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1033號
委托代理人趙燕,廣東豪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林海紅,(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周美春,(略)。
委托代理人黃昌贛,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陳柏強因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3)順法民一初字第001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3年4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6月3日詢問了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林海紅和被上訴人周美春及其委托代理人黃昌贛。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2年7月14日,原告進入被告開辦的順德市樂從鎮美柏實木床具制造廠(該廠未領取營業執照)做開料工,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7月26日,原告在開料過程中被鋸傷左手拇指、食指。事發后原告被送到龍江醫院住院治療至8月24日出院,醫藥費已由被告支付。后原告領取了保險金5000元。10月15日,順德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評定原告為7級傷殘。11月27日,順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不予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原告工傷認定申請。12月5日,順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美柏實木床具制造廠未領取營業執照,企業法人主體不存在為由作出順勞仲不字(2002)第 273號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2002年12月5日,原告提起訴訟。
原審判決認為:被告雇用原告在其未領取營業執照的廠從事開料工種,其作為用人者,必須為原告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原告盡選任監督的義務。但被告并沒有盡到該義務,致使原告在工作中受傷致殘,依法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由于原告在工作中受傷,其所獲得的賠償數額應參照工傷損害賠償的標準計算。依法被告應付賠償原告受傷期間工資2624.38元[2001年度順德市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1129.67 元÷月平均工作天數20.92天×81日(從2002年7月26日至10月15日)×60%]、一次性殘疾補償金13556.04元(2001年度順德市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1129.67元×8個月)、一次性工傷辭退費28241.75元(2001年度順德市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1129.67元×25個月),合共44422.17元。因原告受傷致殘后已領取了保險金5000元,故對于該索賠款項應予扣除。為此,被告應賠償原告損失共39422.17元。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其合理部分,依法予以支持,不合理部分,依法予以駁回。被告的抗辯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綜上所述,依照《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判決被告陳柏強應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五日內賠償原告周美春工資、一次性殘疾補償金、一次性工傷辭退費共39422.17元。本案訴訟費100元,由被告承擔。
宣判后,被告陳柏強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一、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只是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一審按照工傷損害賠償標準判令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39422.17元無明確、充分法律依據。被上訴人與上訴人之間只是私人雇傭關系,被上訴人雖是在工作中受傷,但并非《勞動法》意義上的工傷,也無工傷鑒定,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理應適用此類案件的基本法《民法通則》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的相應規定。一審完全適用廣東省關于工傷保險的賠償標準,一是并無明確、充分法律依據,二是違反了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三是顯失公平。根據現行司法審判實踐,應當根據被上訴人受傷之前的實際工資水平來認定其誤工費、殘疾補償金等與一般人身損害相關的賠償項目和賠償金額。二、作為一般人身損害賠償,應在依法區分雙方過錯的法定前提下來確定上訴人最終應承擔的賠償金額。一審認定上訴人提供的曾令能、黃成華兩人證言的證據效力,就依該證據查實被上訴人在本次受傷事故中的過錯責任。曾、黃二人的證言均有證明被上訴人操作的“木板沒有爛”,這與被上訴人所陳述的“木板突然裂開,因慣性……”受傷原因明顯矛盾,對雙方舉證截然相反的事實,人民法院應當在查明事實,明確是非責任的基礎上作出公正判決。本案正是由于被上訴人違規操作,才導致其自身受傷的。對此,被上訴人應依法承擔一定過錯責任,上訴人的賠償責任則應當相應得到減輕。綜上所述,一審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明顯錯誤,以致作出錯誤判決,應予撤銷,依法改判。本院詢問時上訴人作如下補充:被上訴人是經他的舅舅帶入廠的,上訴人發現后曾要求其離廠,但上訴人沒有離廠,所以雙方之間的雇傭關系不成立。
被上訴人答辯認為: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由于上訴人所開辦的順德市樂從鎮美柏實木床具制造廠未領取營業執照,致使原告的受傷勞動部門未能確認為工傷,但原、被告之間存在私人雇傭關系,存在提供勞務、支付報酬等一般勞動關系的具體內容。二、一審法院適用法律正確,判決公平、公正。法律賦予每個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在其身體受到傷害時,有權要求賠償醫療費、殘疾補助費等相關費用。本案原、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合同關系。原告在工作中受傷,在現行法律法規對此類情況未做具體規范的情況下,從著重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出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對于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可以參照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定原理。一審法院參照《勞動法》、《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中有關工傷賠償原則、項目及標準,以及工傷賠償案件的處理原則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是公平、公正,合法正確的。綜上所述,一審法院對本案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所作出的判決公平、公正,請求二審駁回上訴人陳柏強的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人、被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交新證據。
經審查,上訴人對原審沒有認定被上訴人的入廠過程有異議,其余事實無異議。對上訴人無異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主張其與被上訴人之間的雇傭關系不成立沒有事實依據。不論被上訴人入廠的過程如何,被上訴人受傷時已經在上訴人開辦的工廠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十余天,上訴人仍未禁止被上訴人繼續為其工作,應視為上訴人同意雇傭被上訴人,雙方事實上已經形成了雇傭關系。雖然由于上訴人沒有領取營業執照,雙方不能構成勞動關系,但上訴人作為雇主,仍必須為雇員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條件。但上訴人并沒有盡到該義務,致使被上訴人在工作中受傷致殘,依法應承擔賠償責任。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在事故中也有過錯沒有證據支持,本院不予采信。由于被上訴人是在完成受雇的工作中受傷,其應獲得的賠償項目及標準法律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應參照最相類似的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的項目及標準計算。上訴人認為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陳柏強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 學 軍
代理審判員 羅 睿
代理審判員 奉 慕 明
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書 記 員 王 志 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駁回申訴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中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搜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緝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回避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勘檢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