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共同點有哪些
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共同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都是民事責任的一種承擔方式;
2、就其性質來說,都具有明確的補償性;
3、都是救濟損害的主要方法;
4、都具有制裁性。
二、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不同點
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基本區別在于以下幾點?:
1、訴訟時效的區別。
因違約責任而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而侵權行為的訴訟時效在造成人身損害的情況下往往為一年。
2、損害賠償范圍的區別。
侵害財產權利的侵權損害賠償,應用相當的實物或現金賠償,如受害人因此而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加害人亦應賠償。侵害他人身體健康權、生命權的,應賠償因此造成的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侵害公民、法人的姓名權、肖像權、榮譽權的,即使未造成經濟損失,亦可要求賠償精神損害。
在違約損害賠償中,通常依當事人的事先約定,雖然賠償范圍應當相當于所造成的損失,但不得超過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3、舉證責任的區別。
侵權行為成立,屬一般侵權行為時,被害人請求損害賠償應就加害人的故意或過失負舉證責任;在特殊侵權行為的場合,則往往享用無過失責任原則或過錯推定原則,權利人僅須就加害行為、損害結果及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負舉證責任,而無須就侵權人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在合同不履行的場合采用嚴格責任原則,債權人在請求損害賠償時只須證明債務的存在及損害的發生即可,而債務人若要免除自己的法律責任,須就損害是由于不可歸責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負舉證責任。
4、責任構成要件與免責條件的區別。
在違約責任中,行為人只要實施了違約行為,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辯事由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在侵權責任中,損害事實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成立的前提條件,無損害事實便無侵權責任的產生。在違約責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責條件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但當事人不得預先免除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責任。
在侵權責任中,免責條件或原因一般只能法定,當事人不可以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范圍事先預見約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共同點有都是民事責任的一種承擔方式,就其性質來說,都具有明確的補償性,都是救濟損害的主要方法,都具有制裁性等。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房屋租賃合同違約怎么辦
2021-02-04雇傭童工怎么辦
2020-12-18彩禮怎么規定
2021-02-21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