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因商業目的需要征收的,征收違法的,被征收人有權拒絕征收。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實行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它是全民所有的,即國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為了滿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第七十八條無權批準征用或者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違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使用土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用土地的,批準文件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法批準或者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違法批準征用、使用土地,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在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中,由國家主管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被征收地與集體組織的地位不平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行政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征收土地,不需要被征收人與土地所有人約定。土地征收集體組織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方面,土地征收并不是建立在當事人自愿一致的民事行為基礎上的,而是具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有人認為土地征收屬于國家行為。這種觀點并不準確。土地征收與其他行政行為沒有區別。二者都是行政機關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國家行為是不可訴的。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公訴。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圍內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國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理由。土地征用必須以補償為基礎。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對被征收的農民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農民給予補償,保證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因商業目的被征收的土地,如果征收違法,被征收人有權拒絕征收。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銷售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1-21校園傷害事故分幾類
2021-03-11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農村拆遷安置標準不統一怎么辦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