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賠償裁定書
(2010)浙臺行賠終字第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潘福友,男,1955年8月27日出生,漢族,住(略)。
委托代理人潘夏夫,溫嶺市石塘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溫嶺市貿易與糧食局,住所地溫嶺市太平街道人民東路258號。
法定代表人陳金法,局長。
上訴人潘福友因訴被上訴人溫嶺市貿易與糧食局其他行政賠償一案,不服溫嶺市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1日作出的(2009)臺溫行初字第97號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0年1月2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對本案進行了書面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為: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行為違法是行政相對人取得行政賠償的前提條件。現(2009)臺溫行初字第96號行政判決書已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故原告起訴的行政賠償的訴求缺乏前提條件。為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一)項的規定,裁定駁回原告潘福友的起訴。
上訴人潘福友上訴稱:被上訴人溫嶺市貿易與糧食局的強制扣押行為事實不清、程序違法。首先,查獲地址錯誤,查獲現場應是四甲村而不是五甲村;生豬屬于上訴人而不是雇員莫秀德所有,被上訴人將文書送達給莫秀德錯誤。其次,被上訴人扣押生豬產品時沒有出示執法證件,未告知在場人身份,且對扣押的生豬產品進行過磅稱重時沒有任何人在場,目前被扣押的物品去向不明等屬程序違法。被上訴人所有的扣押文書、詢問筆錄均非現場制作而是事后補作,根據法律規定,被上訴人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后制作的證據不能認定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由此給上訴人造成的損失應予賠償,請求撤銷一審裁定,判決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7頭生豬產品的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16625元。
被上訴人溫嶺市貿易與糧食局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
在一審期間,各方當事人提交的全部證據材料,均由原審法院移送至本院。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材料。
本院認為,上訴人潘福友認為被上訴人溫嶺市貿易與糧食局的強制扣押行為違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確認被上訴人的強制扣押行為違法并一并提起行政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上訴人起訴被上訴人強制扣押行為違法的案件經本院二審終審,已判決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故上訴人要求行政賠償沒有事實根據,不符合起訴條件,原審法院裁定駁回起訴并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七條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於 艷 華
代理審判員 徐 后 利
代理審判員 蔡 超
二0一0年三月八日
代 書記員 王 麗 萍
附:本裁定依據相關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四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的處理,一律使用裁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合同
2020-10-14先予執行申請書(民事)
2020-10-14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執行書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停止執行死刑命令(停止執行死刑用)
2020-10-14執行死刑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擔保人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退還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搜查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