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的傷害是否構成犯罪
【案情】
2009年12月王某因生意嚴重虧損,為了年幼子女今后的生活,便萌生了請劉某揮刀將其雙手砍下騙取高額保險金,并承諾分一半的保險金給劉某的想法。隨后計劃得以施行,但卻事與愿為,案件被移送到法院。
【分歧】
劉某是否構成故意傷害罪?
第一種意見認為:劉某不構成故意傷害罪。既然刑法只規定了基于承諾的殺人罪,而沒有規定基于承諾的傷害罪,就表明基于被害者承諾的傷害一概無罪。故本案的劉某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劉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在被害者承諾的傷害案中,如果行為違反了公序良俗,且造成了重大傷害和嚴重殘疾的結果,行為人就應當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本案中,顯然,劉某將王某雙手揮刀砍下的手段特別殘忍,嚴重違反了公序良俗原則,其應當構成故意傷害罪。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根據我國刑法第234條之規定,“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其傳遞的是一種在嚴重的身體傷害中要保護“善良風俗”的立法理念。(善良風俗是指法律外的維持人類社會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倫理道德標準。)而恰恰是這一點,也為我們在處理被害人同意的界限的問題上,提供了一個法律上的標準,即如果“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這里手段特別殘忍是指傷害的方法完全是野蠻的、殘酷的且明顯屬于令人難以接受的反倫理、反秩序性傷害行為),即使有被害人的同意,由于其對刑法所要保護的一種善良風俗造成了損害,其行為就仍然構成故意傷害罪。當然,對于這種承諾的故意傷害犯罪,我們可以考慮將其作為一種從輕或者減輕刑罰的事由。本案中,劉某揮刀將王某的雙手砍下顯然是一種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王某重傷且嚴重殘疾的傷害行為,即使是受到王某的受托,因其行為的反倫理性也應該被法律所否定。
對于該類承諾性的故意傷害行為筆者建議按照如下規則處理:得到被害人同意的身體傷害行為,原則上不構成故意傷害罪,除非行為是“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且造成嚴重殘疾的”,但是可以考慮作為一種減輕或從輕處罰的事由。
綜合上面的介紹,承諾的傷害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騙取高額保險金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征地拆遷,靠什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