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是什么?
目前,我國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產權交易和農民自建。貨幣補償金額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的房屋補償價格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所在地的補償價格。計算方法如下:
1。被拆遷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價格=被拆遷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單價×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同一拆遷范圍內集體土地上有多套住宅的,應當按照房屋的結構、等級計算合并補償。宅基地權屬位置補償價=宅基地綜合補償單價×宅基地核定補償面積。
未超過批準使用期限的臨時建設用房,按照重置價格和剩余使用期限進行補償,宅基地權屬所在地不給予補償價格。
集體土地住宅補償單價和住宅用地權屬所在地補償單價,由市國土房管局根據從化市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適當調整,從化市國有土地權屬基準地價和房地產市場變化情況,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定期公布。被拆遷房屋的安置面積按照以下標準確定:被拆遷房屋核定建筑面積在人均(25-30)平方米以下的,按人均(25-30)平方米確定;在人均(25-60)平方米之間的,按人均(25-60)平方米確定按核定建筑面積;人均60平方米以上的,按人均60平方米確定。
其中,2人以下(含2人)的家庭,由2人批準;未生育的已婚育齡夫婦,由3人批準。同一拆遷范圍內集體土地上有多處住宅的,應當合并計算房屋建筑面積。三是農民自身建設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城鎮規劃,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建設。討論了以下兩種情況:(1)村集體經濟組織仍有宅基地,此時宅基地可安排被拆遷人或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具體形式如下:
1按照宅基地所有權的區位補償價格進行補償。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統一建設房屋的,拆遷人應當按照《條例》第九條的有關規定對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補償,并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已竣工的安置房進行分配被拆除的房屋。
(2)村集體經濟組織仍有農用地的,可以轉為非農業建設用地供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安置房的,拆遷人應當辦理集體土地征用手續,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并依法繳納相關費用,并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房屋的補償價格補償村集體經濟組織。上述內容是對小編“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辦法”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為什么申請交通事故鑒定,可以申請交通事故鑒定的情形
2020-12-24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開荒地被別人霸占該如何維權
2021-01-01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拆遷不考慮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13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要怎么寫
2020-12-05蘇州地區公房拆遷補償比例
2021-01-06何為城中村與棚戶區,兩者有什么區別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