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權的要件:(1)必須有損害事實。損害事實是指因非法侵害他人財產或者人身利益而受到損害的客觀事實。名譽權損害的事實主要包括因非法侵權而對受害人的名譽、精神或者財產造成的損害。精神損害往往是直接損害,而財產損失則是由精神損害造成的財產損失,也成為間接損失。有時,這兩種損害都有,但更多的情況下,他們只有精神損害。但是,這兩種損害,無論是同時發生還是僅僅是精神損害,都有其一,都造成損害的事實。(2) 這種行為是非法的。名譽權是公民維護自身尊嚴的權利。就公民名譽權而言,人人都有不作為的法律義務。只有當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積極侵犯公民人格尊嚴時,其侵權行為才是違法的?!睹穹ㄍ▌t》第一百零一條規定,禁止侮辱、誹謗損害公民的名譽權。因此,只要有人以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名譽,就是違法行為。在我看來,違法行為只能是積極的行為,而不是消極的不作為。因為公民權利的實現,只需要不損害他人,不需要他人的積極協助就可以實現。
客觀上,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有三種:暴力侮辱,是指對被害人使用暴力或威脅使用暴力,以損害他人名譽;言語侮辱,是指使用侮辱性言語嘲笑、侮辱被害人,讓受害者當眾出丑。言語侮辱就是通過言語和數字來侮辱他人,從而貶低他人的人格。(3) 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在一般民事侵權行為中,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然存在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內在必然關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譽受到侵害,與侵權人的侵權行為無關,或者侵權人已經實施了侵權行為,但是沒有侵害任何人的名譽,那么行為人就不承擔侵權責任。
通常不考慮間接因果關系。但是,在名譽侵權中,名譽權侵權造成的損害主要是精神損害,精神損害造成的財產損失是通過無形和間接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精神損害造成的財產損失不能僅限于直接損失或間接損失。一般來說,只要侵權人的行為是違法的,并且有過錯,甚至有間接損失,就應當視為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4) 肇事者有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侵犯名譽權的主觀要件,包括故意和過失。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損害他人的名譽,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損害發生,就有損害他人名譽的故意。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名譽,但是由于過失沒有預見到,或者預見到并且認為可以避免,從而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后果。
通常情況下,通過侮辱和誹謗侵犯他人名譽權是故意的,因為侵權人想要貶低他人的人格,損害他人的名譽。但在現實生活中,侵害他人名譽權仍存在一種“不明真相”的過錯。例如,在上述第一個案件中,當侵權人向報社提交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新聞時,編輯認為是真實的,因為他沒有進行深入調查。如果新聞是在報紙上傳播的,也應視為侵犯他人名譽權,這只是一種不當行為。根據民法理論中的過錯責任原則,過錯也應承擔民事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土地管理法
2020-12-25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拆遷房老人去世房產證改名流程是什么
2021-01-28拆遷房產證改名所需的資料
2021-03-04房改后產權人是個人的公房,遇到拆遷補償款全部歸個人所有嗎
2021-01-19營改增后拆遷補償款要交稅嗎
2021-01-01拆遷時果樹怎么陪償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