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會讓簽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二、認罪認罰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認罪認罰案件必須要確保寬嚴有據、罰當其罪,避免片面地從嚴和一味地從寬這兩種錯誤的傾向。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以下幾類案件不適用: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2、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對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社會危害嚴重的犯罪分子,其坦白認罪不足以從輕處罰的,也必須依法嚴懲。
之所以現在的公安部門會讓案件嫌疑人自己先簽認罪認罰具結書,是因為國家專門出臺了認罪認罰從寬處罰的制度,但是公安機關沒有資格在自身證據還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就讓犯罪嫌疑人先認罪認罰的,不過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是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本身的,因為可以從輕處罰。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作方能否簽署競業限制協議
2021-02-18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