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定書
(2003)東行終字第1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北京市第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住北京市東城區沙灘銀匣胡同32號。
法定代表人梁軍,經理。
委托代理人郝建光,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黃俊華,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墾利縣工商行政管理局。住墾利縣城中興路57號。
法定代表人安長濱,局長。
委托代理人崔瑜,山東正義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洪玲,女,1965年4月25日生,漢族,墾利縣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股股長,現住該局。
上訴人北京市第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因工商行政撤銷案,不服墾利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03)墾行初字第2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6月1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郝建光、黃俊華,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崔瑜、李洪玲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上訴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存在錯誤。1、被上訴人在2001年9月3日作出行政確認行為前,沒有依法調查。2、被上訴人作出“井下鑫茂實業公司年檢提交的年度會計報表與公司會計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確認,該確認不符合勝利油田井下鑫茂實業公司(以下簡稱鑫茂公司)沒有繼續經營的事實,漏掉了鑫茂公司已被上級主管部門勝利油田管理局井下勞動服務公司(以下簡稱勞動服務公司)合并的事實。二、一審判決證據不足。1、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提交鑫茂公司2000年度企業年度的原始資料(3號證據)為有效證據是錯誤的。勞動服務公司為鑫茂公司進行年檢的目的不是為了繼續經營,而是為了逃避債務。2、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提交的鑫茂公司2000年度會計帳表為有效證據是錯誤的。被上訴人未能提供其在2001年9月3日前依法調查的有效證據,被上訴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后自行收集的證據,不能作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因此,被上訴人提交的3號證據是無效證據。3、被上訴人無證據證明鑫茂公司繼續經營的原始憑證是真實的。4、上訴人提交的證據充分證明鑫茂公司事實上已被其上級主管部門勞動服務公司合并,無繼續經營的事實。三、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被上訴人沒有履行法定職責,不經過調查,就以“井下鑫茂實業公司2000年度年檢提交的年度會計報表與公司會計記載數據一致”的確認來維持鑫茂公司的法人資格是違法的。且一審判決認為“法律沒有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主動依職權注銷企業登記的權限”是錯誤的。綜上所述,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查明事實,依法改判;撤銷被上訴人的具體行政行為并責令被上訴人依法查出鑫茂公司騙取年度檢驗的行為。
被上訴人答辯稱,一、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改變了其在一審的起訴請求,改變的部分屬于新訴請求,二審中不應予以審理。一審中,上訴人的請求是“撤銷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并責令被告注銷鑫茂公司登記,查處其騙取年度檢驗的行為”。而在上訴狀中的訴請“撤銷被上訴人具體行政行為并責令被上訴人依法查處勝利油田井下鑫茂實業公司騙取年度檢驗的行為”。上訴人已經意識到要求被上訴人注銷鑫茂公司無法律依據,故改變了訴訟請求。依據法律規定,二審對其改變部分應不予審理。二、被上訴人的確認行為合法,上訴人的上訴觀點不能成立。1、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在作出2001年9月3日的確認行為前未依法調查是錯誤的。2、上訴人認為“該確認不符合鑫茂公司沒有繼續經營的事實”,但是,被上訴人調閱鑫茂公司2000年年檢材料后,顯示了該公司未停業并繼續經營的數據,符合通過年檢的基本條件。3、上訴人認為“漏掉了鑫茂公司已被其上級主管部門勝利石油管理局井下勞動服務公司合并的事實”。但是,鑫茂公司的年檢材料中既有納稅情況,又有其他經營情況,不能證明已被其上級主管部門吸收合并。因此,上訴人認為年檢漏掉了合并事實的觀點不能成立。4、上訴人認為鑫茂公司參加年檢不是為了繼續經營,而是為了逃避債務的觀點不能成立。5、被上訴人提交的3號證據是在確認行為之前所調取,用以核實年檢材料與原始會計帳冊是否吻合,是確認的證據,上訴人的證據不能證明鑫茂公司已被吸收合并。三、鑫茂公司是否通過年檢,對上訴人的債權實現不產生實際的影響。上訴人啟動訴訟程序的原因是其認為鑫茂公司對其負債30萬元,若通過年檢注冊,則該公司企業法人資格就依然存在。四、上訴人關于適用法律問題的上訴觀點不能成立。1、上訴人以被上訴人未履行法定職責,而提起訴訟。2、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注銷鑫茂公司的工商登記,顯然與其列舉的法律依據相悖。被上訴人不能依職權注銷企業登記,只能依職權吊銷企業的營業執照。上訴人自己的訴訟請求有悖法律,其后果自負,不能轉嫁于被上訴人。綜上所述,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
一審認定,鑫茂公司在2001年5月31日通過2000年企業年度檢驗后,原告給被告去信,舉報鑫茂公司有騙取2000年度檢驗的行為,要求被告予以查處。被告接到舉報后,經過調查,于2001年9月3日作出了“井下鑫茂實業公司年檢提交的年度會計報表與公司會計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確認,并以信函的方式,向原告告知了上述調查的結果。一審認為,被告于2001年9月3日給原告的確認鑫茂公司2000年度年檢提交的會計報表與公司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回復中,沒有告知原告提起訴訟的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第1款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根據該規定,原告于2003年1月14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并未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被告于2001年9月3日給原告的確認鑫茂公司2000年度年檢提交的會計報表與公司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回復,是針對原告的舉報向原告作出的答復,如果原告認為被告的該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此,原告的起訴符合有關法律規定,原告具有合法的訴權。被告向本院提交的1號證據和3號證據相互印證,兩份證據數據記載一致,能夠證明被告作出鑫茂公司2000年度年檢提交的會計報表與公司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確認,有合法的根據。原告向本院提交的第11號證據的制作時間、在被告作出鑫茂公司2000年度年檢提交的會計報表與公司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確認,證據確實充分,程序合法。原告要求撤銷被告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法律沒有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主動依職權注銷企業登記的權限,故原告要求被告注銷鑫茂公司企業登記的請求,沒有法律依據,不予支持。被告在接到原告關于鑫茂公司有騙取年檢行為的舉報后,于2001年9月3日作出了鑫茂公司2000年度年檢提交的會計報表與公司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確認,是被告對鑫茂公司是否有騙取年度檢驗的行為,依照職權作出的處理。原告起訴被告不作為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告要求被告查處鑫茂公司騙取年度檢驗行為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要求撤銷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責令被告注銷鑫茂公司登記并查處鑫茂公司騙取年度檢驗行為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
1、 1999年5月31日井下農工商公司黨政辦收取鑫茂公司行政、財務、黨支部三枚公章的書證;
2、 1999年6月譚繼本收到鑫茂公司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等五項證件的證明;
3、 鑫茂公司財務交接有關資料統計表(正帳);
4、 鑫茂公司財務交接有關資料統計表(輔助帳);
第1-4號證據,證明鑫茂公司被其上級主管部門勞動服務公司吸收合并,法院在執行時已無可執行的財產。
5、 1999年10月27日全國農村信用社特種轉帳借方傳票;
證明鑫茂公司清戶時帳面金額劃入勞動服務公司。
6、 中國工商銀行銷戶申請書;證明鑫茂公司沒有開戶銀行及帳號。
7、 2001年2月22日對劉洪臣的調查筆錄;證明1999年5月因機構改革,鑫茂公司被勞動服務公司撤并。
8、 2001年5月22日的年檢證明;證明鑫茂公司2001年5月22日之前未參加年檢。
9、 2001年9月3日被上訴人針對上訴人的舉報,經調查后給上訴人的回復;
證明被上訴人的行政行為及沒有告知上訴人訴權和起訴期限。
10、 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東民終字第212號民事判決書;11、2002年5月24日墾利縣人民法院的債權憑證及(2002)墾法執字第74號民事裁定書;
第9、10號證據,證明被上訴人的行政行為與上訴人有利害關系,且侵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也證明鑫茂公司已被勞動服務公司合并,已無可執行的財產。
被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
1、 2000年度企業法人年檢報告書(其中包括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續)、損益表)。證明被上訴人年檢程序實體均合法。
2、 2001年9月30日上訴人給被上訴人的信函。證明上訴人在2001年9月30日收到了被上訴人的信函。
3、鑫茂公司2000年度的現金日記帳(其中有遞延資金經營收入、本年利潤、經營成本、帳簿啟用及接交表)。證明被上訴人在接到上訴人的舉報后,調取了鑫茂公司的會計帳冊與年檢報表,經核對無誤后以書面的形式于2001年9月3日給上訴人答復。
4、2001年11月12日被上訴人對鑫茂公司及勞動服務公司譚繼本、孫豐躍的詢問(調查)筆錄。證明2001年9月30日被上訴人接到上訴人的信函后,對上訴人的舉報又進行了調查。
本案認定事實:上訴人舉報鑫茂公司有騙取2000年度檢驗的行為,要求被上訴人予以查處。被上訴人接到上訴人的來信舉報后,經過調查,于2001年9月3日將調查結果以書面的形式答復上訴人。上訴人對該答復不服,而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在接到上訴人關于鑫茂公司有騙取年檢行為的舉報后,于2001年9月3日作出了鑫茂公司2000年度年檢提交的會計報表與公司帳本記載數據一致的書面答復,并將該答復函告上訴人。被上訴人作出該答復,涉及鑫茂公司的權利義務關系,但上訴人不是其利害關系人,其權利義務沒有受到該答復的實際影響,與之沒有直接、現實的利害關系,且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可訴行為的條件。因此,被上訴人對上訴人舉報所作出的答復不具有可訴性,不屬于行政審判權限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上訴人作為鑫茂公司的債權人,與鑫茂公司通過年檢的行為合法與否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此,上訴人提起行政訴訟,請求被上訴人依法查出鑫茂公司騙取年檢的行為,不具備原告主體資格。原審判決部分認定錯誤,依法應予改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二)項、第七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一、撤銷墾利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03)墾行初字第28號行政判決;
二、駁回上訴人北京市第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的起訴。
一、 二審案件受理費各5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此頁無正文)
審 判 長 宋繼業
審 判 員 侯麗萍
代理審判員 張曉麗
二00三年六月三十日
書 記 員 翁秀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狀(公民提起申訴用)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復核類推案件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回避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