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職罪]濫用職權罪
一、概念及其構成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或者不版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濫用職權,是指不法行使職務上的權限的行為,即就形式上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般職務權限的事項,以不當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實施違反職務行為宗旨的活動。首先,濫用職權應是濫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一般職務權限,如果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與其一般的職務權限沒有任何關系,則不展于濫用職權。其次,行為人或者是以不當目的實施職務行為或者是以不法方法實施職務行為;在出于不當目的實施職務行為的情況下,即使從行為的方法上看沒有超越職權,也屬于濫用職權。最后,濫用職權的行為違反了職務行為的宗旨,或者說與其職務行為的宗旨相悖。濫用職權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超越職權,擅自決定或處理沒有具體決定、處理權限的事項;二是玩弄職權,隨心所欲地對事項作出決定或者處理;三是故意不履行應當履行的職責,或者說任意放棄職責;四是以權謀私、假公濟私,不正確地履行職責。
濫用職權的行為,必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時,才構成犯罪。所謂重大損失,是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物質性損失和非物質性損失。物質性損失一般是指人身傷亡和公私財物的重大損失,是確認濫用職權犯罪行為的重要依據;非物質性損失是指嚴重損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和聲譽等。認定是否重大損失,應根據司法實踐和有關規定,對所造成的物質性和非物質性損失的實際情況,并按直接責任人員的職權范圍全面分析,以確定應承擔責任的大小。
根據l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的;
(3)造成有關公司、企業等單位停產、嚴重虧損、破產的;
(4)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5)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6)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錯綜復雜,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原因;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領導者的責任,也有直接責任人員的過失行為。構成本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行為。否則,一般不構成濫用職權罪,而是屬于一般工作上的錯誤問題的,應由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和各級司法機關,因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中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濫用職權的行為會發生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從司法實踐來看,對危害結果持間接故意的情況比較多見。至于行為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濫用職權,還是為了他人利益濫用職權,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二、認定
(一)根據本條規定,成立濫用職權罪,首先必須有濫用職權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沒有濫用職權,完全是在具體的職權范圍內處理事項,則不能認定為濫用職權罪。但另一方面,不能為了給行為人開脫罪責,而擴大行為人的具體的職權范圍;也不能以屬于官僚主義為由開脫行為人的罪責,官僚主義不是法律用語,但官僚主義行為中包括了濫用職權的行為,因而包括了犯罪行為。成立濫用職權罪,其次要求行為造成重大損失,對于沒有造成重大損失的濫用職權行為,不能認定為濫用職權罪。但另一方面,對作為本罪構成要件的“重大損失”,不能單純理解為有形的損失,而應包括無形的損失。
(二)本條關于濫用職權罪的規定屬于普通法條,此外,本法還規定了其他一些特殊的濫用職權的犯罪即特別法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的行為觸犯特別法條時,也可能同時觸犯本條的普通法條。在這種情況下,應按照特別法條優于普通法條的原則認定犯罪,即認定為特別法條規定的犯罪,而不認定為本罪。例如,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森林法的規定,超過批準的年采伐限額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或者違反規定濫發林木采伐許可證,情節嚴重,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行為,是濫用職權的行為,但由于本法第407條將其規定為獨立犯罪,故對該行為適用本法第407條,不能認定為濫用職權罪。
(三)行為人接受他人的賄賂后又濫用職權給他人謀取利益并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則同時觸犯本罪與受賄罪。這時,濫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只不過是受賄得以實現的條件,因此,只要能構成受賄罪,濫用職權的行為不再具有獨立的意義,對之應以受賄罪從重論處。如果收受的賄烙不大不能構成受賄罪的,則應依本罪治罪,而不能不以犯罪論處,從而輕縱犯罪。
(四)行為人利用職權侵吞、騙取公共財物,從本質上講亦具有濫用職權的性質,如果因其貪污行為又致使其他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則同時觸犯本罪與貪污罪,屬想象競合,對之宜擇一重罪以后者等處罰。
三、處罰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本條第2款規定,徇私舞弊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2020-03-03女方要求離婚時,財產應該怎樣去分割?
2020-03-11在外地發生交通事故:積極處理是關鍵
2020-04-02“人肉搜索”致人自殺死亡,法律上如何認定
2020-04-08企業軍轉干退休待遇怎么樣?
2020-04-11賭博罪的認定和處罰
2020-04-15商標間接侵權責任由誰承擔
2020-04-16醫療過錯慎解決,舉證責任誰承擔
2020-04-16如何認定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2020-04-202020夫妻共同債務如何承擔?
2020-04-27單位受賄罪共犯如何認定?
2020-04-27夫妻債務是共同償還還是連帶責任?
2020-04-27合同違約之后有哪些補救措施
2020-04-28發行權一次用盡原則是什么
2020-04-29爭奪孩子撫養權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2020-04-29孩子撫養費通常包括哪些費用?
2020-04-30怎么寫婚后財產公證協議書?
2020-04-30夫妻離婚什么時候需要請律師?
2020-05-01車禍精神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2020-05-01單方起訴離婚需要經歷哪些程序?
2020-05-02夫妻離婚分割財產時怎么收集證據
2020-05-04夫妻共同債務離婚后如何處理?
2020-05-04涉外婚姻跟國內婚姻訴訟程序有什么區別?
2020-05-05搶劫罪中的暴力手段主要是什么
2020-05-05證明對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都有哪些?
2020-05-05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有什么后果
2020-05-06提起訴訟一方財產怎么分和夫妻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05-09建筑物上的懸掛物脫落致人損害該如何追責
2020-05-09夫妻分居以后房貸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0婚后賣掉婚前房子再買房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離婚訴訟如何凍結夫妻共同財產?離婚財產分割時效多久?
2020-05-10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1生育保險的報銷標準是多少
2020-05-11雇傭童工,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2醫療事故鑒定要準備哪些材料和有哪些內容?
2020-05-12遺囑效力如何確認?遺囑糾紛怎么打官司?
2020-05-13裝修投訴維權該去找哪個部門
2020-05-13能否起訴父母退回自己的彩禮錢
2020-05-13建設工程合同轉包怎么分類?
2020-05-13以結婚目的收買被拐賣婦女會不會被判刑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