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別人隱私權怎么判
法律保護公民個人的隱私權,因此他人有不得散布的義務。散布他人隱私,損害他人名譽的,是違法侵權行為,應依法受到治安行政處罰。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名譽侵權訴訟,要求侵權人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甚至賠償損失。
按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有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行為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條第1款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因此,當自身權益遭受非法侵害時,應通過單位給予調解處理,或依法向公安機關投訴或向法院提起訴訟等合法方式解決,而不能用違法方式處理。
《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第二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越來越懂得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眾所周知每個合法的公民都會有個人的權力,如果有別人進行侵犯,那么我們可以進行維權,直接拿著證據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處理。
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榮譽權都是怎樣定義的?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能否構成非法采礦罪
2020-11-27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土地轉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