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行終字第10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東,男,1985年5月12日生,漢族,住東營市墾利縣黃河口鎮護林村。
委托代理人王俊蘭(系李東的母親),女,1960年5月14日生,漢族,農民,住東營市墾利縣黃河口鎮護林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墾利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住所地,墾利縣永興路西首。
法定代表人張英偉,局長。
委托代理人郭歧貴,山東利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東營市挪亞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墾利縣開發區東首。
法定代表人張淮之,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濤,男,1946年12月9日生,漢族,東營市挪亞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墾利縣司法局家屬區。
東營區人民法院就李東訴墾利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墾利縣勞動局)、東營市挪亞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挪亞公司)勞動保障行政確認案,作出(2003)東行初字第48號行政判決,李東不服,向我院提出上訴。我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2月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李東的委托代理人王俊蘭,被上訴人墾利縣勞動局的委托代理人郭歧貴,原審第三人挪亞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楊濤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定,2002年3月5日,李東到挪亞公司做裝卸食品的工作。同年3月29日,李東到墾利縣建林鄉醫院就診。次日轉入墾利縣醫院治療,經醫院診斷李東頭部的傷為慢性硬膜下血腫。2002年3月5日至3月29日李東共出勤12天。2002年8月6日墾利縣勞動局接受委托后,于同年10月31日作出了墾勞社認字(2002)0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李東的傷不能認定為工傷。李東不服,提起行政訴訟,2003年3月21日墾利縣人民法院以墾利縣勞動局作出的墾勞社認字(2002)05號工傷認定書程序違法為由判決撤銷。2003年7月11日,墾利縣勞動局作出了墾勞社認字(2003)02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李東的傷不能認定工傷。李東不服,再次提起訴訟。原審認為,墾利縣勞動局提供的證據,能夠確認李東頭部的傷為慢性硬膜下血腫。但根據李東的陳述,墾利縣勞動局所進行的調查,均不能證明李東受傷的具體時間、地點及情節。李東向法庭提供的董金泉、李光輝的證言不能推翻墾利縣勞動局提供的證人證言,對李東的觀點不予采納。李東主張的其受傷是在挪亞公司裝卸箱子時造成的,因缺乏相應證據,不予支持。墾利縣勞動局未在法定的7日的期限內作出工傷認定,程序上有瑕疵,但不影響實體認定。墾利縣勞動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主要事實證據充分,適用規章正確,應予維持。原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墾利縣勞動局作出的該工傷認定決定書。
李東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被上訴人提供的2002年3月份小組考勤月報表是偽造的證據,對劉志廣、孫國忠的調查筆錄,因二人均為挪亞公司職工,該二份證言應為無效證據。上訴人提供的李光輝的證明能夠證明上訴人是因工受傷,且李光輝曾出庭作證。上訴人提供了董金泉的證明,墾利縣人民醫院出院診斷書及病歷附頁和墾利縣人民醫院出具的有公章、院長簽名、主治醫生簽名的證明,能夠證明李東的受傷情況。以上證據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依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勞動部門應在7日內作出工傷認定。但被上訴人7日內沒有作出認定,直到第25天才將工傷認定決定書送達上訴人,一審法院認為是程序上的瑕疵,該認定是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并撤銷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判決被上訴人重新作出工傷認定。
被上訴人墾利縣勞動局答辯稱,一、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上訴人一審提交了9份證據,該9份證據不能確定上訴人的傷是在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受傷。根據上訴人陳述的受傷情況,被上訴人對見證人進行的調查均不能證實上訴人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受傷。上訴人提供的李光輝的證明因對上訴人受傷時間、受傷程度、受傷地點不明確,且對上訴人的受傷部位的陳述與上訴人自述也相互矛盾。同時,被上訴人調取了用人單位的考勤表,能夠證明上訴人在2002年3月在用人單位共出勤12天,上訴人所陳述的第三次受傷的時間上訴人并未上班。被上訴人依據以上證據作出的認定是正確的。二、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程序合法。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未超過30日的法定期限,故程序并無違法。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原審第三人挪亞公司答辯稱,墾利縣勞動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所依據的證據真實、合法。依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作出李東不能認定因工負傷的結論正確。李東所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李東在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受傷。上訴人提供的證人李光輝早已被挪亞公司開除。董金泉亦不是挪亞公司的職工。墾利縣法院在審理李東的工傷認定案時沒有通知挪亞公司作為第三人到庭參加訴訟。且李光輝、董金泉的證言不能證明李東受傷的時間、地點以及受傷情形。墾利縣人民醫院的診斷證明亦不能證明李東的傷情及李東受傷是工傷。根據挪亞公司的出勤表,3月26日李東根本沒有上班,所以也不可能會受傷。李東在挪亞公司工作僅12天,所以不能確認該外傷一定是在挪亞公司工作時所致。墾利縣勞動局自受理之日起21日內作出工傷認定,并未超過30日的法定期限,程序上并不違法。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的上訴。
被上訴人墾利縣勞動局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
1、李光輝的身份證復印件及李光輝出具的證明。該證明內容:在挪亞公司與李東是同事,曾見李東在推食品箱時,由于箱子傾倒,砸過頭一次。出具證明時間是2003年2月18日。
2、挪亞公司出具的“對李東申訴的答辯意見”。
3、挪亞公司2003年3月小組考勤月報表。該考勤表載明李東從3月7日到3月25日期間在挪亞公司上班,共計上班12天,但3月26日李東并沒有出勤,以此證明李東主張的3月26日被砸過的情形不存在。
4、墾利縣勞動仲裁委的庭審筆錄。該庭審筆錄中載明的李東陳述其受傷的時間是“3月8日”且只提到受傷一次,以此證明該次陳述與其在被上訴人處的陳述不一致。
5、墾利縣人民醫院出院診斷證明書。該診斷書載明病人姓名“李亭美”,年齡“17歲”,入院、出院時間“2002年3月30日至5月1日”,診斷“慢性硬膜下血腫”。
6、調查筆錄四份。
2002年8月12日對李東的調查筆錄。李東陳述受傷經過,第一次是3月10日12點左右,在東營挪亞公司專賣店,裝箱時,箱子落在頭上。第二次是3月20日下午5點多,在挪亞食品廠院內,卸箱子時,箱子砸在身上,當時劉志廣、李光輝在場。第三次是3月26日早晨4點多,在拖運箱子時,箱子歪倒砸在頭上,孫國忠在場。
2002年8月12日對王俊蘭的調查筆錄。王俊蘭陳述住院治療情況,3月29日到建林醫院,當晚轉入縣醫院,3月30日做手術,5月1日出院。
2002年9月10日對劉志廣的調查筆錄。劉志廣陳述,2002年3月10日,劉志廣是往濰坊地區送貨,故無法看到李東是否受傷。3月20日,也沒有看到箱子砸到李東身上的情況。
2002年9月10日對孫國忠的調查筆錄。孫國忠陳述,其與李東在一起工作的時間沒有看到箱子砸在李東身上。
7、工傷認定申請表。
8、墾利縣工傷認定委員會案件認定表10份。
9、墾勞社認字(2003)02號工傷認定決定書及送達回證。送達時間:2003年7月25日。
10、《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上訴人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對考勤月報表,認為是偽造的,李東與董金泉、李光輝、孫國忠、劉志廣是一個小組的,在墾利縣法院開庭審理時,該考勤表并沒有出示。對勞動仲裁委的庭審筆錄,當時李東陳述時頭腦不清醒,該證據在墾利縣法院開庭時亦沒有出示。對劉志廣和孫國忠的證言,劉志廣是挪亞公司的一個小隊長,孫國忠現也在挪亞公司上班,所以他們說的不是真實的。對程序證據,被上訴人沒有權利再次要求李東重新申請工傷認定,兩次工傷認定拖延時間過長,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程序違法。對法律依據,認為李東所從事的工作有被砸傷的可能性,亦有證人能夠證明李東被砸過的事實,應適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工傷。
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
1、李東受傷前后的二張照片。
2、勝利石油管理局中心醫院CT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診斷意見:右側中顱凹蛛網膜囊腫。
3、墾利縣人民醫院門診部劉春亭出具的證明。該證明內容:病人李東,因頭部外傷后頭痛嘔吐10余天于2002.3.29日晚來院就診,經顱腦CT檢查以“慢性硬膜下血腫”收入病房。當時陪人誤將病人姓名報為“李亭美”。
4、墾利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復制的住院病歷。病歷載明病人姓名“李亭美”,年齡“17歲”,入院日期“2002年3月30日”
5、李光輝出具的證明。該證據同被上訴人提交的1號證據。
6、李東的健康證復印件。是李東于2002年3月5日因為進挪亞公司辦理的證件。
7、黃河口鎮護林村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證明內容:李廷美系李東之祖父,實際住院治療的病人應為李東。
8、墾利縣公安局黃河口派出所出具的證明。證明內容:李廷美系黃河口鎮護林村村民,李東系李廷美之孫。
9、墾利縣人民法院(2002)墾行初字第22號判決書中關于李光輝出庭作證的描述。“證人李光輝在庭審中證實:他與原告李東是在一個車上,當時李東去上班的時間不長,有一天早上他見到箱子砸到了李東身上,沒幾天他就離開了挪亞公司,后來聽說李東住院了。同時他還證實,李東是在拖箱子時被砸到的,他見過一次。”
被上訴人墾利縣勞動局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意見:
堅持一審中對有關證據的質證意見。對住院病歷,認為該病歷不能證明李東的受傷是工作中造成的。對李光輝出具的證明及一審中出庭作證的證言,認為不具有真實性,不應采信。對墾利縣人民醫院門診部劉春亭出具證明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作為醫療機構僅能對病情作出證明,故該份證明的內容超出其職權范圍,對該證據證明的內容不予認可。
原審第三人挪亞公司對上訴人所舉證據發表意見:同意被上訴人的質證意見。對墾利縣人民醫院門診部劉春亭出具的證明認為不能證實上訴人頭部受傷及入院時病人報錯姓名的原因。
對雙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作以下認定:
被上訴人提交的1-6號證據,能夠證明被上訴人調查收集證據的情況,認定為有效證據;7-10號證據是能夠證明其作出工傷認定的程序和適用法律情況,認定為有效證據。上訴人提交3、7、8號證據能夠證明住院病歷中載明的“李亭美”實際是李東,與本案具有關聯性,認定為有效證據;4、5、9號證據與本案事實有關聯性,認定為有效證據。1、2、6號證據與案件事實無關聯性,認定為無效證據。
本院認為,上訴人所患“慢性硬膜下血腫”系外傷所致,且根據個人體質及受傷輕重有一段時間的潛伏期,對此,有醫院的診斷證明及有關的醫學理論材料能夠證明。被上訴人作出的“不能確定李東在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受傷”的事實認定,所依據的證據有:李光輝出具的證明,挪亞公司2003年3月小組考勤月報表,對李東、劉志廣、孫國忠的調查筆錄。其中李光輝證明李東有被周轉箱砸到過的事實,而劉志廣和孫國忠對該事實均予以否認。因李光輝系四川人,出具證明時已不是挪亞公司職工,而劉志廣、孫國忠現仍是挪亞公司職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十三條第(七)項的規定,應認定李光輝的證明優于劉志廣、孫國忠的證言。關于挪亞公司的2003年3月小組考勤月報表,該表系挪亞公司單方作出,上訴人對該表所記載內容并不認可,且該表僅能證明上訴人主張被周轉箱砸過的3月26日上訴人沒有出勤的情況,對另外二次上訴人所主張的受傷并沒有排除性的證明作用。綜上,本院認為,被上訴人作出的“不能確定李東在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受傷”的認定證據不足,應予撤銷。原審判決認定錯誤,應予改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二)項,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目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東營區人民法院(2003)東行初字第48號行政判決;
二、撤銷被上訴人作出的墾勞社認字(2003)02號工傷認定決定書;
三、被上訴人于本判決生效后60日內重新作出工傷認定。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50元,由被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焦 偉
審 判 員 侯麗萍
代理審判員 張曉麗
二○○四年三月十一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事務所調查專用證明(刑事)
2020-10-14刑事自訴狀(樣式一)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2020-10-14民事反訴狀(民事被告或刑事自訴案件被告人提起反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逮捕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假釋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起訴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