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2004)高行終字第39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法定代表人王景川,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穎,該委員會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郭健國,該委員會審查員。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江漢石油鉆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
湖北省
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456號。
法定代表人常子恒,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胡建平,男,漢族,1954年2月11日出生,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住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鼓架坡68號4樓1號。
委托代理人蔣洪義,北京市立方
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
宜春第一機械廠,住所地
江西省宜春市外環南路30號。
法定代表人楊偉眾,廠長。
委托代理人劉漢鼎,男,漢族,1944年9月24日出生,該廠職工,住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窯前路30號。
委托代理人宋攀峰,男,漢族,1966年7月24日出生,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職工,住北京市
朝陽區三間房南4號5樓2門7號。
上訴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上訴人江漢石油鉆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漢鉆頭公司)因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3)一中行初字第854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2004年10月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2月24日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王穎、郭健國,上訴人江漢鉆頭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胡建平、蔣洪義,被上訴人宜春第一機械廠(簡稱宜春機械廠)的委托代理人劉漢鼎、宋攀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江漢鉆頭公司是“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的專利權人。2003年3月12日,宜春機械廠以“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7、11、12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的規定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宣告該專利權無效的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經審查,于2003年10月22日作出第553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5537號無效決定),維持“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有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宜春機械廠所提出的第5537號無效決定中存在的錯誤,均未損害該廠的權利,不屬于認定事實不清、
適用法律不當或程序不
合法的情形。根據宜春機械廠提交的證據,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單牙輪鉆頭與PDC鉆頭屬于不同類型,江漢鉆頭公司提交的證據沒有給出“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啟示的理由不充分,專利復審委員會基于該理由認定該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沒有依據。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判決:(一)
撤銷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5537號無效決定;(二)專利復審委員會應該針對宜春機械廠對江漢鉆頭公司享有的“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重新作出審查決定。
專利復審委員會、江漢鉆頭公司不服
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專利復審委員會的上訴理由是:單牙輪鉆頭與PDC鉆頭不屬于同一技術領域,單牙輪鉆頭是介于三牙輪鉆頭和PDC鉆頭之間的一種新鉆頭;現有技術是否存在結合的技術啟示所考慮的是作用,而不是目的,一審法院以目的相同認為現有技術容易結合沒有依據,《審查指南》規定了如何判斷現有技術中存在結合的技術啟示;宜春機械廠提交的證據3和證據11不存在將兩者結合,可以得到“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啟示,該專利權利要求1具備創造性,并在技術上取得了進步,提高了牙齒的工作壽命和鉆頭的保徑效果,使鉆頭的進尺得到提高,該專利的技術方案符合專利法有關創造性的規定。請求
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維持第5537號無效決定;由宜春機械廠承擔一、二審
訴訟費。
江漢鉆頭公司的上訴理由是:“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具備充分的創造性;“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與宜春機械廠提交的證據11記載的三級保徑結構的目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一審判決沒有引用證據11中的任何表述而認定兩者相同,無事實依據;一審判決認定“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記載的單牙輪鉆頭與PDC鉆頭采用保徑措施的效果相同無事實依據;一審法院評價“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創造性的方法不符合專利法和《審查指南》的有關規定;宜春機械廠沒有具體說明將證據11中記載的保徑結構結合到證據3中是顯而易見的,不應要求江漢鉆頭公司證明否定上述結合方式的教導和偏見;一審判決未對江漢鉆頭公司對“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具備創造性的論述進行評價,對江漢鉆頭公司不公平。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維持第5537號無效決定;本案一、二審
案件受理費由宜春機械廠承擔。宜春機械廠服從一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江漢鉆頭公司于1998年9月10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名稱為“一種單牙輪鉆頭”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該申請于2000年4月26日被公告授權,專利號是98219946.5。該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包括獨立權利要求1和從屬權利要求2-12,其中獨立權利要求1為:
“1、一種單牙輪鉆頭,由鉆頭體、球狀牙輪、牙齒、密封件、潤滑系統等部分組成,牙齒與鉆頭以過盈配合形式連接,其特征在于鉆頭牙輪上連續或間斷布置耐磨齒,鉆頭體上帶保徑塊,保徑塊上布置主動切削保徑齒和被動保徑齒。”
2003年3月12日,宜春機械廠以“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7、11和12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的規定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了無效宣告請求,該廠同時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了證據1-10。后于2003年4月8日,該廠又補充提交了證據11-12。其中:證據3是發表于1994年第5期《石油機械》上的論文“單牙輪鉆頭的應用前景”的復印件2頁。該論文介紹了單牙輪鉆頭的結構、工作特點及其對地層的適應性和應用前景,其中涉及到鉆頭牙齒可采用超耐磨聚晶金剛石—硬質合金復合片等材料,并說明PDC鉆頭與單牙輪鉆頭一樣都屬于切削型鉆頭,但它們各自在井底的工作行為和井底模式卻不大一樣。證據11是授權公告日為1994年4月13日、專利號為93214106.4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公開了一種具有臺階式保徑結構的銅體PDC鉆頭,主要由銅體、PDC切削齒、保徑齒和噴嘴組成,其在鉆頭銅體的保徑部位有一個臺階,采用三級保徑結構。
2003年4月28日,江漢鉆頭公司作出意見陳述,并提交了《專利技術與被控
侵權產品技術特征對比》和《X光衍射分析報告》作為附件。
2003年10月22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5537號無效決定,維持“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有效。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證據1、3、4、11、13和14以及6、5所披露的技術信息均可以作為評價“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新穎性和創造性的已有技術;證據2所披露的技術信息僅能評價“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的新穎性。
證據1-4、11、13、14以及6、5所披露的技術內容均未覆蓋“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限定的技術方案,所以該專利權利要求1具有新穎性。因為“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具有新穎性,其從屬權利要求2至12均具有新穎性。
證據4、5、6、11、13、14均涉及PDC類型的鉆頭。雖然證據11中介紹的“臺階式保徑結構”與“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中所稱的“主動保徑齒” 和“被動保徑齒”類似,但沒有公開該專利權利要求1中“在鉆頭體上帶保徑塊”的特征。而且,由于PDC鉆頭與單牙輪鉆頭分屬于不同類型,兩者在井底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過程均不同,而且適用于不同的巖層,實踐中對兩者的保徑要求不同。證據1至3雖涉及單牙輪鉆頭,而且證據1公開了“二級保徑”的概念,但未公開“二級保徑”的具體結構。證據3沒有公開“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鉆頭牙輪上連續或間斷布置耐磨齒,鉆頭體(1)上帶保徑塊(2),保徑塊(2)上布置主動切削保徑齒(4)和被動保徑齒(3)”。上述證據中均不存在將PDC鉆頭上的臺階式保徑結構設置于單牙輪鉆頭的鉆頭體上并形成保徑塊結構的技術啟示和技術教導,借助于上述證據所披露的已有技術而獲得“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技術方案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不是顯而易見的。另外,“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所述技術方案既增強了單牙輪鉆頭的保徑效果和扶正性能,提高了鉆頭工作的穩定性,又可以使單牙輪鉆頭的實際使用壽命和進尺得到提高。因此,“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所述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即該專利權利要求1具有創造性。因為“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具有創造性,所以其從屬權利要求2至12同樣具有創造性。[Page]
在一審
法院開庭審理過程中,宜春機械廠表示對第5537號無效決定中關于“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新穎性的認定無異議;對證據采信無異議;對第5537號無效決定認定證據3與“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的區別技術特征無異議。
以上事實有“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第5537號無效決定、宜春機械廠、江漢鉆頭公司提交的證據、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實用新型專利的創造性是指同現有技術相比,應當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本案中,宜春機械廠提交的證據1-3涉及的是單牙輪鉆頭。“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與證據3相比,多了“鉆頭牙輪上連續或間斷布置耐磨齒,鉆頭體上帶保徑塊,保徑塊上布置主動切削保徑齒和被動保徑齒”的技術特征。證據1雖然公開了“二級保徑”的概念,但未公開“二級保徑”的具體結構。
宜春機械廠提交的證據4、5、6、11、13、14均涉及PDC類型鉆頭,“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與證據11相比,雖然該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保徑塊上布置主動切削保徑齒和被動保徑齒”與證據11中公開的“臺階式保徑結構”類似,但該專利權利要求1多了“鉆頭體上帶保徑塊”的技術特征。
由于單牙輪鉆頭和PDC類型鉆頭工作模式和過程不同,適用的巖層不同,解決鉆頭保徑、提高牙齒壽命的問題時,遇到的技術問題不同,將PDC鉆頭上使用的保徑技術方案使用在單牙輪鉆頭上時,必須要適合單牙輪鉆頭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過程,并要使用該種保徑技術方案適應單牙輪鉆頭所適用的巖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上述證據不能得到將臺階式保徑結構應用于單牙輪鉆頭上并形成保徑塊結構的技術啟示和技術教導,因此,將PDC鉆頭適用的保徑技術應用于單牙輪鉆頭,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是不能實現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上述證據結合得出“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技術方案,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該專利權利要求1具備創造性。
雖然“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所達到的技術效果是“有效地解決了單牙輪鉆頭牙齒易磨損和保徑易失效的問題,在適當增加鉆頭成本的情況下,鉆頭使用壽命和使用效果顯著提高。鉆井的綜合成本大幅度降低”,與PDC鉆頭采用保徑措施的效果亦相同,但效果相同并不能說明技術方案相同。況且一審判決并沒有說明“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所達到的技術效果為什么與PDC鉆頭的保徑效果相同。
由于單牙輪鉆頭與PDC鉆頭屬于不同類型,PDC鉆頭的保徑技術能否應用于單牙輪鉆頭應由當事人舉證。宜春機械廠主張這種結合不存在技術偏見,江漢鉆頭公司主張這種結合存在技術偏見,應舉出支持各自主張的證據。由于宜春機械廠是無效請求人,其應首先舉出上述結合不存在技術偏見的證據,然后由主張存在技術偏見的江漢鉆頭公司舉出證據。一審判決在認定“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與證據3和證據11的結合相比不具備創造性時,并未說明宜春機械廠舉出并被法院采信了證明上述結合不存在技術偏見的證據,而直接要求江漢鉆頭公司舉證證明上述結合存在技術偏見是不妥當的。
由于“一種單牙輪鉆頭”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1具備創造性,從屬于該權利要求的權利要求2—7、11、12也具備創造性。
專利復審委員會、江漢鉆頭公司的上訴理由成立,其上訴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3)一中行初字第854號行政判決;
二、維持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553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一審案件受理費一千元,由宜春第一機械廠負擔(已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一千元,由宜春第一機械廠負擔(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輝
代理審判員 岑宏宇
代理審判員 張冬梅
二ΟΟ五 年 六 月 二十 日
書 記 員 畢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