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第三人):南寧市××區××鎮××坡四隊、五隊、八隊、九隊、十隊、十一隊、十三隊、十六隊。
法定代表人:
四隊隊長:××、×× 十隊隊長:××、××
五隊隊長:××、×× 十一隊隊長:××
八隊隊長:×× 十三隊隊長:××
九隊人長:××、×× 十六隊隊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南寧市××區××街道辦事處××村××隊
負責人:××,隊長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南寧市××區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區長
上訴人因不服南寧市××區人民法院(2003)×行初字第××號行政判決書,特提起上訴。
上 訴 請 求
請求撤銷南寧市××區人民法院(2003)×行初字第××號行政判決書,改判駁回原審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原南寧市郊區人民政府所發NO××××號《山界林權證》。
上 訴 理 由
一、訴爭的××嶺自古系上訴人的管理區,原郊區人民政府將《山界林權證》頒發給上訴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原審判決撤銷該證顯然是錯誤的。
訟爭的××嶺自古系上訴人的管理區,1964年1月7日,國營林場分場與××公社和××大隊、××大隊共同簽訂《協議書》,約定由兩個大隊將原屬風門嶺主脈以南、西向南寧市的龔嶺等荒山劃由林場分場造林管理,可見此前訟爭的××嶺一直屬上訴人所有。1984年4月,南寧市人民政府在給林場分場核發《山界林權證》時,考慮到周邊群眾的放牧生產問題,決定將于1964年協議劃由林場分場造林管理的××嶺等部份山嶺退還給周邊群眾,至此訟爭的××嶺又回到上訴人手中,由上訴人管理使用,林場分場出具了證明證實。可見,訟爭的××嶺從1984年4月后一直系上訴人管理區,從未發生過爭議。1999年5月6日,上訴人申請原郊區人民政府核發××嶺的山界林權證,郊區政府在調查時,被上訴人12、13、14、20隊的代表亦在地籍調查中指認被上訴人12、13、14、 20隊與××鎮山林分界線,原郊區政府據此于2000年5月15日給上訴人頒發了《山界林權證》。以上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原郊區人民政府的頒證行為完全是合法的。
原審判決引有中發[1982]45號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制止亂砍濫伐森林的緊急指示》第三項內容:“在山林糾紛解決這前,任何一方都不準先發山界林權證”的規定,稱原郊區政府在接受上訴人發放××嶺山界林權證的申請后,沒有對與××土地相鄰且提出××土地權屬主張的被上訴人進行調查核實,致使××嶺土地仍存在權屬爭議的情形下發證程序違法,這樣認定顯然是錯誤的。
上訴人申請××嶺的山界林權證,該山嶺自古以來從未發生過爭議,1964年劃給林場分場時沒有爭議,在林場分場管理期間沒有發生爭議,在1984年劃回給上訴人時也沒有爭議;1999年上訴人申請發證時,該山嶺的界限是清楚的,該××嶺相鄰主要是東面的五指山,為此,已與該相鄰山嶺的權屬人被上訴人12、13、14、20隊代表踏界指認清楚,未有糾紛;至于××嶺南面山下的界線,雖然山下的耕地是被上訴人的耕作區,但是由于山嶺的界線與耕地界線分明,并不存在山嶺與耕地之爭,因此,在山嶺界線上根本無需與被上訴人踏界分線;而且實際上自古以來上訴人從未主張過××嶺的權屬問題。因此,原郊區政府在無爭議的情況下按程序頒發了《山界林權證》根本不存在程序違法問題。
顯然,原審判決認定××嶺在發證前存有爭議毫無事實依據,判決撤銷該嶺的《山界林權證》更屬錯誤。
二、南寧市××區人民政府既非原郊區人民政府行政職能的承繼人,亦非訟爭的××嶺的行政管轄機關,不具備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原審判決將其作為被告顯屬錯誤。
本案訟爭的雙方原屬郊區人民政府行政管轄。原郊區人民政府撤銷后,上訴人劃歸××區人民政府管轄,被上訴人劃歸×××區人民政府管轄;后來,又調整行政管轄區域,上訴人劃歸南寧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管轄,而被上訴人劃歸××區人民政府管轄,二者不在同一行政區域。根據國家土地管理局《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暫行辦法》第九條規定:跨縣及行政區域的土地權屬爭議案件,由自治州、高區的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處理。既然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不屬同一縣級行政區域,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應由雙方共同的上級行政機關即南寧市人民政府管轄。而原審法院將爭議一方的行政機關南寧市××區人民政府作為被告,顯然是錯誤的。
另外,由于本案的訴訟的標的是審查原郊區人民政府所核發的NO××××《山界林權證》是否合法。由于作出核發《山界林權證》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即南寧市郊區人民政府已被子撤銷,其行政職能已歸于消滅,那么,在行政訴訟中,應以撤銷該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而撤銷原郊區人民政府的行政機關是南寧市人民政府,那么,就應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作為本案的被告。
因此,不管從行政管轄區域角度看,還是從撤銷原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角度看,作為本案行政訴訟的被告都應以南寧市人民政府為合適,原審判決將南寧市××人民政府作為被告,顯然不妥。
三、被上訴人提起行政訴訟的訴訟時效期間已過,原審法院受理其行政訴訟顯屬錯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本案中,原郊區人民政府在2000年5月15日頒發了《山界林權證》,如被上訴人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不妥,則應在3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而被上訴人在 2003年5月19日才提起行政訴訟,顯然已大超過了訴訟時效。原審法院在超過訴訟時效情況下受理其行政訴訟顯然不妥,原審判決其勝訴更屬錯誤。
綜上,上訴人認為,訟爭的××嶺自古系上訴人的管理區,原郊區人民政府頒發的NO××××《山界林權證》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應予支持。被上訴人的起訴無理,且已超過訴訟時效,應予駁回。原審判決錯誤,應予撤銷。
為此,特提起上訴,請求二審人民法院依法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此致
南寧市××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可和解協議裁定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單位犯罪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復議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協助凍結存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報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簡易程序案件適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回抗訴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