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無效不具有約束力。合同無效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但合同無效是由于締約方的過錯造成的,過錯方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2條【締約過失】一方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
(一)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談判的
(二)(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第五十六條【原始無效和部分有效】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從一開始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本合同的一部分無效且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有效性,則其他部分應保持有效
第58條【合同無效或解除的法律后果】本合同無效或解除后,因本合同取得的財產應予以返還;不可能或者沒有必要退貨的,給予折扣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訂立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訂立合同所需的條件主要包括:
1。締約主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當事人。所謂合同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可以是合同的未來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合同主體不同于合同主體。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真正享有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雙方必須依法訂立合同。所謂依法訂立合同,是指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合同規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權利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享有和承擔的,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要求的,法律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雙方達成協議的目的將無法實現,合同的訂立將失去其意義。雙方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協議。也就是說,合同必須由雙方協商。所謂共識是指經過談判和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觀點,沒有分歧。合同的成立應分為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要約接受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歷的兩個階段。如果合同不被接受,但僅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不成立。合同開始于合同雙方之間的談判,并通過合同要約和承諾之間的協議確定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無效不具有約束力。合同無效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但因合同一方的過錯造成合同失敗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車禍后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0-12-23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