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漢中民終字第98號
上訴人(一審被告)陜西漢拍*賣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公司)。
法定代表人關*民,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冉*海,陜西漢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洋縣供銷合作社貿易中心(簡稱貿易中心)。
法定代表人曹*發,經理。
委托代理人左*強,男,生于1956年10月12日,漢族,系洋縣供銷社貿易中心副經理。
委托代理人余*忠,漢中市司法局148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第三人張*忠,男,生于1958年7月10日,漢族,陜西省洋縣人,住洋縣洋洲鎮西大街69號,個體醫生。
上訴人漢*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貿易中心及原審第三人張*忠委托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洋縣人民法院(2006)洋民初字第1044號民事判決,上訴至本院。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之法人代表關*民及委托代理人冉*海、被上訴人之法人代表曹*發及委托代理人左*強和余*忠、原審第三人張*忠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05年11月1日原告洋縣供銷合作社貿易中心與被告陜西漢拍*賣中心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洋縣拍賣行,在原告處簽訂了委托拍賣合同,對原告位于洋縣南環路倉庫8間兩層半磚混結構宿辦樓依法向社會公開拍賣。2005年11月25日,被告注冊拍賣師關*民在洋*德裕園酒店主持拍賣會,拍賣原告所委托的房產。參與竟拍的有時恒道、童*貴、任*林和第三人張*忠,拍賣會竟價以18萬元人民幣開始竟價,到第六輪,參與竟價的只剩下持68號牌的張*忠和持12號牌的時恒道,23.4萬元是持68號牌的張*忠應價的,拍賣師在連喊23.4萬元第二聲后,時恒道即舉出12號竟價牌,表示加價1000元即23.5萬元,拍賣師關*民在沒有看清12號牌的情況下,邊喊第三聲23.4萬元邊敲了槌,引起參與竟拍的時恒道不滿,與拍賣師發生爭執,折斷拍賣槌,民警到場制止了事態,當場未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拍賣會不了了之。隨后被告向洋縣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依法確認23.4萬元竟買有效并賠償相關損失,法院審理后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拍賣成交,買受人和拍賣人應當簽署成交確認書,本案尚未簽署成交確認書,拍賣程序尚未進行終了,被告請求確認尚未終了的拍賣行為的拍賣效力,不予支持,駁回被告該項訴訟請求。宣判后,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2006年7月28日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06)漢中民通字第369號通知:你公司本次上訴超過了法律規定的十五日的上訴期限,原洋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06)洋民初字第018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被告在上訴期間,與第三人補簽了《拍賣成交確認書》和《房產轉讓合同書》,并收取第三人房價款225700元。2006年5月16日被告給原告通知,要求原告向第三人移交標的物并協助辦理標的物產權過戶手續。同年9月12日,原告給被告提出三點意見,對被告上述做法認為不合法,是無效的,應該撤銷糾正;請被告及時協商重新拍賣事宜;鑒于洋縣拍賣行已撤銷,應解除委托合同。9月20日被告給原告復函,不同意解除委托合同,等報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法律咨詢之后再協商解決,隨后原告向本院起訴,請求依法解除2005年11月1日雙方簽訂的《委托合同》,確認被告與第三人補簽的《拍賣成交確認書》無效。同時查明,陜西漢拍*賣中心有限公司洋縣拍賣行已于2006年撤銷。
原審法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拍賣活動應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原、被告在簽訂委托合同后,已履行了部分義務,但是,被告在履行合同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規定,竟買人的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者以其他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后,拍賣成交。在拍賣成交后,買受人和拍賣人應當簽署成交確認書。同時被告也違背了《拍賣規定》第十一條之規定:拍賣成交后,買受人必須當場簽署《拍賣成交確認書》,被告未按拍賣法及拍賣規則規定的程序進行拍賣,也沒有按照委托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在拍賣會后近半年才與第三人補簽了《拍賣成交確認書》,其行為顯屬無效。由于被告違約遲延履行合同,致使原告委托拍賣的房產長期擱置,不能實現委托拍賣合同的目的,原告依法提出要求解除合同,本院應予支持。另外,洋縣拍賣行隸屬于被告,不是法人主體,應由被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四)項、第四百一十條及拍賣規則之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陜西漢拍*賣中心有限公司與第三人張*忠簽署的《拍賣成交確認書無效》。二、原告洋縣供銷合作社貿易中心與被告陜西漢拍*賣中心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洋縣拍賣行簽訂的委托拍賣合同終止履行。一審宣判后,被告漢*公司不服,上訴至本院。
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及請求:1、一審認定事實有誤,一審認定“拍賣師在連喊23.4萬元第二聲后,時恒道即舉出12號竟價牌,表示加價1000元即23.5萬元,拍賣師關*民在沒有看清12號牌的情況下,邊喊第三聲23.4萬元邊鼓了槌”不符合客觀事實,拍賣報價到23.4萬元時,是持68號牌的張*忠舉牌應價的,之后拍賣師又報價23.5萬元,持68號牌的張*忠與持12號牌的時恒道都沒有舉牌應價,報價又回到23.4萬元,拍賣師連報兩聲23.4萬元均沒有人舉牌,在報第三聲23.4萬元后,持12號牌的時恒道才舉牌,而此時拍賣師確認23.4萬元的槌聲已經響了。2、上訴人一直未接到[2006]洋民初字第018號民事判決書,2006年5月12日上訴人趕往洋縣法院才要了該判決書一份,該判決認為沒有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拍賣程序尚未終了,法院無法律依據確認其拍賣效力而沒有支持上訴人在該案的訴訟請求。上訴人應買受人的要求,與買受人補簽了《拍賣成交確認書》后才對該案提起上訴。3、上訴人已經履行了《委托拍賣合同》的全部義務,而被上訴人拒絕履行合同義務,不向買受人移交拍賣成交標的,反而要求解除《委托拍賣合同》,其做法違背了《合同法》的公平原則。4、[2006]洋民初字第018號民事判決書未對拍賣結果認定,經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商議,被上訴人同意,待拍賣行業的權威機構對拍賣結果作出結論后,再確定拍賣成交標的移交時間。上訴請求:依法撤銷原審判決,作出公正判決。
被上訴人辯稱:1、上訴人在上訴狀中稱“原審認定事實有誤”純屬上訴人為達到自己的訴訟目的和單方利益的杜撰行為,與本案的客觀事實完全背離。2、洋縣法院(2006)洋民初字第018號民事判決書確認上訴人與張*忠補簽的《拍賣成交確認書》是被答辯人的自認行為,洋縣法院已給上訴人送達了[2006]洋民初字第018號民事判決書。3、被答辯人沒有完全履行雙方所簽訂的《委托拍賣合同》約定的全部義務,且過錯全在上訴人,體現在:首先,上訴人在履行部分拍賣程序性義務時嚴重違法違規操作,其行為違反《拍賣法》第4條“拍賣活動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和《拍賣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4條“拍賣企業舉辦拍賣活動,應當于拍賣日前七天內到拍賣活動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備案”以及第6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實施拍賣現場監管”之規定的程序;其次,上訴人將委托拍賣的房產拍賣給次高竟價者的行為違反了《拍賣法》第3條關于拍賣的原則性規定,損害了答辯人的合法權益;其三,雙方簽訂的是委托合同,根據《合同法》第410條之規定,委托人(答辯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由于以上原因,使委托拍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答辯人依據《合同法》第94條第一款第(4)項和第410條之規定,請求解除合同是合理合法的。綜上,一審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請求二審依法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際土木工程招投標
2020-06-19股票承銷協議
2020-06-19浙江省汽車買賣合同
2020-06-22租賃合同(中英文)
2020-06-2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8)
2020-06-23網絡整合營銷服務協議
2020-06-24施工安全協議書(標準版)
2020-06-24測繪合同1
2020-06-24有限合伙企業合伙協議
2020-06-24產品生產合作協議書
2020-06-24工業園區 招商引資項目合同書
2020-06-28代理軟件銷售協議
2020-06-29股份融資協議
2020-06-29建筑、景觀工程設計合同
2020-06-29股權轉讓協議
2020-06-29土地承包合同
2020-06-29標志牌制作安裝合同
2020-06-29設 計 服 務 合 同
2020-06-29技術開發合同(2)
2020-06-29商品房買賣合同說明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