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特征是什么?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據這一規定,犯罪未遂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一)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這一特征是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相區分的主要標志,它表明犯罪已進入實行階段。所謂實行行為的著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經開始實施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某種犯罪構成客觀要件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著手是實行行為的起點。我們應該從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的意義上去把握著手:主觀上,行為人實行犯罪的意志已經通過客觀的實行行為開始充分表現出來;客觀上,行為人已經開始直接實施具體犯罪構成客觀方面的行為。著手的主觀和客觀這兩個基本特征的統一,反映了著手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為認定著手實行犯罪提供了一般標準。
(二)犯罪未得逞
(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法律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對于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于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于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犯罪未遂在現有的刑事案件當中也是很常見的,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受害者在遇到不法侵害的時候都手足無措的任憑犯罪嫌疑人宰割,還有就是預防犯罪這本來就是公安機關的基本工作職責。但是,如果因為犯罪既遂就可以免于刑罰,這也是對犯罪嫌疑人的姑息縱容。
犯罪未遂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既遂與犯罪未遂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