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破產撤銷權,指管理人對債務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法定期間內所為的侵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有否認其效力并申請法院撤銷該行為的權利。實際上,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制度是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在破產法上的延伸。基于其獨特的法律特性和制度功能,各國破產法均規定了破產撤銷權制度。
二、撤銷權制度概述
《破產法》規定撤銷權的目的,在于恢復因破產人不當處分而失去的利益,保護全體債權人公平受償的機會。國內也有學者稱之為否認權,并定義為:對于破產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前一定期限內所為的有害于破產債權人利益的行為,通過管理人行使撤銷權而予以消滅,使財產回復到行為發生以前的狀態的行為。否認權理論實為日本學者提出,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35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破產案件前6個月至破產宣告之日的期間內,破產企業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隱匿、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
(二)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
(三)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
(五)放棄自己的債權。破產企業有前款所列行為的,清算組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回財產。
追回的財產,并入破產財產。這一破產撤銷權制度,雖然在法律上給予了債權人適當的救濟權利,但由于該規定過于簡單,在審判實踐中操作性差,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不完善,因此,在立法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破產撤銷權制度,以便在司法實踐中進一步擴張破產撤銷權的適用范圍和行使主體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3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一)無償轉讓財產的;
(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
(三)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五)放棄債權的。
第32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除外。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破產撤銷權是否可以認定為有效力,應當向相關法院申請撤銷該行為。其實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其實是債權人撤銷權制度的延伸。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