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中民終字第6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增勝,男,一九六六年一月一日出生,漢族,利津縣鹽窩鎮東二村村民。
委托代理人李文,男,山東天地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趙光華,女,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漢族,利津縣鹽窩鎮東二村村民(系上訴人之妻)。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岳建明,男,一九五八年一月十六日出生,漢族,利津縣鹽窩鎮鹽東三村村民。
委托代理人陳玉貴,女,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漢族,利津縣鹽窩鎮鹽東三村村民(系被上訴人之妻)。
上訴人張增勝因合伙糾紛一案,不服利津縣人民法院(1997)利民重字第10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增勝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文、趙光華、被上訴人岳建明及其委托代理人陳玉貴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雙方當事人無爭議并經本庭認定的事實為:
l、原、被告1996年8月31日合伙做買賣豆粕生意,1996年9月11日終止生意。
2、合伙沒有書面協議,只是口頭約定,風險平擔,利潤平分,對投資沒有約定,拆伙時沒有清算。
3、從合伙到拆伙共經營豆粕生意七次八車,具體購銷情況是:
第一次是1996年9月1日從張增星處購第一車豆粕,購貨款11820元。9月2日銷往臨朐縣飼料公司,價款13373元。
第二次是9月2日從張增星處購第二車豆粕,購貨款13390元,9月3日銷往臨朐縣飼料公司,價款14905. 10元。
第三次是9月4日從張增星處購第三車豆粕,購貨款17608元,9月5日銷往臨朐縣飼料公司,價款16416元。
第四次是9月5日從沾化縣植物油廠購第四車豆粕,購貨款13876. 50元,9月6日銷往臨朐縣飼料公司,價款18787元。
上述四次均為賣貨后即日付款。
第五次是9月6日從張增星處購第五車豆粕,購貨款39897元,9月7日銷往臨朐縣飼料公司,價款47241. 60元。
第六次是9月9日從王樹村、張少章處購第六車豆粕,購貨款53160元,9月10日銷往臨朐縣飼料公司,價款54340元。
第七次是9月10日從王樹村、張少章處購第七車、八車豆粕,購款52080元,9月11日被上訴人帶一小車銷往臨朐縣冶源鎮賣款17780元,當時付清。同一時間上訴人帶一大車銷往臨朐縣的趙明斌處,此車被騙。此車應售款為42232元,當時付7600元,被騙報案后,經當地公安機關追回34623. 70元,公安機關扣下追款費用3623. 70元,實得款31000元。這樣第七次售出后共實際得款56380元。
綜上,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合伙期間購豆粕支出總計為201831. 50元,銷出后收入總計為221442. 70元。
4、上訴人從被上訴人處借款、提款六次,共計78680元,具體情況是:1996年9月4日15000元,9月6日3000元,9月7日300元,9月13日29380元,9月17日10000元,9月19日21000元。
6、被上訴人為追要合伙債權花費7600元(重審前追款費用7010元,重審后追款費用590元)均有被上訴人提供的單據為憑。對此費用,上訴人只認可其中的3000元為合伙組織承擔,其余部分應由個人承擔,其理由是:一被上訴人不僅追要合伙債權、還追要個人的債權;二是追回合伙債權是被上訴人在合伙時分工決定的,是被上訴人的義務。
7、1997年7月28日,因合伙組織拖欠王樹村等人22000元貸款,王樹村對岳建明提起訴訟,經法院審理,被上訴人岳建明歸還了這筆款,并支付訴訟費1010元,對此次的訴訟費支出上訴人只認可其中的343元為合伙組織承擔。
8、1997年9月5日與10月28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兩次約人幫助清算合伙帳目,均未有結果。其中1997年9月5日雙方約岳占坤、王樹村幫助清帳時,上訴人擅自撕掉了由上訴人在1996年9月4日打給被上訴人的15000元的提款條,當場受到了在場人員岳占坤、王樹村的指責。
9、上訴人在一審時向法庭提交的由被上訴人記錄、上訴人保管的合伙期間的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購銷豆粕的詳細情況,即后三次經營帳目,具體情況是:
(1)三次購豆粕支出款為 39897元十53160元十52080元=145137元;
(2)三次銷豆粕總收入為47246. 6元十54340元十17780元十7600元十31000元=157961. 60元;
(3)三次購銷豆粕生意支出費用為2989. 30元十1827. 84元十3885. 20元=8702. 34元;
(4)三次購銷豆粕生意被上訴人支出費用為373. 90元十1227. 84元十139元=174074元;
(5)三次購銷豆粕生意上訴人支出費用為2615. 40元+600元+3746. 20元=6961. 60元;
(6)三次購銷豆粕生意凈利潤為157961. 60元一145137元一8702. 34元=4122. 26元。
(7)三次購銷豆粕生意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均得利2061. 13元。
二、雙方在庭審中有爭議的觀點和事實為:
1、被上訴人稱,1996年9月6日前是貨到直接付款,回來后對方直接結清、沒有記帳,9月6日后因臨朐縣飼料公司未直接付款,才記了帳,結帳只能從后三次開始算。后三次的帳是由被上訴人所記、上訴人保管。在一審由上訴人提交法庭的,這就是我們雙方約人算帳時的帳,這就是原帳。按這本帳算總收入157961. 60元,購豆粕支出145137元,支出費用8702. 34元,上訴人從我處提款78680元,上訴人支張少章、王樹村豆粕款25000元,上訴人支張增星豆粕款39897元,上訴人支費用6961. 60元,其余合伙支出都由被上訴人支。這樣,人均凈利為2061. 13元,上訴人手中仍欠我墊支款4760. 27元。我要款費用7600元及訴訟費1010元也應由上訴人承擔。因上訴人欠款,造成我精神痛苦,經濟損失,要求支付欠款,賠償經濟損失30000元,痛苦費20000元,并追加欠款利息,訴訟費用由上訴人承擔。
2、上訴人稱,帳只能從頭到尾算總帳,否則此款是算不清楚的,我們對整個帳目清算后、被上訴人應欠我28916. 13元,具體情況是: (1)購豆粕總支出為201831. 50元; (2)購假粕、稻糠支出為3852. 50元; (3)其他費用支出為12956. 94元; (4)銷售豆粕款總收入225066. 40元; (5)我從被上訴人處提款為78680元; (6)我與被上訴人共同還豆粕款為65370元; (7)我與被上訴人共同還假粕、稻糠款為320. 10元; (8)被上訴人個人付豆粕款40080元; (9)我個人付豆粕款96381. 50元; (10)被上訴人個人付假粕、稻糠款720元; (11)我個人付假粕、稻糠款2812. 40元; (12)二人凈利6425. 46元; (13)人均凈利3212. 73元。這樣我總支出為104383. 40元,被上訴人應付給我款為28916. 13元。
3、被上訴人稱,上訴人1996年9月4日從我處提款15000元去沾化植物油廠購豆粕,后一直使用到散伙。算帳時、上訴人強行將提款條撕掉實屬混帳,該提款條一直沒有結算,現應算在后三次的帳目中。
4、上訴人稱,1996年9月4日我從被上訴人處所提15000元條已于1996年9月5日晚在我家算清了,只是上訴人在算帳時沒帶條子,上訴人沒有即時把條子抽出來,算帳時我撕條子是經被上訴人同意的。若把該條子算上,就應該從頭算。
原審過程中,上訴人對所提被上訴人15000元用途的說法自相矛盾。1999年6月9日庭審時上訴人講:“第三車是1996年9月4日,我在岳建明處提15000元,到張增星處買豆粕5680公斤”。上訴人還講:“第四車是1996年9月5日,在沾化賒4350公斤,合款13876. 50元,此款是我在被上訴人處提15000元還的”。
起訴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雙方曾邀請尚玉廣、岳占坤、陳希賢等人對其合伙經營的帳目進行過清算,但是,由于雙方對他們的合伙經營帳目見解不同,致使清算帳目無效。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屬個人合伙關系,盈虧應按約定平分,被告要求全面清算合伙帳目合理合法,但原、被告均未提供前四次經營情況的原始記錄帳目,且原告講前四次銷貨后當時付款當天雙方結清,被告在答辯中也闡明結清的觀點。后三次購銷情況,有被告在初審時提交到法庭上的原告記錄、被告保管的原始記錄,是雙方認可的,因此,該合伙帳目應從后三次計算,不能全面清算。合伙期間,被告從原告處六次提款并分別給原告打下收據,被告從原告處所打的有爭議的15000元的收據,在算帳時被告強行撕掉,綜合分析及證人證言所證實,該證據仍有效。被告辯稱,我從原告處提的15000元在一九九六年九月五日原告從要回的賣豆粕款中已扣回,只是沒有抽回收據,證據不足、不予確認。被告要求原告歸還其28916. 13元,無提供可靠證據。不予認可。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30000元,精神痛苦費20000元、無理無據,不予支持。原、被告合伙期間因對外債務引起訴訟時付出的訴訟費,因當時仍有部分合伙資金未追回,應按責任按比例承擔,被告同意343元由合伙組織承擔,予以認可。原告主張到臨朐追款費用7600 元,雖提供了費用單據,但原告在追要合伙款的同時,也在追要個人銷往臨朐的玉米款,且其費用單據的真實程度無法核實清楚,被告對其費用支出,同意由合伙組織承擔3000元,予以認可。原告要求被告償付的墊支款,符合法律規定,予以支持。據此判決:一、被告張增勝欠原告岳建明合伙期間個人墊支款4760. 27元,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二、原告岳建明為合伙要帳支付的費用3000元,付出的訴訟費343元,兩項共計3343元,原、被告各負擔1671. 50元。被告張增勝所負擔的1671. 50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給岳建明。案件受理費334元,原告岳建明負擔70元,被告張增勝負擔264元。
上訴人張增勝上訴稱,1、重審對我的反訴主張不予認可是錯誤的。至于15000元的提款條是否撕掉,不會影響本案的審理結果,因為該條在我家算帳時已經結清,此條當時沒有收回,所以我將此條收回并加以處置是正常的。合伙期間的帳目應從頭算起。2、重審程序違法。重審超出了法律規定的六個月的審限。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岳建明辯稱,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判決正確,上訴人上訴無理,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合伙期間,雙方口頭約定合伙期間的盈虧平分,并不違反有關的法律規定,雙方均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庭審過程中,上訴人要求全面清算合伙帳目是合法的,但是雙方均未提供其合伙前四次經營情況的原始記錄帳目,而且雙方也均認可前四次銷貨后當時付款當天雙方結清。后三次購銷情況,有上訴人在初審時提交的由被上訴人記錄、由上訴人保管的原始帳目記載。本院認為,由于合伙帳目的短缺,其帳目已不能全面清算。因此,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原審僅對后三次合伙帳目計算是正確的,對上訴人重新算帳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從后三次算帳可得出上訴人張增勝欠被上訴人岳建明合伙期間個人墊支款4760. 27元,此款應當歸還。上訴人主張15000元的提款條在其家中算帳時已經結清,此條僅僅是當時沒有收回,未提供有效證據予以證實,故對其陳述,本院不予采信。原審認定事實清楚,判決正確,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34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秀梅
審 判 員 溫 剛
代理審判員 劉國海
二○○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書 記 員 劉蓬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民資格案件起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自訴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假釋執行通知書(宣告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單位犯罪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罰款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