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被判處刑事、行政或者是民事處罰的主體,若不按照既定的規定,履行自己的處罰責任,就會觸犯拒執罪的相關規定,只要滿足了立案的標準,就會立案偵查,一旦確定滿足了犯罪要件之后,就會受到量刑處罰,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一、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但是在法律適用過程中,認定情節嚴重卻成了一個難點。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下發的《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第3條對情節嚴重的五種情形作出了規定;200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關于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以下簡稱《立法解釋》),其中第二條對“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進行了解釋。對照來看,兩個解釋的側重點是不相同的。《司法解釋》主要是針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行為情節進行了列舉,而《立法解釋》則是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主體范圍進行了說明。但是兩個解釋有一個共同點,即均采用了“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這一表述。由此,認定“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標準就成了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的重要問題。
二、拒執罪提起刑事自訴的條件有兩個:
1、申請執行人有證據證明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犯了申請執行人的人身、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具體來說,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了下列八種行為之一:
(1)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2)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3)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4)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5)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6)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7)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8)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2、申請執行人有證據證明自己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由于拒執的行為,挑戰的法律的權威,若嚴加處置,對社會的危害是比較嚴重的,故而不少人在沒有按照既定的規定,履行處罰之后,會受到的處罰都是比較嚴重的,也即拒執罪量刑標準是比較重的,得益于該項法律規范的實施,我國社會比較穩定。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辯護詞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小額民事訴訟拒不執行、執行難的原因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興萌,山東順周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心理咨詢師。臨床醫學學士學位,5年學校及醫院學習歷練,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在傷殘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等方面能為當事人提供全面、客觀的意見及幫助。先后供職于平安財險、太平財險兩家保險公司,發揮醫學專長,依次擔任人傷理賠法務、人傷理賠主管、人傷審核崗,共計8年余,累計處理交通事故千余件,積累了豐富的交通事故及人身損害處理及訴訟經驗。目前主要業務專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人身損害糾紛。聯系電話:18615425160;微信:L18615425160。
如何用商標注冊公司
2021-02-18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