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揚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的細則
《揚州市區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第二條?適用范圍:在揚州市區行政區域內的國有土地上,從事房屋拆遷補償估價(以下簡稱拆遷評估)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評估技術行為應當符合本細則的要求。
第三條?估價機構:進行拆遷評估的房地產評估機構應具備三級及以上房地產評估資質,并已列入向社會公布的揚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評估機構名錄。
第四條?估價人員:承擔房屋拆遷評估的房地產評估專業人員應該是符合本細則第三條規定的評估機構中的注冊房地產估價師。
第五條?估價對象:房屋拆遷范圍內,經現場查產認定的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含其占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六條?估價目的:統一為“房屋拆遷補償估價”。
第七條?估價時點:被拆遷房屋的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
第八條?價值標準:被拆遷房屋在估價時點完全產權下最可能達成的公開市場價值(含政府根據公開市場價值所確定并公布的拆遷補償保障標準和優惠標準),不考慮被拆遷房屋所受抵押、租賃等權利限制情形。
第九條?拆遷區位分區:根據揚州市城市房屋拆遷區位劃分體系,按住宅、非住宅非營業用房、營業用房三種情況,將市區主城區和經濟開發區劃分為三類拆遷區位及分區分等,作為拆遷補償評估依托的技術基礎。
第十條?房屋拆遷評估價格構成:是被拆遷房屋(含一般裝修)拆遷補償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室內裝飾裝修內容不列入被拆遷房屋評估內容而另行專項評估,也不包含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補助費、過渡補助費和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損失補助費等。
第十一條?評估程序:1.接受評估委托,明確基本事項;2.驗收查產資料,開展前期調查;3.擬訂作業方案,進行現場勘察;4.按照技術細則,進行評估測算;5.確認測算結果,撰寫評估報告;6.匯總相關資料,提交評估報告;7.現場咨詢答疑,評估材料存檔。
第十二條?評估結果表達:一是房屋拆遷項目補償資金概算評估,作為拆遷項目補償資金總額概算依據;二是房屋拆遷分戶補償金額評估,作為被拆遷房屋的補償依據。估價結果的貨幣單位應精確到人民幣元。
第十三條?估價結果應用的有效期:自提交正式評估結果之日起,至該拆遷項目拆遷補償結束時止。
二、房屋拆遷評估方法詳
1、市場比較法。
市場比較法是最具說服力并易于當事人接受的方法,因為這種評估方法最能直接反映評估對象的市場價格,但其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同類房屋的交易實例可供比照。貴陽市規定,采用市場比較法進行房屋拆遷估價,所選定的參照物實例,應當與被拆遷房屋所在區位、用途、建筑結構相同或相近,參照實例的成交時間不超過估價時點12個月,選取的參照實例須在3個以上,參照實例的綜合修正系數不超過30%。但是由于市場比較法需要交易實例作比照物,實踐中公用設施、公益事業房屋以及農房等交易實例較少,對這些房屋拆遷估價拆遷雙方可申請使用其它估價方法。
2、成本法。
成本法是通過求取估價對象在估價時點的重置價格或重建價格,扣除折舊,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
3、收益法。
收益法是預計估價對象未來的正常凈收益,選用適當的資本化率將其折現到估價時點后進行累加,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
4、假設開發法。
假設開發法是預計估價對象開發完成后的價值,扣除預計的正常開發成本、稅費和利潤等,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
5、基準地價修正法。
基準地價修正法是在政府確定公布了基準地價的地區,由估價對象所處地段的基準地價調整得出估價對象客觀價格。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揚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的細則”問題進行的解答,揚州市為了規范本轄區內房屋拆遷的評估,推出了相關的評估細則,轄區內房屋拆遷應該按該細則的要求進行評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簽勞動合同仲裁輸了怎么辦
2021-03-15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