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征用的地上附著物如何補償?不同地方的標準是不同的。向當地國土資源局查詢,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被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耕地征收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被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被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按照被征收耕地數量除以被征收單位征地前人均占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土地補償費和征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由各省規定,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標準執行。被征收土地上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郊菜地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安置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自治區、直轄市。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務院可以提高特殊情況下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屬于地上附著物、苗木所有人。被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償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金,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被安置人員支付安置補償金其他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經被安置人同意,將安置補償款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被征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征地補償費的收支情況向其成員公開,接受監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和其他有關費用。
如果您或您的親朋好友在水田征用問題上遇到法律糾紛,您可以在線咨詢律師了解相關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注銷原因有什么
2021-03-18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承包荒山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