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法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對被害人的危害。違法犯罪最直接的危害后果就是被害人,不管是侵犯財產型犯罪,還是侵犯生命權、健康權的暴力犯罪。大多的侵害對象都是人或是被害人的物。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三、未成年人犯罪處理原則
1、從寬處理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所謂犯罪的時候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如果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即使審判的時候已滿18周歲也應適用本條規定。我國刑法之所以規定對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種最嚴厲的刑罰,它關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
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權糾紛判決書如何書寫
2021-02-17裝修合同未約定違約金,逾期了怎么辦
2021-02-15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