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2009)邵中行終字第4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玉海,男,1951年6月24日出生,瑤族,工人,住(略)。
上訴人(原審原告)向藕云,女,1953年4月19日出生,瑤族,工人,住址與劉玉海相同,系劉玉海之妻。
委托代理人胡揚斌,男,1944年12月24日出生,漢族,住(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住所地:洞口縣健民北路。
法定代表人向本躍,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局長。
委托代表人唐光軍,男,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工作人員。
原審第三人向乾偉,男,1982年10月24日出生,漢族,城鎮居民,住(略)。
上訴人劉玉海、向藕云因行政處理決定一案,不服洞口縣人民法院二○○九年六月二日作出的(2009)洞行初字第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于二○○九年八月六日上午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劉玉海、向藕云的委托代理人胡揚斌,被上訴人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的委托代理人唐光軍,原審第三人向乾偉的委托代理人楊思茅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向乾偉之父親向振鑫與向藕云系兄妹關系,共同居住在其父母修建的五扇四間房屋內。1988年向振鑫與劉玉海、向藕云雙方共同在房屋后面三米處(兩房經墻的間距)修建五扇四間二層樓房一座。同年5月13日,雙方將修建的房屋予以分配,劉玉海、向藕云分得右邊二間房,向振鑫分得左邊二間房屋。1993年12月26日,在雙方居住的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參與的前提下,向振鑫與劉玉海、向藕云之間訂立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向振鑫將其后排房屋所占份額除一間廁所外,作價5099.80元賣給劉玉海夫妻,前排的整座木房在留取原過道給劉玉海夫妻外,全部歸向振鑫夫妻。該房屋買賣合同還約定:向振鑫家翻新房屋時,地面填至與劉玉海家的房屋地面一樣高度;房屋修高、修低,由向振鑫父子決定,劉玉海父子無權干涉。2008年5月,向乾偉持標明間距及擬改建四層房屋的用地紅線圖,經包括劉玉海在內的左鄰右舍的鄰居簽署意見后,報請規劃部門批準翻建房屋。劉玉海、向藕云也在同排的原過道上翻建四層房屋。向乾偉因建房資金不足,向規劃部門申請修建三層樓房。爾后,向乾偉開始修建房屋。修至第三層時,向乾偉又向規劃部門申請補辦第四層建房手續。而劉玉海、向藕云以向乾偉修建的第四層房屋影響其房屋采光為由,要求規劃部門不得為向乾偉補辦建四層房屋的手續。對此,因向乾偉已在修建第四層房屋,規劃部門對向乾偉的行為發出了停工通知。隨后,規劃部門還召集劉玉海夫婦、向乾偉進行協商,要求向乾偉將其第四層房屋退讓1.8米,補辦手續后方可施工建房。劉玉海夫婦對此方法表示同意,但向乾偉并沒有同意這一方法而是繼續修建第四層房屋。2009年4月8日,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以劉玉海、向藕云的申請對向乾偉作出洞規決字(2009)1號行政處理決定書,決定對向乾偉未補辦規劃許可手續擅自修建第四層房屋的行為,應給予罰款的行政處罰。同年4月13日,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對向乾偉修建的私人住宅改建工程,因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違法行為,作出洞規罰字(2009)40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向乾偉予以罰款3000元。向乾偉于同日履行了繳罰款3000元的義務。據此,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又于同年4月13日作出“關于向乾偉違法建設處罰補辦手續的審批附件”。該附件做出如下批復:一、向乾偉履行行政處罰決定并補交第四層建筑面積的規費后開工建設;二、第四層修建面積為114平方米;三、第四層以上的樓梯間頂層高度在2米以下。該附件還明確了“本附件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向乾偉修建的四層房屋于2009年4月18日完工。劉玉海、向藕云對洞口縣規劃管理局作出的洞規決字(2009)1號行政處理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
原審認為,第三人向乾偉之父向振鑫將與劉玉海、向藕云共同修建的后排房屋中應占的份額出賣給劉玉海、向藕云時,雙方所訂立的合同中已對第三人向乾偉家庭建房的高度做出了約定。第三人向乾偉在翻修房屋前,持規劃修建四層房屋的用地紅線圖,在包括劉玉海、向藕云在內的左鄰右舍簽字同意后,向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申請并領取了修建三層房屋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第三人向乾偉在建房中又申請補辦修建第四層房屋的手續,建第四層房時,劉玉海、向藕云予以阻止。爾后,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對向乾偉、劉玉海、向藕云作出了洞規決字(2009)1號行政處理決定,其實質上是對向乾偉修建第四層房屋的許可,該行政行為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亦未違背劉玉海、向藕云與向乾偉之父親向振鑫所訂立的合同內容。該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正確。劉玉海、向藕云要求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賠償經濟損失2萬元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而不予支持。據此,判決:駁回劉玉海、向藕云要求撤銷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2009年4月8日作出的洞規決字(2009)1號行政處理決定和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劉玉海、向藕云向本院提出上訴稱,1、規劃部門只能準許原審第三人向乾偉修建三層樓房,因為修建四層樓影響了上訴人住房的采光、通風;2、被上訴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僅作出罰款處理,沒有對當事人爭議的采光、通風問題作出處理,不符合行政裁決的規定。而一審判決認定該行政許可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明顯屬認定事實有誤和違背法律規定。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責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經濟損失2萬元。
被上訴人洞口縣城鄉規劃管理局辯稱,上訴人與原審第三人都是在同一座老屋的地基上進行翻修房屋,也是同時申請辦理建房工程規劃許可證。而且,在辦理規劃許可證之前征得左鄰右舍的意見,同意雙方修建四層樓房。被上訴人所作的規劃并無不當。其次,被上訴人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是以規劃為依據。上訴人與原審第三人在同一個老屋地基上翻修新房,是同等高度的規劃,雙方都在用地紅線圖上簽署了規劃修建四層的同意意見。被上訴人作出的處理決定符合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原審第三人向乾偉辯稱,第三人建房不僅有協議的約定,而且有規劃許可。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二審查明的案件事實與一審判決認定的判決事實無異。
本院認為,原審第三人向乾偉在其老屋地基上重新修建房屋。被上訴人根據向乾偉申請修建三層樓房的報告,進行規劃行政審批,并發給其修建三層樓房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其后,向乾偉批三建四,上訴人以向乾偉建四層樓房影響其屋通風采光為由,向被上訴人舉報,請求被上訴人阻止并拆除向乾偉四層建筑。被上訴人根據向乾偉批三建四的行為,給予其罰款3000元行政處罰。又根據向乾偉建四層樓房不違背城市總體規范和左鄰右舍(包括上訴人在內)同意向乾偉建四層樓房簽字(在向乾偉用地紅線圖上簽字)的事實,同意向乾偉在履行行政處罰決定并補交第四層建筑面積的規費,準許向乾偉修建四層樓房。被上訴人行使上述規劃行政許可,屬其法定職責,且其行政許可行為和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符合法律規定。一審認定事實清楚,審理程序合法,判決駁回上訴人訴訟請求正確。上訴人請求撤銷被上訴人作出的洞規決字[2009]1號行政處罰決定和賠償損失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訴訟費50元由上訴人劉玉海、向藕云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何 芳
審 判 員 尹 東 初
審 判 員 吳 躍 輝
二○○九年八月十日
書 記 員 李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避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二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合議庭評議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公安局延長拘留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沒收保證金復核決定書
2020-10-14訊問筆錄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