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審判決后由于被告在十五日內上訴,其文書并未生效,二審判決后的法律文書是自送達之日起立即生效的,進入執行程序的前題是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因此應從二審判決生效日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起始日期。
二、一審判決后十五日內如不上訴即視為一審法律文書生效,但二審判決內容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所維持不僅是原判內容也應包括原判生效時間,因此應從一審判決依法應生效日的十日后作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起點日期,否則象我所經歷二案:一審和二審之間的判決,一案歷時四個月,一案歷時九個月,那當事人起不吃虧太大且有失公平、公正之立法精神。
經上兩種觀點似乎都有道理,到底該如何收取遲延履行金請貴報予以答復。十萬火急!
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我不同意第二種觀點。雖然二審判決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是這種二審判決同樣是作出后即生效的終審判決,原判決會因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的上訴而不當然有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遲延履行金應當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所以也就是說,應當自二審判決后十日后作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開始日期。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3條:“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劃撥土地可以辦理他項權證嗎
2020-12-31航拍圖就能決定你的拆遷補償嗎
2021-02-24農村拆遷如何拿安置房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