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能殺人于無形的,是流言,流言總是傳播得很快,上一秒埋入種子,下一秒就可以開花,甚至結果。而被無數張嘴傳播的過程,就像是嫁接的過程。無數次的嫁接,儼然成為畸形。惡毒的語言,可以徹底擊垮一個人,使其精神錯亂,痛苦萬分,以至于選擇結束生命來得到解脫。
1
雪莉家中自殺,宋茜微博淪陷
2019年10月14日,被稱為“人間水蜜桃”的韓國歌手兼演員雪莉,在家中自殺身亡,年僅25歲,一個花一樣的女孩,就這么離開了人間。
雪莉生前,一直在遭受網絡暴力,尤其是她沒穿內衣直播的照片經常被指指點點。雖然她本人多次聲明不喜歡穿內衣,覺得那樣不舒服、不健康。可還是阻止不了網友對她的語言暴力,說她這是明顯的性暗示,說她“沒救了”。
2017年6月的時候,雪莉曾貼出一個烤鰻魚的視頻。視頻里,鰻魚被剝皮并放在架子上烤炙,卻沒有死,嘴巴一張一合。而雪莉似乎對被串在烤架上的鰻魚的處境有一種近乎癲狂的反應,她給掙扎中的鰻魚配音:“啊,啊,啊,救救我。”雪莉還曬出自己的照片。照片一反玉女形象,頭發散亂,眼神迷茫陰暗,翻眼向上瞪視前方。嘴唇血腥地紅。
看到這樣的雪莉,沒有人第一反應是她怎么了,是不是發生什么事了,她是在求救嗎?相反,許多網友看了以后紛紛留言說她變態,太過分了。
雪莉去世的原因我們不好妄自揣測,可她生前遭受的網絡暴力,令人心疼。
一個鮮活生命的去世,并沒有阻止網絡暴力的終止,作為多年好友的宋茜,微博迅速淪陷,成為網友悼念、惡意的聚集地。“雪莉死了,你去了嗎?”新一輪的網絡暴力,又開始了。
在那些不為人知的交流中,鍵盤俠隨意敲下的文字,真的可能擊垮一個人。沒人可以內心強大到毫不在意別人的尖酸刻薄。
同樣作為一個人,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是局外人,就去跟風隨意攻擊別人。不要以為你是普通人,網絡暴力距離你就很遙遠,其實,它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可能有一天,矛頭就指向了你。
2
女醫生因不堪忍受網絡暴力自殺身亡
網絡暴力不僅連死人都不放過,還能把活人生生逼死。
2018年8月20日,一名安姓女醫生和丈夫去游泳,泳池里兩個13歲的男生觸摸到安醫生的臀部,冒犯了安醫生。安醫生讓他們道歉,他們卻拒絕并且向安醫生吐口水、做鬼臉,進行了一系列侮辱動作。
安醫生的愛人見此狀況,將男生的頭按到水里,并且給了他一巴掌。男孩家長見狀,毆打了安醫生,并且報警,在警察的協調下,安醫生夫婦對男孩及家長道歉。可男孩家長并不滿足,得知安醫生和丈夫“公務員”身份后,開始把事情鬧大,一邊讓醫院開除安醫生,一邊把剪輯好的視頻發到網上,并配文“疑因妻子游泳時被撞倒,男子竟在游泳池按著小孩打”。
視頻一發出,網友立馬都變成“正義化身”,對安醫生口誅筆伐,言語攻擊。
8月25日,安醫生不堪輿論的重壓,服藥自殺。一條鮮活的生命,死在了鍵盤俠的手上。
安醫生死了,沒了攻擊的意義,隨后,輿論迅速反轉,“正義之士”又去攻擊男孩的媽媽。新一輪的網絡暴力,又開始了。
事情的前因后果,沒有人在意是怎樣的,他們只在意自己的發泄。有人會說,你不去看那些留言評論,即使看到不當回事就好了?可是,正常的人是無法忽視別人對自己的指指點點。畢竟對精神的暴擊,與對身體的摧殘,是等價的。
這些惡意的語言給當事人帶來巨大的無助感和不安感,他們想要解釋,卻不可能跟每個人解釋;他們想要說服自己強大一點,但是那些詞語總是時不時的蹦出來,總能瞬間讓他們崩潰,心靈痛苦的無法自拔。
3
當事情變得很糟糕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沒有責任。可是,其實他們中沒有一人是無辜的。
曾看到,東野圭吾《惡意》里面有這么一段話:我就是恨你,明明你那么善良。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我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的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并給你,全部用來恨你。讓你帶著世人的罵名下地獄。在你死以后,我再繼續恨你。我就是恨你,即使你什么都沒有做錯。
人性最大的惡,就是不能允許別人比自己好。在互聯網的環境中,這種惡又被放大了無數倍。人人都覺得踐踏才是正義,人人都覺得落井下石才很爽。
網絡暴力更像是某些人的一種發泄方式,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一個正常人的角色,但是在虛擬的環境中,則把內心的惡都發泄了出來。
網絡暴力那些人,總是能對一些跟自己毫無關系的人和事兒激動不已,明明自己可以不用理睬,卻盲目跟風,對別人惡語相向,仿佛只有這樣自己才像個正義之士。殊不知,誰都有可能是施暴者,誰也有可能是受害者。
4
有人說,網絡暴力距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他無處不在,就在我們的身邊。
不知道,你有沒有因為一條留言,被人抨擊?有沒有在媒體上發表自己態度,而被人肉搜索?有沒有因為和男同學走的近,被扣上“不正經”的帽子?有沒有因為晚婚而被指指點點?這些,都是最現實的“網絡暴力”。
我是一名編輯,經常媒體上發表文章,每次發表的文章,都會遇到一些不好的評論,每次我都會告訴自己不用去想,可是,還是會忍不住去看,看到好的評論,會很受鼓舞,看到不好的評論就會心情很低落,一直會思考是不是真的是這樣。
很多人說,對于流言蜚語不去想就好了,可是,當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是無法做到置身事外的。
5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言論自由得到了極大的釋放,網絡上充斥的大量侮辱性、煽動性的言論和圖片,給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人身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這就是所謂的網絡暴力。那么,網絡暴力有哪些危害?網絡暴力會不會構成犯罪呢?
網絡暴力的危害
1、網絡暴力混淆真假
在網絡暴力事件的不斷沖擊下,原本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丑惡變得更加難以區分。通常,對真理的曲解并不在于信息源本身,而在于真理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歪曲混淆,網絡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混淆了對與錯,真假難辨。
2、網絡暴力侵犯當事人權益
網絡暴力中,參與者非理性的群體攻擊侵犯了網絡暴力事件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了傷害,并直接侵擾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尤其人肉搜索風靡開始,網民已不再局限于在網絡上通過語言文字或圖像的方式對當事人進行攻擊討伐,通過人肉搜索手段直接從網絡虛擬社會滲透到現實社會,對當事人的現實生活進行騷擾。
網絡暴力事件中,受害人有名有姓,卻找不到具體的實施傷害的人,正因為如此,參與的網民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肆意而為。網絡集體暴力中,網民很少考慮到當事人的心理。而當事人因網絡暴力事件,所受的懲罰完全非等量懲罰。當事人需要道德譴責,需要法律制裁,但絕對不需要披著道德外衣打著正義旗幟的暴力去解決。
3、網絡暴力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
除了直接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外,網絡暴力行為的頻繁發生,會影響網民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念是人類社會秩序正常運行、美好和諧社會得以構建的保障。
4、網絡暴力阻礙和諧社會構建
網絡暴力事件加速個人信息的泄漏,引發社會恐慌,阻礙和諧社會的進程。網絡暴力事件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泄漏了網民的個人信息,更加增強了個人信息的安全風險,引發了社會的恐慌情緒。網絡暴力是“輿論”場域的群體性紛爭,以道德的名義對當事人進行討伐,可以說是網絡自由的異化,這無疑阻礙了和諧網絡社會的構建。與現實社會的暴力行為相比,網絡暴力參與的群體更廣,傳播速度更快,因此某些意義上說,可能比現實社會的暴力產生的危害更大。網絡暴力的產生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危害大、影響范圍廣,而且蔓延趨勢嚴重。
網絡暴力會不會構成犯罪
網絡暴力是違法行為,針對網絡暴力的發生,我國在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絡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以及如何對網絡水軍進行規制。
網絡暴力方面的法規現在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關于辦理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實施了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行為,主觀上故意,客觀上造成實際損害,情節惡劣的,以誹謗罪定罪處罰。
刑法第246條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同時也是一個和真實世界并行、交融的現實世界,如果我們的生活少一些網絡暴力,多一些鼓勵和贊賞,那么,又有多少人是可以活下來的。
生活中,當我們面對網絡事件時,希望大家能夠理智對待,發表言論切忌不要隨意辱罵、言語攻擊他人。如果自己遭遇了網絡暴力,也可以及時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益,如果遇到網絡暴力方面的糾紛,自己又無力解決的,可以咨詢律霸在線專業律師。
更多資訊,請查看以下相關閱讀:
32歲男子專瞄“奔三”女騙婚騙錢,被抓時正準備騙第三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處理問題
2020-02-10杭州這9人因隱瞞病史等被公示!
2020-02-12搖出來的N95口罩可以高價轉讓嗎?
2020-02-27夫妻股權投資方式有哪些
2020-03-09和老公爭執不下準備起訴離婚,訴訟離婚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4-02你了解如何主張雙倍工資嗎
2020-04-14如何認定商標的在先權利人
2020-04-16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意味著喪失法定繼承權
2020-04-24盜竊罪應該如何認定?
2020-04-27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
2020-04-27法定監護人有沒有年齡限制?
2020-04-28侵犯著作權罪的客觀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04-29如何認定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
2020-04-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29著作權能否轉讓與他人
2020-04-29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會犯法嗎?
2020-04-30走私如何量刑
2020-04-302020孩子撫養費的標準多少錢?
2020-04-30離婚協議書必須具備哪些內容?
2020-05-01法院單方離婚的程序應該怎么走?
2020-05-01我國法律規定子女撫養費最低標準是多少?
2020-05-03變更撫養權有哪些法定條件?方式有哪些?
2020-05-04賣房遇上拖欠尾款怎么辦?
2020-05-04國務院農民拆遷賠付政策新標準有哪些?
2020-05-04復婚手續如何辦理?沒有離婚證可以嗎?
2020-05-05異地可以離婚嗎?如何辦理訴訟離婚?
2020-05-05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通常是如何確定的?
2020-05-05離婚違約金數額如何約定
2020-05-05夫妻離婚損害賠償過期不支持怎么處理?
2020-05-05夫妻離婚財產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0-05-08什么情況下行政處罰不予立案
2020-05-08一般商標行政案件訴訟費多少錢
2020-05-08離婚后債務會影響孩子嗎?
2020-05-21缺陷藥品致人損害后該怎么辦
2020-05-09合伙人無力償還合伙企業債務怎么辦
2020-05-09離婚前對方故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處理?
2020-05-10破產清算和解散清算的區別
2020-05-10公司清算費用該由誰承擔
2020-05-10構成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0如何認定網絡轉載侵權?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