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規定拐賣兒童罪是行為犯嗎?
1、拐賣兒童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拐騙行為,將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從而使該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原則上就構成本罪,應當立案追究。
2、根據《刑法》的規定,犯拐賣兒童罪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3、父母將自己的新生子女賣掉,這種行為仍然構成拐賣兒童罪。
二、死刑是怎么執行的?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采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后,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還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三、執行死刑注意哪些事項?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死刑執行命令后,應當在7日內執行。執行死刑的這一法定期限必須得到嚴格遵守,不得借故延期執行。
下級人民法院在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并立即報告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的。
在停止執行的情況下,執行死刑的人民法院應當立即用書面形式報告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由院長簽發停止執行死刑的命令。經過審查核實,如果認為原判決是正確的,必須報請核準的人民法院再簽發執行死刑命令,才能執行。如果查明罪犯確實是正在懷孕的婦女,應當報請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行為犯的意思就是只要實施這種行為,無論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目的均構成犯罪,拐賣兒童就是這樣的。并且如果家屬能夠早些發現,孩子已經脫離了自己的監護范圍,及時報警的話還有可能在找回孩子的同時鎖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所以看孩子就一定要當心一些。
犯拐賣兒童罪的一般判多久
拐賣兒童罪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防范制度是怎樣的
2021-01-12刑事犯罪中的罰金一定要交嗎
2020-11-10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