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根據法律規定,一些人由于某種原因,是不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因此,就需要他相應的監護人為此承擔責任,履行義務。那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什么?如何承擔法律責任?下面就將這一問題進行解答,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什么
無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進行民事活動。未滿8 周歲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構成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條件為“未滿八周歲”和“完全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即年齡和認識判斷能力,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構成不需要二者都具備,年齡和認識判斷能力是“或”的關系,只要二者具備其一即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二、法律責任
(一)當事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其主體資格的限制,無法承擔民事責任。雖然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承擔或在承擔民事責任時受到限制,但是他們或她們在侵犯他人權利或利益時應該是直接侵害人,所以他們或她們是不能擺脫成為民事被告的風險。不過雖然他們或她們是被告,但是承擔責任或部分責任的主體卻是他們或她們的監護人。
(二)監護人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2、關于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監護人的責任有了新的規定,雖然在表面上的不同不是很大,但是其深層的價值觀變化還是很大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3、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綜上所述可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兩種。其中他的民事活動由它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樣其自身無法承擔民事責任,由他的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或者賠償費用,減輕其民事責任。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需要了解,可以咨詢律霸的網站,我們有專業的律師您答疑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近親結婚能影響幾代
2020-12-29分居多久可以離婚,法院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判離婚
2020-12-06部隊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2假離婚買房什么意思,虛假離婚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4家暴離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離婚怎么辦,協議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21自愿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1-19離婚法律規定包括哪些
2020-12-29離婚了戶口必須遷出嗎?
2021-01-01婚姻法離婚方式有哪些,離婚可以通過哪些方式
2021-01-08出生證明的名字可以改嗎
2021-02-02介紹醫學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0-11-08子女撫養費是否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變更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4變更孩子的監護權的法律程序?
2021-02-05父子關系證明模板
2021-01-17關于婚姻法子女撫養權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協議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寫?
2020-11-29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2-082020年最新婚前財產協議的范本
2021-01-27什么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