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并沒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而是將致人死亡的后果規定在了故意傷害罪當中,作為其一種量刑情節。接下來,就由律霸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的問題。
一、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法條依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區別
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區別在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殺人,那么就成立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雖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但是也僅成立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故意殺人中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生命被剝奪的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身體健康遭到損害的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對于死亡結果,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是過失,是指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意識到或者輕信自己能夠避免而導致了這種結果的發生。
在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情況下,起刑點為10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判處行為人死刑。但要是行為人及其家屬對被害者家屬積極進行民事賠償的話,則在量刑的時候會充分考慮這樣的情節,有可能適當從輕處罰。本篇文章由律霸小編為你整理編輯,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雙方自愿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15軍人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6過錯方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62020最新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1-11孕期起訴離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3離婚起訴狀應當具備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8離婚案件管轄地在哪里?
2020-12-11近年來中國離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09自愿離婚協議書內容是什么,自愿離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07離婚訴訟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17哪些證據能夠證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3-11夫妻離婚該如何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3-08小孩出生證明更改流程是什么?
2021-01-08子女撫養費支付至什么時候
2020-11-29怎么寫子女撫養費起訴狀
2021-01-13怎么寫探視權起訴狀
2021-01-21孩子撫養權變更條件和手續
2021-03-02關于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
2020-11-22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15非婚生子女有出生證明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