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近來,各地就加強貨物運輸業稅收征收管理提出一些問題,要求總局進一步給予明確。經研究,現明確如下:
一、除自開票納稅人以外的其他提供貨物運輸勞務的單位和個人,不論其是否有工商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和車輛道路運輸證、船舶營業運輸復印件,均可辦理稅務登記。憑稅和登記和自備或承包、承租的車船等運輸工具的證明辦理代開票納稅人認定手續。
因有中國郵政專用標志的郵政運輸車輛不需要由交通部門核發車輛道路運輸證(或稱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下同),因此在對郵政部門認定自開票納稅人時對有中國郵政專用標志的郵政運輸車輛不需要車輛道路運輸證。
二、對跨省、市、縣(區)設立非獨立核算分支機構提供貨物運輸勞務的單位,可憑總機構出具的車輛道路運輸證、船舶營業運輸證復印件辦理自開票納稅人或代開票納稅人的認定工作。
三、地方稅務局可按法律法規的規定向提供貨物運輸勞務的單位和個人收取稅務登記證工本費和發票工本費。
凡向提供貨物運輸勞務的單位和個人收取認定證書和年審合格標志工本費的,由省級地方稅務局按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部門報批。
四、按照《貨物運輸業營業稅征收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對代開票納稅人實行定期定額征收辦法。為避免在代開票時按票征稅發生重復征稅,對代開票納稅人可采取以下征收方法:
(一)在代開票時按開具的貨物運輸業發票注明的運費和其他價外收費征收營業稅、所得稅及附加。其營業稅及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按3.3%的征收率征收。其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率,由國家稅務總局另行通知。
在代開票時按開具的貨物運輸業發票注明的運費和其他價外收費征收營業稅、所得稅及附加應當為營業稅及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的征收率(即3.3%的征收率)和省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聯合確定的所得稅征收率。
省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聯合確定的所得稅征收率不得低于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所得稅征收率標準。
(二)對代開票納稅人按月或按季結算,代開票納稅人在繳納定額稅款時,地方稅務局應按其在代開票時取得的稅收完稅憑證為依據,如完稅憑證上注明的稅款大于定額的,以開票時繳納的稅款為準,不再征收定額的稅款;如完稅憑證上注明的稅款小于定額的,則補繳定額與完稅憑證上注明的稅款差額部分。
(三)對代開票納稅人采取按月還是按季結算,由省級地方稅務局確定。
五、地方稅務局代開貨運發票時,應加蓋代開票地方稅務局發票專用章,專用章要有代開票地方稅務局名稱和地方稅務局代碼。
中介機構代開票,要加蓋中介機構開票人專章(式樣附后)。
地方稅務局發票專用章和式樣、規格國家稅務總局不作統一規定,由省級地方稅務局制定。
六、地方稅務局應將地方稅務局、自開票納稅人和中介機構開具的所有貨物運輸業發票負責匯總,并按省級地方稅務局確定的級次送國家稅務局,國家稅務局應按有關規定將電子信息逐級上報國家稅務總局。
地方稅務局、自開票納稅人和中介機構填寫貨物運輸業發票清單應當包括其開具的所有貨物運輸業發票,而不僅是開具給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貨物運輸業發票部分。
七、對2002年以后新辦的貨物運輸單位的所得稅,由代開票單位在代開貨物運輸業發票時統一代征,由地方稅務局統一入庫。
八、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稅務機關認定為自開票納稅人的聯運單位和物流單位開具的貨物運輸業發票準予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九、準予抵扣的貨物運費金額是指自開票納稅人和代開票單位為代開票納稅人開具的貨票上注明的運費、建設基金和現行規定允許抵扣的其他貨物運輸費用,裝卸費、保險費和其他雜費不予抵扣。貨運發票應當分別注明運費和雜費,對未分別注明,而合并注明為運雜費的不予抵扣。
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貨物運輸業發票,可以在自發票開具日90天后的第一個納稅申報期結束以前申報抵扣。
十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03年12月31日以前開具的貨物運輸業發票,在填報《增值稅運輸發票抵扣清單》時暫不填寫“運輸單位主管地方稅務局名稱”和“運輸單位主管稅務局代碼”欄。取得2004年1月1日后開具的貨物運輸業發票,必須按照《增值稅運輸發票抵扣清單》的要求填寫全部內容。
十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當期沒有貨物運輸業發票申報抵扣的,可不報送《增值稅運輸發票抵扣清單》。
十三、抵扣清單信息采集軟件“發票號碼”字段寬度為10位。貨物運輸業發票號碼長于10位的,在全國貨物運輸業發票統一式樣之前,暫只采集其最后10位。
十四、貨物運輸業發票匯總軟件主要用于實現各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進行采集數據的匯總導出和對導入文件的可靠性檢驗兩個功能。為了滿足各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的業務操作要求,提供如下解決方法:
(一)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采集住處的準確性通過與原CTAIS或各省征管軟件進行“一窗式”比對來實現。具體方法是:納稅申報數據的核查通過采集數據與增值稅申報附表2中7%抵扣項進行“一窗式”表間比對來完成。該功能由征管軟件讀取采集信息并進行審核,在審核無誤后計算匯總數據與附表2中7%抵扣項進行比對。比對無誤后才能進行數據的匯總。國家稅務總局現已基本完成原CTAIS軟件的接口和納稅人采集數據檢查軟件,并已在國家稅務總局技術支持網站(139.9.1.248)上發布。
對于使用自行開發的征管軟件進行貨物運輸業發票數據處理的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提供接口數據標準,已放在國家稅務總局技術支持網站(130.9.1.248)
上。各單位可自行修改其征管軟件,滿足“一窗式”比對要求。
(二)對于營業稅納稅人采集信息的準確性,是通過提供納稅人采集數據檢查軟件,檢查數據項的采集是否滿足要求,顯示納稅人基本住處及發票匯總清單的金額合計和數量合計,以方便使用。該軟件現已在國家稅務總局技術支持網站(130.9.1.248)上發布。
(三)對于采集匯總信息的查詢、統計等數據挖掘要求,將在省級國家稅務局數據入庫后,使用數據庫軟件的數據處理能力來實現。即在數據稽核軟件中使用瀏覽器平臺提供數據共享、多維查詢、統計報表等功能。
十五、國家稅務總局領導要求:“貨運業納稅人認定工作,爭取在今年十一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從當前全國情況看,有的地區認定工作已基本結束,有的地區還在加速認定工作中,各地工作進度不平衡,總局要求各地對貨運業納稅人認定工作應當于今年12月29日前結束。凡在此前不能完成的,應當由省級地方稅務局局長或分管副局長于12月30日到總局專題匯報原因。
十六、本通知自2003年12月1日起執行,凡與本通知有抵觸的,一律以本通知為準。
特此通知,請遵照執行。
附件(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三號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0-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