺傳毒理學試驗結果評價水平同水平Ⅰ。
3.3.2.2 當致畸試驗結果為陽性時該產(chǎn)品不能使用。
3.3.2.3 綜合全部試驗結果,確定溶出物質在水中的最大容許濃度。
3.3.2.4 當溶出物質在水中的實際濃度超過最大容許濃度時,不能投入使用。
3.4 水平Ⅳ:當溶出物質水中濃度>1000μg/L時選用。
3.4.1 試驗項目
3.4.1.1 水平Ⅲ試驗。
3.4.1.2 大鼠慢性毒性試驗。
3.4.2 結果評價
3.4.2.1 當致畸試驗結果為陽性時,不能投入使用。
3.4.2.2 當致癌試驗和遺傳毒理學試驗結果綜合評價,溶出物質有致癌性時,不能投入使用。
3.4.2.3 根據(jù)慢性試驗結果確定溶出物質在水中的最大容許濃度。
3.4.2.4 當溶出物質在水中的實際濃度超過最大容許濃度時,不能投入使用。
4.試驗方法:見GB7919-87《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
附件2: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wèi)生安全評價規(guī)定
1.范圍
本規(guī)定規(guī)定了飲用水化學處理劑的衛(wèi)生安全性要求和監(jiān)測檢驗方法。
本規(guī)定適用于混凝、絮凝、消毒、氧化、pH調(diào)節(jié)、軟化、滅藻、除氟、氟化等用途的飲用水化學處理劑。
2.引用標準
GB5749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5750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
GB7919 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
GB9857 化學試劑氧化鎂
3.有毒物質指標的要求
3.1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帶入飲用水中的有毒物質是《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85)中規(guī)定的物質時,該物質的容許限制不得大于相應規(guī)定限值的10%。本文規(guī)定的有毒物質分為四類。
3.1.1 金屬:砷、硒、汞、鎘、鉻、鉛、銀。
3.1.2 無機物:取決于產(chǎn)品的原料、配方和生產(chǎn)工藝。
3.1.3 有機物:取決于產(chǎn)品的原料、配方和生產(chǎn)工藝。
3.1.4 放射性物質:直接采用礦物為原料的產(chǎn)品應測定總α放射性和總β放射性。
3.2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帶入飲用水中的有毒物質在《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85)中未做規(guī)定時,可參考地面水衛(wèi)生標準及國外相關標準判定,其容許限制不得大于相應限值的10%。
3.3 如果飲用水化學處理劑帶入飲用水中的有毒物質無依據(jù)可確定容許限值時,必須按附錄B確定該物質在飲用水中最高容許濃度,其容許限值不得大于該容許濃度的10%。
4.監(jiān)測檢驗方法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的樣品采集和配制見附件A
本文規(guī)定的監(jiān)測檢驗方法見《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GB5750-85)
附件A飲用水化學處理劑的樣品采集和配制
A1.樣品的采集和保存
A1.1 樣品采集:根據(jù)下述要求,在生產(chǎn)部門、銷售部門或使用單位采得具有代表性的產(chǎn)品樣品。樣品不得從破損或泄漏的包裝中采集。
A1.1.1 液體樣品的采集
A1.1.1.1 批量樣品的采集:在批量產(chǎn)品的儲存容器中,于不同深度、不同部分,分別采集每份約100ml的五份獨立樣品,將五份樣品充分混合成約500ml的混合樣品。
A1.1.1.2 包裝樣品的采集:在沒有批量貯存的情況下,可從一批包裝中采集一個混合樣品。采集數(shù)量約為該包裝的5%,最少為5個,最多為15個。如果包裝少于5個,則采樣方法與批量產(chǎn)品的儲存器中的采集方法相同(見A1.1.1.1)。
A1.1.1.3 分析和保存用樣品的儲存:將A1.1.1.1和A1.1.1.2所述方法采集的混合樣品,分別分裝在3個約160ml隔絕空氣、防潮的玻璃容器或適宜的容器中。每個樣品的容器上應標明產(chǎn)品名稱、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地、批號、樣品包裝類型、采集日期及采集負責人。
其中一份樣品用于分析,另二份樣品以備重新檢驗(如果需要)。保存期為一年。
A1.1.2 固體樣品的采集
A1.1.2.1 批量樣品的采集:在批量產(chǎn)品的儲存器中,于不同深度、不同部分,分別采取每份約100g的五份樣品,將這五份樣品充分混合成約500g的混合樣品。
A1.1.2.2 包裝樣品的采集:可從一批包裝中采得一個混合樣品,采集的數(shù)量為該包裝中的5%,最少為5個,最多為15個。如果包裝少于5個,則采樣方法與批量儲存器中的采集方法相同(見A1.1.2.1)。
A1.1.2.3 分析和保存用樣品的儲存:將A1.1.2.1和A1.1.2.2所述方法采集的混合樣品,分別分裝在3個隔絕空氣、防潮的玻璃容器或適宜的容器中。每份約160g左右。每個樣品的容器上應標明產(chǎn)品名稱、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地、批號、樣品包裝類型、采集日期以及采集負責人。
其中一份樣品用于分析,另二份樣品以備重新檢驗(如果需要)。保存期為一年。
A1.1.3 氣體樣品的采集和儲存
用適當?shù)臍怏w采樣管采得一個有代表性的樣品。樣品的采集應遵照生產(chǎn)廠家的詳細說明和安全措施。每個樣品容器上應標明產(chǎn)品名稱、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地、批號、采集日期以及采集負責人。
A2.樣品的配制
樣品的配制根據(jù)其理化性質和測定項目而異,但必須采取相應的質量保證程序和安全防護措施。
A2.1 試劑空白和實驗用水:按照測定樣品同樣方法測得試劑空白。所有實驗用水均為純水。
A2.2 樣品的配制方法
A2.2.1 本法適用于以下產(chǎn)品:硫酸銅、次氯酸鈣等。
稱取10倍于評價劑量的樣品(參照表A1)于400ml燒杯中,以200ml純水溶解,在通風櫥中以硝酸[ρ20=1.42g/m1]酸化至pH<2,將溶液移至250ml的容量瓶中,用純水定容。按下式計算稱樣量。
式中m——稱樣量,mg
ρ——產(chǎn)品建議的評價劑量,mg/L
10——倍數(shù)因子
0.250——樣品定容的體積,L
將定容的溶液分為兩份,一份約125ml于棕色玻璃瓶中,用于測定汞(如果需要)。另一份約125ml于聚乙烯瓶中,供其他項目測定。
A2.2.2 本法適用于以下產(chǎn)品:氟化鈉、高錳酸鉀、次氯酸鈉、碳酸鈉、氟硅酸鈉、氫氧化鈉等。
參考A2.2.1用鹽酸[ρ20=1.18g/m1]代替硝酸酸化至pH<2.加鹽酸羥胺至溶液清澈。配制次氯酸鈉溶液時,不加鹽酸羥胺,但加KI作為穩(wěn)定劑,加到顯深稻草色為止。
A2.2.3 本法適用于以下產(chǎn)品:氧化鈣、氫氧化鈣、氧化鎂等。
首先將樣品粉碎并通過100目篩,然后稱取2倍于評價劑量的樣品(參照表A1)于200ml燒杯中,用少量純水潤濕,在攪拌下,緩緩滴加硝酸溶液(1+4),至樣品完全溶解,調(diào)節(jié)pH為1.8~2.0,保持5分鐘。全部轉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1+20)定容。按下式計算稱樣量。
式中m——稱樣量,mg
ρ——產(chǎn)品建議的評價劑量,mg/L
2——倍數(shù)因子
1.000——樣品定容的體積,L
將定容的溶液分作以下測定:一份約125ml于含硝酸的棕色玻璃瓶中,用于測定汞(如果需要)。約125ml于含硝酸的聚乙烯瓶中,用于測定金屬;125ml于聚乙烯瓶中,供氟化物測定;500ml于聚乙烯瓶中,供放射性核素測定(如需要)。
A2.2.4 本法適用于以下產(chǎn)品:硫酸、鹽酸等
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0ml純水,緩慢加入5ml樣品、并不斷震蕩,用純水定容。定容的溶液分為兩份,一份約125ml于棕色玻璃瓶中,用于測汞(如果需要),另一份約125ml于聚乙烯瓶中,供其他項目測定。
A2.2.5本法適用于碳酸鈣
稱取碳酸鈣(CaCO3)156g于500ml錐形瓶中,加入250ml純水,用塑料膜捆嚴瓶口,充分搖動后,置于23±5℃恒溫箱中24小時,然后倒掉水液。另加250ml純水,搖動,放入恒溫箱24小時。重復以上步驟,直到第三次24小時放置時間后,用定量快速濾紙過濾,收集濾液。取125ml于棕色玻璃瓶中,測汞:另125ml于聚乙烯瓶中,測定金屬。
A2.2.6 本法適用于以下產(chǎn)品:硫酸鐵、聚合氯化鋁等
稱取10倍于評價劑量的樣品(參照表A1),用約800ml純水溶解后,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吸取等分試樣溶液于250ml燒杯中,加純水至100ml.小心加入2ml過氧化氫[ω(H2O2)=30%]和1ml硝酸[ρ20=1.42g/ml],放在95℃水浴上加熱1小時,使體積降到50ml以下。冷至室溫,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純水定容。然后,吸取適當部分,測定有毒金屬。
A2.2.7 本法適用于以下產(chǎn)品:氯氣等
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240ml純水后,將容量瓶、塞子和所裝的水一起稱量。在通風良好的通風櫥中,向未蓋塞子的容量瓶的水中通入氣體至所需重量。其所需重量按下式計算:
式中m——通入氣體重量,mg
ρ——產(chǎn)品建議的評價劑量,mg/L
100——倍數(shù)因子
0.250——樣品定容的體積,L
然后用純水定容,蓋好瓶塞,并緩慢地倒置容量瓶三次,立即進行測定。
A2.2.8 本法適用于聚丙烯酰胺類
稱取5.0g樣品于125ml棕色玻璃瓶中,加入50ml甲醇水溶液[φ(CH3OH)=80%]稀釋,于振動器上振動3小時。分析前,應使固體物和細粒充分沉降。用氣相色譜法測定特定污染物。
A2.3 計算
A2.3.1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中有毒物質的含量:按式(1)計算樣品中有毒物質的含量。
式中ρ1——樣品中有毒物質的含量,μg/g
m1——從標準曲線上查得樣品溶液中的含量,μg
V1——測定用樣品溶液的體積,ml
V2——樣品配制溶液的體積,ml
m——稱取樣品量,g
A2.3.2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中有毒物質被帶入飲用水中的含量:按式(2)將樣品中有毒物質含量換算為飲用水中的濃度。
式中ρ——有毒物質被帶入飲用水中的濃度,μg/L
ρ1——樣品中有毒物質的含量,μg/g
ρ2——飲用水化學處理劑建議的評價劑量,mg/L
附件B飲用水化學處理劑毒理學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
B1.范圍
本程序和方法適用于飲用水化學處理劑毒理學安全性評價。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帶入飲用水中的有毒物質凡在《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和有關衛(wèi)生標準中未作規(guī)定,需通過本程序和方法確定該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最高容許濃度。
B2.總要求
B2.1 申請者應提供有關產(chǎn)品的下述資料
B2.1.1 產(chǎn)品的用途,應用條件,實際使用的計量范圍和最大投加量;
B2.1.2 產(chǎn)品的原料配方、生產(chǎn)工藝;
B2.1.3 產(chǎn)品及其組分的化學結構式和理化特性;
B2.1.4 產(chǎn)品可能帶入飲用水中的物質及估計濃度。
B2.2 用于毒理學評價的物質可包括最終產(chǎn)品,產(chǎn)品組分,雜質或其他的衍生物。
B3.毒理學評價程序
根據(jù)附錄A中計算出的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濃度確定毒理學評價的水平。毒理學評價共分四級水平,各級程序如下:
B3.1 水平I: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濃度小于10μg/L.
B3.1.1 毒理學實驗:包括以下遺傳毒性試驗各一項:基因突變試驗(Ames試驗)和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和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
B3.1.2 結果評定
B3.1.2.1 如果上述兩項試驗均為陰性,則該產(chǎn)品可投入使用。
B3.1.2.2 如果上述兩項試驗均為陽性,則該產(chǎn)品不能投入使用或者進行慢性(致癌)試驗,以便進一步評價。
B3.1.2.3 如果上述兩項試驗中有一項為陽性,則需選用另外兩項遺傳毒理學試驗作為補充研究。如果兩項均為陰性,則該產(chǎn)品可投入使用,如有一項為陽性,則不能投入使用,或者進行致癌試驗,以便進一步評價。
B3.2 水平Ⅱ: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濃度等于或大于10μg/L~小于50μg/L之間。
B3.2.1 毒理學試驗包括水平I全部試驗和大鼠90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
B3.2.2 結果評定。
B3.2.2.1 對水平Ⅱ中遺傳毒理學試驗的評價同水平I.
B3.2.2.2 通過大鼠90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確定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最高容許濃度(根據(jù)閾下劑量,安全系數(shù)可選用1000)。
B3.3 水平Ⅲ: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濃度等于或大于50μg/L~小于1000μg/L.
B3.3.1 毒理學試驗包括水平Ⅱ全部試驗和大鼠致畸試驗。
B3.3.2 結果評定
B3.3.2.1 對水平Ⅲ中遺傳毒理學試驗的評價同水平I.
B3.3.2.2 通過大鼠90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和大鼠致畸試驗,確定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最高容許濃度(大鼠90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根據(jù)閾下劑量,安全系數(shù)可選用1000;致畸試驗:根據(jù)閾下劑量,安全系數(shù)可選用范圍100~1000)。
B3.4 水平Ⅳ: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濃度等于或大于1000μg/L.
B3.4.1 毒理學試驗包括水平Ⅲ全部試驗和慢性毒性試驗。
B3.4.2 結果評定
B3.4.2.1 對水平Ⅳ中遺傳毒理學試驗的評價同水平Ⅰ
B3.4.2.2 通過大鼠90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大鼠致畸試驗和慢性毒性試驗,確定有毒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最高容許濃度(慢性毒性試驗:根據(jù)閾下劑量,安全系數(shù)可選用100)。
B4.毒理學試驗方法按照GB7919-87《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進行。
附件3:飲水處理器衛(wèi)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guī)定
1.范圍
本規(guī)定適用于國產(chǎn)和進口的以市政自來水為水源的家庭和集團用飲水處理器。生產(chǎn)純凈水的飲水處理器另作規(guī)定。
2.引用標準
GB574985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5750-85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
GB8537-1995 飲用天然礦泉水
GB8538/T1995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
CJ303293 活性炭凈水器
QB1979-94 人工礦泉水器
3.定義
飲水處理器:以市政自來水為進水,經(jīng)過進一步處理,旨在改善飲水水質,降低水中有害物質,或增加水中某種對人體有益成分為目的的飲水處理裝置。
4.飲水處理器與飲水接觸材料的衛(wèi)生要求
4.1 飲水處理器所用材料必須嚴格按照本規(guī)定要求進行檢驗和鑒定,符合要求的產(chǎn)品方可使用。
4.2 用于組裝飲水處理器和直接與飲水接觸的成型部件及過濾材料,必須具有食品級證明或衛(wèi)生安全評價資料,否則必須進行浸泡試驗。
4.3 浸泡試驗步驟和評價方法按照《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規(guī)定》進行,按說明書要求用純水沖洗待測樣品,然后用純水于室溫浸泡24小時,測定浸泡水。
5.飲水處理器的衛(wèi)生安全性試驗
5.1 凈水器
5.1.1 感官性狀要求(見表1)
5.1.2 一般化學指標要求(見表2)
5.1.3 微生物指標要求(見表3)
5.1.4 其他指標若凈水器內(nèi)含有載銀活性碳、碘樹脂等消毒部分,則要求有相關的其他指標(見表4)。
5.2 礦化水器
5.2.1 感官性狀、一般化學指標以及微生物指標要求分別同5.1.1,5.1.2,5.1.3.
5.2.2 毒理學指標的要求(見表5)
5.2.3 放射性指標(見表6)
5.2.4 申請的礦化項目的溶出濃度不得大于《飲用天然礦泉水》(GB8537-1995)規(guī)定的限量值。
6.功能試驗
6.1 飲水處理器的出水中微生物均應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要求。
6.2 一般凈水器
6.2.1 以活性炭為主要過濾材料的,在額定產(chǎn)水量達到前,應保持申報的流速并在任一次檢測中,耗氧量的去除率須≥25%,感官指標有明顯改善。
6.2.2 膜過濾、分子篩、陶瓷等過濾器,在額定產(chǎn)水總量內(nèi)應保持申報的流速并須達到申報的去除效果。
6.3 特殊凈水器(除氟、除砷、軟化水器)在額定產(chǎn)水總量內(nèi)應保持申報的流速并須達到申報的去除效果。
6.4 如飲水處理器中含有載銀活性碳、碘樹脂等消毒部件,則通過飲水處理器的出水中,在額定產(chǎn)水總量范圍內(nèi)的任何階段,銀的濃度應符合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規(guī)定;碘的濃度不應使水帶有異味。
6.5 礦化水器
在額定產(chǎn)生總量內(nèi),礦化水器出水中的礦物質濃度有一項以上須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GB85371995)的界限值。
6.6多種單元或過濾材料組合的水處理器
當水處理器中含有多種單元或過濾材料,則功能試驗應為各部分功能的和。
7.檢驗方法
按GB5750-85《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GB5750-85)和《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GB8538/T-1995)的方法進行檢驗。
附件4: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衛(wèi)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guī)定
1.范圍
本規(guī)定規(guī)定了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的凈化處理效率和出水水質要求。本規(guī)定適用于以市政自來水為水源的家庭和集團反滲透飲水處理。其它各類生產(chǎn)純凈水的飲水處理裝置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2.引用標準
GB5749-85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5750-85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檢驗方法
ANSI/NSF58-1996 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 美國國家標準/全國衛(wèi)生基金委員會國際標準
DB11/063-96 飲用純凈水類北京市地方標準1996年
3.凈化處理效率
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的凈化處理效率應符合以下要求。
3.1 一般指標和無機物質在應用壓力下的凈化效率應符合表1要求。
3.2 揮發(fā)性有機物的凈化效率應符合表2要求。
3.3 市政自來水為水源,通過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的出水應符合表3要求。
除上表所列指標外,其它項目均不得超過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所列的限值。
4.檢驗方法
按照GB5750-85《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5.質量檢驗
5.1 衛(wèi)生安全性檢驗:將待檢樣品按說明書要求用純水沖洗,然后用純水于室溫浸泡24小時,測定浸泡水。浸泡水與原有純水比較不得超過表3所列限值。
5.2 按表1和表2所列每類型配制人工溶液,在申請產(chǎn)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應用壓力下通過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測定水中濃度,要求去除效率達到表1和表2要求。
5.3 將市政自來水為水源在應用壓力下通過處理裝置,出水應符合表3所列限值要求。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
2012-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失效]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guī)定
1992-09-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guī)劃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ǎn)品質量法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chǎn)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xié)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民用核安全設備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內(nèi)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機構節(jié)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chǎn)權保護與執(zhí)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yè)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融資性擔保業(yè)務監(jiān)管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9-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
2009-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chǎn)發(fā)展的意見
2007-09-22國務院關于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200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