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拒執罪,顧名思義就是拒絕執行的意思,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刑事類的案件,行為人對于自己所犯的罪行,并沒有老實的承認,而是認為我就是不認罪,或許可以有一線生機。那么拒執罪最新司法解釋內容是怎么樣的?
一、拒執罪最新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于2015年7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7月22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7月20日
為依法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確保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依法執行,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就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被執行人、協助執行義務人、擔保人等負有執行義務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處罰。
第二條 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二)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六)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七)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八)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第三條 申請執行人有證據證明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認為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的,以自訴案件立案審理:
(一)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犯了申請執行人的人身、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申請執行人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條 本解釋第三條規定的自訴案件,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 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
第五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一般由執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六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被告人在一審宣告判決前,履行全部或部分執行義務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
第七條 拒不執行支付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判決、裁定的,可以酌情從重處罰。
第八條 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附:法律條文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含義問題,解釋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并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
下列情形屬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或者濫用職權,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同時又構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現予公告。
最高法院發布拒執罪和“限制消費”司法解釋
通報集中打擊拒執罪專項活動情況 公布10起典型案例
來源:2015年7月22日《人民法院報》第1版
本報北京7月21日訊 (記者荊龍)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三部門聯合開展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專項行動的情況,并公布10起典型案例(見今日三版、四版),同時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的決定》(兩個司法解釋見今日二版,答記者問見今日四版)。最高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執行局局長劉貴祥出席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發布會由最高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主持。
專項行動遏制拒執行為
據介紹,為有效遏制逃避執行、抗拒執行、阻礙執行甚至暴力抗法等不良現象,改善執行環境,2014年11月至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開展了集中打擊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的專項行動。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人民法院實際判處此類犯罪共計807案864人。其中,以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706人,以構成妨害公務罪判處47人,以構成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判處93人,以構成其他相關罪名判處18人。此外,專項行動期間,各地人民法院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決定司法拘留共計55772案58478人次。其中,自行采取司法拘留措施45990人次,通過公安機關協助司法拘留12488人次。
劉貴祥指出,通過開展專項行動,一批抗拒執行的行為人受到法律懲處,有效遏制了各種抗拒和規避執行現象,在全社會形成了懲治抗拒執行違法犯罪行為的強大輿論氛圍,不僅對改善當前執行環境、緩解執行難問題具有直接推動作用,而且對強化社會誠信意識、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促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嚴懲暴力拒執行為
據介紹,《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文共八條,主要內容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明確了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的具體情形。規定負有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三類八項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規定中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第一類為“經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情形;第二類為“致使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或者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情形,包括“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等“發生在法官眼皮底下”的拒執行為;第三類是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二是明確了酌定處罰情節的適用條件。規定對申請執行人為弱勢群體的涉民生執行案件,被執行人拒不執行構成犯罪的,可以酌情從重處罰;在一審宣判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全部或者部分履行執行義務的,量刑時可以酌情從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是規定了部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可以按照自訴程序進行追訴。為適應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的需要,解釋明確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按自訴案件立案受理。
四是規定了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的一般管轄原則。解釋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一般由執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樣規定有利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相關證據的收集、固定和追訴程序的推進。如由其他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審理更為適宜,或者發生管轄爭議的,則按法律規定處理。
拓寬限制消費措施范圍
據介紹,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明確人民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限制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出行等多達九種類型的高消費行為。此次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決定進一步升級,將限制“高消費”擴張為限制“有關消費”,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明確將信用懲戒的范圍拓寬至限制高消費及非生活或者經營必需的有關消費。作為信用懲戒的重要手段,為了加大懲戒力度,進一步壓縮被執行人的生產生活空間,對被執行人一些非高消費行為依法也應當予以限制。據此,此次修改將原司法解釋名稱修改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拓寬了限制消費措施的范圍,明確規定,對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被執行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其高消費以及非生活或者經營必需的有關消費。
二是明確規定對失信被執行人應當采取限制消費措施。修改后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被執行人,人民法院應當對其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采取限制消費措施和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是兩種不同制裁手段。失信被執行人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惡意更高,應當采取全面限制消費措施。
三是增加采取限制消費措施的內容與力度。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增加對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的限制;
第二,加大對單位被執行人及其相關責任人員的限制力度,單位被執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后,明確禁止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四類責任人員實施高消費及有關消費行為。
拒執罪最新司法解釋的內容整理在上文,希望通過閱讀,可以解決大家的疑問。拒執這個行為,如果說情節不是很嚴重的,那么一般是不會按照拒執罪認定的,在現實生活中會有很多社會上的人,因為性情彪悍,所以在行政機關等執行公務的時候,不按照要求來,如果造成嚴重后果,那么就以拒執罪認定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拒執罪到公安局什么部門立案?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