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強拆?
現行法規所稱的行政強拆,是指開發商或者取得拆遷許可證的拆遷公司實施的強拆。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取消行政強制拆遷。強制拆遷是否由法院決定,行政部門不再有決定權。在現行制度設計中,政府充當中介,開發商向政府申請拆遷許可。審批通過后,開發商實施拆除。成為拆遷主體的開發商為了利潤最大化,往往想盡辦法降低補償,加快拆遷進度,導致一些地區惡性事件的發生。根據新規定,政府今后將推到前臺,而開發商和拆遷公司則不能再參與搬遷。
當拆遷許可證失效時,并不意味著強拆不存在。有時候強制拆遷是必要的,但前提是為了公共利益,而人民法院要對政府進行制約和監督,以保持博弈的平衡。換言之,在未來,政府不能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強拆,必須先向人民法院申請。從理論上講,人民法院既不是利益主體,又相對獨立,執行程序應當更加公正。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公共利益的界定。就土地財政而言,政府能否真正維護公共利益,關鍵在于能否超越自身利益。如果政府不能從自身利益中解脫出來,公共利益只能是海市蜃樓。二是司法是否獨立,人民法院是否不受行政制約。但這一點,現實未必太樂觀。
如果說非法強拆甚至暴力強拆是一個陰暗可怕的大廳,“行政強拆”不僅是支撐它的主梁,更是一根刺。如何拆掉這根梁,去掉這根刺,除了理論上的人民法院制衡之外,司法獨立、公眾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些打著“公益馬甲”的強拆,總是在公眾的視線中。因為公眾對公共利益最有發言權。要讓有關各方充分表達意見和要求,通過民主辯論形成共識。那么,按照社會福利和總收入最大化的原則,或者按照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原則,決策就不會偏離公共利益的原則。
復雜的利益格局和多重的利益訴求可能導致行政理性的喪失。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最好的辦法是分權和限制權力。對公民權益的尊重應該體現在一套公民與政府權利平等的制度設計中。希望新的拆遷條例能讓我們看到這樣的平等和希望。上述內容是對小編“什么是行政強制拆遷”問題的回答。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江蘇省政府拆遷補償是多少
2021-02-10我國法律對城鎮居民房屋的補償方式
2021-02-21被征收房屋該由誰評估價值
2021-01-08被征收人有權選擇補償安置方式
2021-02-13拆遷協議怎么簽
2021-03-25農村征地賠償標準批文
2020-12-30廠房遇拆遷,能以航拍圖為準定論是否違建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