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中民終字第6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趙培志,男,(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趙培貞(曾用名趙培祥),男,(略)。
上訴人趙培志因與被上訴人趙培貞宅基地使用權(quán)糾紛一案,不服利津縣人民法院(2000)利民初字第70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雙方當事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所居住的房屋系前后鄰關系。上訴人的房屋在前(南),并于2000年4月領取了利津縣人民政府頒發(fā)的《集體土地建筑用地使用證》。趙培貞的房屋在后(北),未領取土地使用證。1991年上訴人翻建房屋時,因被上訴人建在其宅基地東南端的小棚妨礙了上訴人施工,為此雙方產(chǎn)生矛盾,后雙方多次發(fā)生糾紛。1994年7月,被上訴人因其西大門被雨水沖塌,便組織人員進行翻修,上訴人以被上訴人新翻修的大門侵占了兩家共有的夾道為由,阻止被上訴人的建設,雙方因此發(fā)生沖突。后上訴人多次到公安機關及土地管理部門要求解決宅基地糾紛,請求拆掉被上訴人建在東端的小棚并恢復原先兩家共有的夾道。經(jīng)土管部門及村兩委多次組織協(xié)調(diào),被上訴人扒掉了東側(cè)小棚的部分西墻。上述事實,有土地使用證,證人證言,雙方當事人陳述等予以證實。
經(jīng)原審法院現(xiàn)場測量,上訴人實際使用的宅基地為東西長22. 60米,東端南北長為12. 65米,西端南北長為12. 70米,被上訴人東側(cè)小棚的西墻侵占了上訴人的宅基地0. 5米,被上訴人西側(cè)大門南端東西方向圍墻侵占了上訴人的宅基地0. 20米。上訴人實際占用的宅基地與其土地使用證上的尺寸一致。經(jīng)原審法院委托利津縣建設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站對上訴人房屋北墻裂痕進行鑒定,結(jié)論為:該裂縫的產(chǎn)生初步分析為基礎不均勻沉降所致。上述事實,有原審法院勘驗筆錄及利津縣建設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站的鑒定報告在案為證。
1991年4月14日,被上訴人與十南村委會鑒定了“新老宅基安排及處理意見協(xié)議”,約定:由村委會為被上訴人新劃宅基地一處;待被上訴人新屋建成后,原宅基地上的建筑物不經(jīng)村委、村民小組同意,不得擅自拆除或處理;集體需要處理時,被上訴人不得干涉,如果四至界線有爭議,被上訴人應承擔一切責任。后村委會按該協(xié)議的約定為被上訴人安置了新宅基一處。十南村黨支部及村委會證實,十南村各戶的大門與前鄰后墻角之間都有一堵尺寸不等的小墻,上訴人后墻西北角原來有0. 4米為其與被上訴人兩家的夾道。十南村委會還證實,按照村規(guī)民約,上訴人屋后應有1米保護崖頭(全村各戶均有),屋后1米內(nèi)任何人不準栽種樹木及搞其他建筑。以上事實,有協(xié)議及十南村黨支部、村委會的證明證實。
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系前后鄰居,應按照方便生活、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互諒互讓,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被上訴人建在東南端的小棚,雖建筑在先,但確實影響了上訴人的排水,侵占了上訴人的宅基地使用權(quán),上訴人要求部分拆除,應予支持。被上訴人西側(cè)大門南端東西方向圍墻所侵占上訴人宅基地0. 2米,上訴人要求拆除,予以支持。對于上訴人其他的訴訟請求,因其未提交有關證據(jù),故不予支持。遂判決:一、趙培貞停止對趙培志宅基地使用權(quán)的侵害,在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nèi)拆除其建在趙培志宅基地上的所有建筑(即趙培貞東側(cè)小屋所侵占的趙培志宅基地使用權(quán)內(nèi)的0. 5米,圍墻西端所侵占的趙培志宅基地使用權(quán)內(nèi)的0. 2米)。二、駁回趙培志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趙培志負擔20元,趙培貞負擔30元。
趙培志上訴請求判令保留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兩家共有的0. 4米夾道。其主要理由是:一、原審判決認定的部分事實有誤。上訴人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證,而被上訴人的房屋沒有宅基地使用證,且被上訴人已按照與村委會的協(xié)議安置了新宅基。1994年被上訴人翻建西大門時,其大門南端的東西圍墻侵占了原來兩家共有的0. 4米夾道,破壞了老宅基地原貌。二、利津縣建筑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站所作的鑒定沒有法律效力。三、原審法院在審理該案時,超過了6個月的法定期限。
被上訴人趙培貞辯稱:一、十南村未統(tǒng)一辦理宅基地使用證,誰申請,才給誰辦理,因被上訴人未申請,故沒領取使用證,但被上訴人是在村委會安排的宅基地范圍內(nèi)使用宅基,并未侵權(quán)。二、上訴人主張利津縣建筑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站的鑒定不合法,既無事實依據(jù),又無法律依據(jù)。認為原審判決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系前后鄰居,應互幫互助,和睦相處。本案中,因被上訴人侵占上訴人部分宅基地,故原審判決判令被上訴人停止侵害并拆除其建在上訴人宅基地上的所有建筑是正確的,應予維持。被上訴人西大門南端東西圍墻侵占了原先兩家共有的0. 4米的夾道,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被上訴人應停止侵占。原審判決對此未作出認定和處理,實屬不當,應予糾正。原審法院在審理該案時,超過了6個月的法定期限,原審法院應對此引起高度重視。上訴人主張利津縣建設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站的鑒定報告無法律效力,證據(jù)不足,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利津縣人民法院(2000)利民初字第701號民事判決第一、二項。
二、在被上訴人趙培貞西大門南端東西圍墻與上訴人趙培志北院墻之間保留0. 4米的夾道,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共有,此夾道西頭由被上訴人用墻封閉。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50元,均由被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剛
審 判 員 楊秀梅
代理審判員 劉國海
二OO一年四月十日
書 記 員 劉蓬濤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fā)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監(jiān)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zhí)行死刑的情況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停止執(zhí)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罪犯監(jiān)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收監(jiān)執(zhí)行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協(xié)助凍結(jié)存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