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沒有規定因工傷賠償而終止勞動合同。工傷賠償后解除勞動合同一般由勞動者本人提出。如果雇主終止合同,應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相關法律法規
工傷保險規定
第三十五條員工因工致殘被認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應當保留勞動關系,辭職并享受以下福利:
(I)根據傷殘程度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津貼。標準是一級殘疾為27個月的工資,二級殘疾為25個月的工資,三級殘疾為23個月的工資,四級殘疾為21個月的工資(二)傷殘津貼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標準為:一級殘疾工資的90%,二級殘疾工資的85%,三級殘疾工資的80%,四級殘疾工資的75%。如果傷殘津貼的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則差額應由工傷保險基金在受傷工人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予以彌補,暫停發放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如果基本養老保險福利低于傷殘津貼,則差額應由工傷保險基金彌補,如果員工因工作傷殘被確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的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經離境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經確認在規定的醫學期間內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
(4)女性員工懷孕,分娩、哺乳
<5)自法定退休年齡起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不滿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員工根據員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少于六個月,則應向員工支付半個月的工資。
如果上一年度該地區員工的平均月工資是政府公布的三倍,則該員工的月工資高于其所在地的直轄市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的月工資,經濟補償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發放,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
本條所稱月薪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內的平均工資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中國法律沒有規定工傷賠償后勞動合同應當終止。一般情況下,勞動合同應在工傷賠償后終止。如被發包人終止,應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讀者咨詢法律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開發商在建工程抵押可以預售嗎
2021-03-13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