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崇民一(民)再初字第1號
原審原告朱永生,男,×年×月×日生,漢族,住×縣×鎮×村×隊。
委托代理人陳利興,上海市××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沈靜英,女,×年×月×日生,漢族,住×縣×鎮×路×號×幢×室。
委托代理人丁美紅,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朱永生訴被告沈靜英財產權屬糾紛一案,本院于2003年9月25日作出的(2003)崇民一(民)初字第2056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2004年5月11日,原審原告以原審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錯誤為由向本院提出申訴。經本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本院于2004年7月29日作出(2004)崇民一(民)監字第6號民事裁定書,決定對本案進行再審。本案提起再審后,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10月13日、11月1日、11 月2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審原告朱永生及其委托代理人陳利興、原審被告沈靜英及委托代理人丁美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朱永生訴稱,原、被告于1998年9月29日經法院調解離婚時僅處分了部分夫妻共同財產,尚有崇明縣城橋鎮群英建筑裝璜商店、被告住處房屋室內裝璜及家俱等共同財產未作分割。為此,要求被告給付原告上述共同財產折價款人民幣6萬元。
原審被告沈靜英辯稱,原、被告離婚時已將家庭財產分割完畢。崇明縣城橋鎮群英建筑裝璜商店在離婚時是負債的,已沒有共同財產;原、被告各自所得房屋處的財產已隨房屋分割完畢,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查明,原告朱永生與被告沈靜英原系夫妻關系,于1998年9月29日經本院調解離婚,該案調解書明確:沈靜英得坐落于城橋鎮新崇中路57號3幢 201室樓房1套,朱永生得坐落于侯家鎮(現為城橋鎮)洪生村1隊二樓二底舊房1幢;雙方各自的債權債務由各自負責償還。原、被告在協議離婚時,沒有向本院陳述其在1994年4月租借經營場地,購買店柜、店櫥開設城橋鎮群英建筑裝潢商店(后改為城橋鎮群英建筑裝潢商行)及其經營的狀況,現該商行在雙方離婚后一直由被告一人經營至今,原告沒有參與經營,原告對離婚前該商行共有多少共同財產沒有證據證明。同時,原、被告也沒有陳述各自所得房屋處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情況,現雙方一致確認,在原告所得的樓房處,還有共同財產棚舍3間,20平方米房屋1間,床1張,三門櫥1張,抽臺1張,中式三門櫥1張,半床1張;在被告所得的房屋內,還有共同財產空調1臺,彩電1臺,洗衣機1臺,木制沙發1套(7件),床3張。離婚后,雙方各自保管在各自所得房屋處的財產,沒有發生過爭議。據此,原審認為,原、被告在協議離婚時,沒有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全部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沒有分割的財產仍屬于原、被告的共同財產;原、被告在離婚后各自保管自己所得房屋處的其他共同財產,互相沒有為此發生過爭議,且兩邊的共同財產基本相當,確定由原、被告所得房屋處的共同財產歸其各自所有。對于在被告所得房屋內的室內裝潢,因與房屋是一整體,雙方在對房屋作出處理時已經一并分割完畢,原告認為離婚時沒有對此分割的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對于城橋鎮群英建筑裝潢商行(以下簡稱商行)在原、被告離婚前是否有共同財產,也沒有相關證據證明,故本院難于支持。遂判決:一、原告朱永生得坐落于崇明縣城橋鎮洪生村1隊二樓二底樓房處的共同財產五棚3間、20平方米房屋1間、床1張、三門櫥1張、抽臺1張、中式三門櫥1張、半床1張;二、被告沈靜英得坐落于崇明縣城橋鎮新崇中路57號3幢201室房屋內的共同財產空調1臺、彩電1臺、洗衣機1臺、木制沙發1套(7件)、床3張;三、被告沈靜英得崇明縣城橋鎮群英建筑裝璜商行內的店柜、店櫥;四、原告朱永生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310元由原、被告各半負擔;財產保全費人民幣620 元,由原告朱永生負擔。
再審中,原審原告朱永生認為1、離婚時被告沈靜英所得房屋內的裝璜實際沒有處理,原判認定“與房屋是一整體,雙方在對房屋作出處理時已經一并分割完畢”是錯誤的。2、商店內有人民幣2萬元注冊資金及被法院查封的財產,應屬雙方共同財產,原審以原告沒有證據為由,不予支持是錯誤的。原審遺漏煤氣開戶費1000元未處理。為此,要求按裝璜款人民幣8.5萬元、商店內投入人民幣9.8萬元、煤氣開戶費1000元計算,由被告給付原告共同財產折價款人民幣6萬元(其余放棄)。
再審中,原審被告沈靜英認為,原審判決是正確的。裝璜隨房屋已經作了處理;離婚時商店內已沒有共同財產(包括注冊資金2萬元),2003年7月25日被法院查封的財產是他人委托代銷的產品及自己離婚后的經營所得,故不同意原告的再審訴訟請求。對此,除提供了原審已經提供的證據外,還提供了二份借款憑證復印件,以證明離婚時至現在商店一直負債經營。
經再審查明,原審中原告訴請分割的財產除判決確認的以外,尚有煤氣開戶費人民幣1000元,商行(現為崇明縣群英建材裝璜商店)內注冊資金人民幣2萬元及被查封的財產(詳見附件)未作確認或處理。
經核實原審被告提供的委托代銷產品的單位或個人,他們均堅持認為被告所述的代銷產品屬實,商行內的部分財產系其委托代銷。又經核實,被告提供的二份借款憑據中的借款均已償還。
經本院委托崇明縣價格認證中心對本案訟爭的財產進行評估,結論如下:
一、原審被告住處:
1、裝潢價值為人民幣15180元;
2、室內物品為人民幣3000元。
二、原審原告住處:
1、平房、棚舍共計4間價值為人民幣7010元;
2、室內物品為人民幣1300元;
三、商行內商品價值總計人民幣30410元。
本案爭議的焦點:
1、裝璜是否作為與房屋系同一整體,在原、被告離婚時已經作了處理。
2、商行內是否有共同財產;
3、被告所稱的商行內的部分產品系他人代銷,部分產品系其個人經營所得屬其個人財產的辯稱是否成立。
4、注冊資金人民幣2萬元是否可以認定為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圍繞爭議焦點,原審原告認為:原審被告住處的裝璜在離婚時未處理,應以裝璜時投入的人民幣8.5萬元分割,開辦商行后投入人民幣9.8萬元,商行內的財產應以9.8萬元分割,原審被告辯稱的他人代銷產品不予認可,注冊資金人民幣2萬元應包含在開辦商行后投入的9.8萬元之內;原審被告認為:裝璜與房屋是一整體,在離婚時已經作了處理;原、被告離婚時商行內已沒有共同財產,現商行內的部分產品系他人代銷,部分產品系其個人經營所得屬其個人財產,注冊資金人民幣2萬元在離婚時也已不存在。
本院認為,原審原告主張的商行內共同財產以人民幣9.8萬元計算,因未提供有關證據,故不予采納;原審被告所述的離婚時商行內已無共同財產,且注冊資金人民幣2萬元也不存在的辯稱,因商行一直由被告經營,被告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自己的觀點,現被告不能舉證證明,應負相應的不利后果,商行內的共同財產以注冊資金人民幣2萬元計算,如原審原告以后有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對超出2萬元部分的財物可另行主張權利。關于被本院于2003年7月25日查封的商行內的部分財產(附件中除帶*以外的物品),因涉及第三人利益,故本案不作處理。其他價值人民幣6070元的財產(附件中帶*的物品),因商行原系夫妻共同投資,故應認定為共同財產,但因該部分財產價值低于人民幣2萬元,故可視為是注冊資金范圍內的財產,歸原審被告所得。關于煤氣開戶費人民幣1000元,因原審未作處理,本案中原審原告要求處理,應予分割。關于原審被告住房內的裝璜問題,原審認定其與房屋系同一整體,雙方在對房屋作出處理時已經一并分割完畢的觀點是正確的,應予維持。對于原審確定原、被告各自所得房屋處的財產歸各自所有的判決,因原審原、被告對此均未提出異議,故應予維持。綜上,原審原告要求原審被告給付共同財產折價款人民幣6萬元的訴請,與本案查明的事實不符,本院難予全部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百零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原審判決第一、二項及受理費負擔部分。
二、撤銷原審判決第三、四項及保全費負擔部分。
三、原審被告沈靜英得上海市崇明縣群英建材裝璜商店內的價值人民幣2萬元的財產;原審被告沈靜英住房內的管道煤氣歸沈靜英使用。
四、原審被告沈靜英給付原審原告朱永生共同財產折價款人民幣10500元。
原審案件保全費人民幣 620元,本案評估費人民幣1000元,共計人民幣1620元,由原審原、被告各負擔人民幣81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袁建平
審 判 員 ?藺東春
審 判 員 ?馬洪亮
二OO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茅玲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其他組織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